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车企纷纷公布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成绩单,既有传统自主品牌,也有新车厂商。 传统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实现了3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斩获“销量桂冠”,而广汽集团旗下的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相当不错。 造车新势力中,理想、蔚来、零跑汽车销量位居前三,理想汽车年交付量同比182辆2%。
2024年伊始,各车企纷纷推出各类新年**活动,加大冲刺消费旺季。 专家表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继续提升,车型种类将更加丰富,目标群体和市场细分也将不断深化。 未来,促进汽车消费,不仅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还要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提升消费者体验。
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激烈
我家的燃油车已经用了将近十年了,这些年来,身边很多朋友都用新能源汽车代替了燃油车,我想换一下。 北京市民柴晓告诉记者,她最近刚刚订了一辆比亚迪海豚系列的新能源汽车。 在她看来,新能源汽车在噪音和驾驶体验方面都比同价位的燃油车有明显的优势,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充电桩也打消了她对充电问题的担忧。
和柴晓一样,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涌现。 对此,车企纷纷转变方式,通过打造新能源品牌、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等方式,努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回顾2023年的“业绩”,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车厂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稳居“销量冠军”位置,而广汽集团旗下的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表现不俗。 例如,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2023年销量超过48万辆,稳居纯电动汽车市场一把手海。吉利汽车在吉利、领克、极氪、集悦等品牌的努力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48辆7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8%。 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2023年销量也将超过47万辆。
同时,新电动汽车厂商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 记者注意到,在交付后,理想汽车将共交付37辆6万辆,同比增长182辆2%,首先。 蔚来排名第二,年交付量超过16万辆,同比增长30辆7%。紧随其后的是零跑汽车,共交付了超过14辆新车4万台,同比增长超过29%。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堪称“硝烟与竞争”。 易观高级分析师王珂对国际经营日报记者表示,有一些亮点:一是新力量品牌竞争僵持不下。 理想在新势力和新品牌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蔚来和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距离目标还很远,各新动力品牌的销量都比较接近,因此可以预见,2024年新动力品牌仍将处于竞争态势。 其次,传统自主车企业绩喜人。 除了比亚迪和新动力品牌,传统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表现不俗,广汽爱安年销量仅次于比亚迪,高端品牌浩博已经推出; 吉利银河自推出以来,月销量已突破1万辆; 下半年,VOYAH调整了销售策略,展现出不小的潜力。
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品牌玩家正在进入游戏。 小米将于2023年底举办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小米汽车“小米Su7”的首款车型将在直播屏上展示,市场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这说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格局尚未稳定,新品牌对市场仍有期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将持续一段时间。 “王珂说。
江西省新能源技术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国际经营日报记者,2023年,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同时,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多个城市打造智能网联试点区,为智能网联汽车申请车牌,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
渗透率将继续提高,重点是重塑和练习内部技能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将相对乐观,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有望达到1100万辆,净增230万辆,同比增长22%,渗透率或将达到40%。
从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非常高,新能源汽车的车型也越来越丰富。 在王珂看来,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仍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同时,车型种类更加丰富,MVP、硬核越野等车型陆续推出,目标群体和市场细分将不断深化。 此外,低端汽车市场可能会萎缩,中高端市场将成为众多厂商的竞争标的。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少车企正式宣布了各种新年活动,包括直接降价、更换补贴或现金优惠。
比如特斯拉推出过年低息金融政策和限时保险补贴,哪吒汽车迅速跟进推出过年专属红包礼和不同车型专属优惠活动,吉利、沃亚、一汽丰田等车企也开启了打折的序幕。
对于下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如何发力,张翔表示,车企更应该注重创新,投入研发,只有开发“没有人我都有”的技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比如,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是很多车企关注的重点,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如果车企能够在自动驾驶、汽车芯片、数字仓储、语音识别等方面取得突破,必将领先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
王珂表示,**是车企常用的销售方式,但从根本上讲,要丰富产品类型,推出适合目标群体的产品是吸引消费者的有力工具。
记者 邵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