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下午,在深圳市第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晓东代表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2023年工作回顾。
对知识产权实施最严格的司法保护,严厉惩治严重暴力犯罪和与有组织犯罪和犯罪有关的犯罪。
报告指出,2023年,深圳检察院、市公安局印发《关于建立危害等刑事案件处理工作机制的意见》,起诉25人。 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色情、赌博、毒品、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受到严厉惩处,逮捕5698人,起诉6730人。
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和上下游“两卡”犯罪,先后出台《缅北归国人员一系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审查查处指引》和《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犯罪案件处理指引》,批准逮捕1234人,起诉2542人。 通过逐案处理和类似案件监督,推进诉讼来源治理,结合办案制定并发布社会治理检察建议94条,受理率100%。
为创造基于法治的一流商业环境做出贡献。 出台19项措施,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牵头建立大湾区9个城市检察机关打击海上跨境走私犯罪协调机制。 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市公安局设立知识产权犯罪侦查监督协调办公室,制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清单和公诉证据审查指引,逮捕117人,起诉212人,4起案件入选全国和省典型案例。
秉承为民正义,全面构建了针对性帮助和教育涉案未成年人、精准保护未成年人、精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大标准体系,荣获深圳市“十大治理事件”。 针对家庭暴力案件行政警告违规、生育津贴发放不及时、公厕男女厕所名额不达标、部分企业招聘性别歧视等问题,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与民政局、市教育局等8个单位共同建立全国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联动机制,开展救助853人次、884人次。 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犯罪依法严惩,起诉57人,提起公益诉讼28起。 建立“12309一呼一做”机制,受理来信10627次。
全链条非常适合刑事检察监督。 逮捕犯罪嫌疑人24764人,受理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25266人; 批准了9,721人逮捕,16,815人被起诉。 全面加强民事检察监督。 受理监管案件1394件,提交监管意见237件,同比增长52件5% 和 896%提出或提出抗诉25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46件。 行政检察监督的要素。 共处理2,040宗个案,按年增加88宗5%,制定并发布检察建议112条。 深入检察监督各领域公益诉讼。 立案554件,出具审前检察建议118件; 提起诉讼11件,均得到审判机关的支持。
建立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的一体化平台,建立高级检察官“在线咨询”工作模式,定期开展案件评估。 深入开展数字化专项监管,建立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院”法律监督模式84个,筛选案件来源7135个,流通监管项目4899个,立案2673件,其中流通监管项目数和立案数分别增加6个8 次和 105次。
2024年工作部署。
开展“揽取保护企业”专项行动,依法严惩侵害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
新年。 深圳检察院坚持以法治为最佳营商环境,开展“检察保护企业”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惩治侵害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加强对利用犯罪手段干预民经济纠纷的监管, 加大对生效民事判决和涉企案件的监管力度;持续优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五个一”模式,办理更多体现制度价值、具有领先意义的案件。
聚焦服务深圳全方位打造创新之都,深化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管,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制定企业著作权保护合规指南。 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打击涉及社会的洗钱和金融犯罪。 围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绿色美丽深圳,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保护,完善海洋检察保护体系,完善红树林湿地保护检察工作机制。
坚持和发扬新时代“风桥经验”,完善检察环节信访工作法律机制。 加快探索推进轻罪治理模式改革,完善轻罪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构建惩治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 用检察机关的力量助力基层善治,用好检察院“蓝站”的工作经验。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构建“四大检察院”综合、全面、主动履行职责的工作体系。 坚持监督支持并重,加强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管,完善“政府检查联动”工作机制,助力法治建设。
深化数字检察战略,启动第二阶段智慧检察会谈,加快数字检察应用场景建设,带动新时代法律监督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深入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
作者:南都记者 蔡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