1994年,陕西省文物局决定对咸阳市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咸阳市李泉县雁下镇九峙山的联合墓进行考古发掘。
除了对唐召陵墓主体进行发掘外,还要对周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其中既有李世民战天下时的开国英雄,也有他生前心爱的儿女。
截至目前,在唐召墓附近共发现墓葬193座,唐召墓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帝王墓葬中数量最多的陪葬墓。 在这次考古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位于唐昭墓东南山梁上的一座新城公主墓。
根据出土的新城公主墓志铭,30岁去世的新城公主,死后被哥哥唐高宗李志以王后之位埋葬。
那么,身为妹妹的新城公主,为什么会得到哥哥下葬的待遇呢?
李世民很喜欢新城公主,她出生于镇观八年,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 长孙皇后在新城公主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让李世民更加爱上了新城公主。
不管他有多忙于国事,他都会亲自打听新城公主的性命。 为了让女儿得到更好的照顾,李世民在新城公主8岁时打破了唐朝的礼仪规矩,册封她为衡山郡的公主。
按照《唐流典》的规定,名山大川及其所在县城不能作为太子或公主的称号,但李世敏为了偏袒新城公主,破例将衡山郡封为自己的封号。
这就是新城公主因为李世民的宠爱而受到特殊待遇的故事。
李世民对新城公主的喜爱,从她的头衔和实际的封建食物中可以看出。 在唐朝初期,公主接受真正的食物印章是嫁妆的象征,但新城公主在8岁时就接受了这种待遇,打破了惯例。
在李世民的35个孩子中,对新城公主的特殊待遇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小女儿的爱。 为了新城公主的婚事,李世敏甚至亲自挑选了两个未婚夫。
李世民对著名顾问魏峥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魏征病重时,不惜一切代价为他求医,并派专人日夜看守。
然而,尽管如此,魏征还是病逝了。 临终前,李世民来到他的床边,问他有没有未完成的愿望,答应要实现他的愿望。
这一刻,李世民充分表达了对魏征的尊敬和感激。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魏峥的遗言令人感动。 他对李世民说:“我不在乎魏国,只担心宗周的死。 这句话深深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
李世民被他的精神感动得无比,当即决定给予魏征至高无上的荣誉。 李世民看到在床前照顾的魏姝妤,大儿子魏姝妤,就知道魏姝妤还没有结婚。
于是,他头脑发热,决定将自己的新城公主嫁给魏书玉。 他指着自己的女儿新城公主,对魏峥说:“魏公,睁开眼睛,看看你未来的儿媳妇。 ”
这是一场历史性的联姻,新城公主将迎娶魏征的长子魏书玉,这是对魏征高尚精神的最大认可。 这也是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赏赐,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魏征的深深钦佩和感激之情。
李世民决定将自己最爱的公主新城嫁给魏征的儿子魏书玉,以表示对魏征的极度信任和欣赏。 新城公主是李世民掌心上的明珠,她娇生惯养,娶了她,魏书玉的未来一定会光明无限,也会让他的子孙后代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虽然李世民的决定让新城公主年轻了11岁,但他的深情和魏征的感激之情令人感动。 不过,魏峥心存感激,第二天也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有感情,但年龄差距也需要谨慎对待。
李世民曾经册封过太子李承乾,但他看重和偏袒魏王李泰,这让李承乾觉得自己的太子地位不稳定。 于是,李承乾与建国功臣侯俊基勾结,企图发动政变,迫使李世民提前退位。
李世民果断废止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将他降为妃子,又将参加太子竞争的魏王李泰降职到其他地方。 最后,李世民册封第九子李志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在李承乾的阴谋案中,侯俊姬是帮凶,必将受到惩罚,太子的左妃杜正伦也受到牵连。 魏征在世时,曾多次当着李世民的面称赞侯俊基和杜正伦,认为他们俩都能当丞相,所以李承乾叛乱后,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为了私利,与侯俊基、杜正伦结了党。
为了赢得大臣的名声,魏征特意把李世民的劝诫给正在修史的楚遂良看,但李世民得知这一举动后,对魏征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以为魏征为国忧民作秀。
李世民思惟一想,觉得给魏家联姻不合适,于是后悔了。 魏峥死后,李世民的态度急转直下,对魏征的感情也由猜疑和厌恶,下令拆掉他的墓碑,取消魏书玉与新城公主的婚事。
李世民为新城公主精心挑选了两个未婚夫,第一个不知为何失败了,第二个是皇后家长孙的长孙。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一生的挚爱,他非常重视长孙家,很多公主姐妹都嫁入了长孙家。
在长孙与新城公主订婚之前,长孙家的三口人都成了妾室。 因此,在镇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选择了长孙全氏作为她的新城公主的未婚夫。
按世代,长孙是长孙的堂兄,父亲是长孙的堂兄。 所以,长孙和长孙皇后属于同一家表亲关系,也是新城公主的舅亲。
虽然长孙全和新城公主年纪相仿,但古人对这种远房关系并不十分重视,所以李世民并没有考虑过这种关系。 虽然按照现代的观点,长孙和新城公主的关系,属于五婚未出的表姐侄,是违法的,不提倡的,但古人并不在意这些。
李世民为了在死前看到女儿出嫁,命人准备了新城公主的婚礼,但老天爷没有成全人的心愿,他死了,婚礼也被推迟了。 唐高宗继位后,溺爱妹妹新城公主,但她的婚姻却因此而不幸福。
唐高宗希望新城公主能在李世民百日丧期结束后立即结婚,因为她是他最心爱的妹妹。
唐高宗原本希望让妹妹新城公主早日出嫁,却遭到了老师于志宁的反对。 俞志宁认为,古代的礼仪法规定,孩子在结婚前必须守孝三年。
因此,他劝唐高宗遵循古老的礼仪,不要让李唐王室背负不孝的名声。 唐高宗虽然对此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让新城公主继续守孝三年,直到永惠三年(652年),新城公主才得以出嫁。
唐高宗将新城公主的封号改为新城公主,并特意加了五千块封地作为嫁妆,为她的婚礼增添了光彩。 新城公主的封地是当时唐高祖李渊和李世民其他女儿中最高的,足以说明唐高宗对新城公主的爱和关心。
虽然新城公主和长孙权的婚姻一波三折,甚至晚了几年,但他们的婚姻生活却幸福和谐。 据新城公主的墓志铭记载,她与长孙结婚后,“钢琴和声,簧片共鸣,成为家风的典范,树立了世界女性的典范。 ”
然而,作为所谓的深情长寿,新城公主和长孙全在结婚七年后遇到了问题。 问题不是来自夫妻之间的冲突,而是来自外部因素。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宰相韩英、楚遂良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 而韩英是长孙的姐夫。 因此,武则天对长孙家怀恨在心。
她一当上皇后,掌权,就立即向长孙家族报仇。
长孙无忌和韩英遭受了武则天的**和降为官,而长孙全也在被唐高宗以新城公主的名义离婚后被流放。 可惜,他也被武则天以唐高宗的名义处死了。
新城公主因此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她失去了一生的幸福,对哥哥唐高宗和嫂子武则天充满了不满。 她不再梳理毛发来表达她的不满。
唐高宗虽然深爱着妹妹,却无法改变长孙全已死的事实。 为了安抚妹妹的情绪,唐高宗决定为她再选一个丈夫。
唐高宗非常疼爱妹妹新城公主,为了让妹妹过上幸福的生活,他选择了出身于靖昭卫名门望族的魏正菊为夫。
不过,虽然他连续提升了魏正举几个层次,让他成为***新城的公主,而魏正举的婚姻并没有带来幸福。 她一直痴迷于大孙子,与魏正举的婚姻也只是名义上的,每天都过着郁闷的生活。
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因抑郁症病重病去世,年仅30岁。 唐高宗得知这个消息后,伤心欲绝,下令为妹妹修建一座庙宇祈福,可是庙宇还没建成,新城公主就去世了。
新城公主的早逝,让她的第二任丈夫魏正举也牵连其中。 唐高宗在姐姐死后调查死因,怀疑新城公主可能遭受了魏正举的家暴。
不过,仔细想想,魏正举其实是很委屈的。 他娶了新城公主的时候,只是一个低级文官,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不可能对新城公主暴殆尽。
新城公主从小就在父亲和哥哥的宠爱下长大,脾气不小,不大可能轻易接受家暴。 所以,如果是家暴,那可能是魏正菊被新城公主虐待了。
新城公主的死可能与长孙权有关,她对长孙的思念让她在第二次婚姻中不幸福,而魏正举可能不如长孙,这让新城公主更加想念他。
与此同时,她对第二段婚姻感到失望,最终死于抑郁症。 在第二次婚姻中,魏正举和心城公主可能会因为心城公主想念前夫孙权而产生一些矛盾,这被误解为魏正举对王妃的无礼甚至家暴。
不过,从常识来看,魏正举就算有家暴倾向,也不敢随意虐待皇帝宠妹,这对他的前途和身家都是致命的。
所以,《新唐书》认为魏正举是冤枉的,而证明他清白的最好证据就是唐高宗派人将他和新城公主葬在一起。 如果魏正举真的虐待了新城公主,唐高宗为什么要下令将他们葬在一起?
这说明唐高宗过分多疑,冤枉了魏正举。 魏正举之死成为当时著名的冤案,也让当时的人们忌讳娶公主为妻,甚至民间流传着“娶了公主,新家就成坟地”的说法。
唐高宗以皇后的身份对待新城公主的葬礼,将她埋葬在父亲李世民的赵陵旁边,让她永远和父亲在一起。 虽然这说明了葬礼的层次,但并不意味着新城公主墓的规格已经达到了女王的水平。
皇后的葬礼是当时女性所能享受的最高等级,比公主的葬礼还要高,这是唐高宗对新城公主的最高礼节,也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埋葬在皇后级别的公主, 这是独特而高贵的。
新城公主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好在她出生在皇帝家,受到父亲和哥哥的爱戴和尊敬,但不幸的是,她最爱的男人却被哥哥送死了,这让她后半生悲痛难过。
也许,如果她没有出生在皇帝的家里,她的生活会更平凡,但她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