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年风味中的人文与经济魅力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17

新的一年,人富,各行各业兴旺。

举杯,吃一顿饭,守个好年头,传统延续; 赏新片、购买非遗、旅游、更新风情新风俗。 多么美好的新年市场,中国新年!

跟随人们欢春的脚步,新华社记者深入江北南,感受新年浓郁气息中人与经济的和谐共生。

生机勃勃的农历年:新年的味道充斥着市场。

一桌春节夜饭,不满满的团圆。

龙头形的金龙包、粉红龙装饰的豆沙酸奶糕、意为“满锅”的盆菜和“一步一步”的年糕......今年在广州酒家举办的跨年晚宴,充满了吉祥的善意。

与往年相比,顾客预订春节晚餐的时间更早、更快、态度更积极。 广州酒楼龙津西路店经理杨洪强表示,“今年的跨年晚宴**从去年12月开始就已经订满了。 各种成品和半成品的年间菜肴的线上销售也非常火爆。 我们还与广州博物馆等文化博物馆机构合作,开展春节民俗体验活动,餐桌增添了“文化风味”。 ”

从全家人购买食材准备春节大餐,到选择在餐厅享用除夕大餐,再到根据群众需求提供更具风味和内涵的除夕大餐,中国人的“舌尖文化”与“舌尖经济”相得益彰。

2024年2月9日,人们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家餐厅享用团圆饭。 新华社(摄影:航兴微)。

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今年除夕夜,我国部分重点大型连锁超市即时零售额同比增长约20%。 农历除夕晚宴等服务火爆。 春节前夕,重点电商平台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0%8%。

尽情吃喝,上街领福。 大年初一的早晨,北京王府井商圈就已经人头攒动。 王府井公美楼前,身着龙年新装的“冰墩”化身为“龙墩墩”,气势磅礴,喜庆风光,吸引不少人前来拍照打卡。

来自湖南的陈女士一口气买了三个“龙墩”毛绒玩具,她兴奋地说:“如果新年第一天买了一条'龙',你一定会有龙马精神在新的一年! ”

趁着春节东风,“龙墩墩”再次跻身文创产业“顶流”之列。 自2023年12月7日正式开售以来,所有线下门店已售出约60万件“龙盾”系列产品。

良渚博物馆龙头玉面镜、嘉辰龙年邮票图案主题文创冰箱磁铁、华为龙年珍藏版耳机......龙,激励创作者,丰富消费者选择。

2024年2月13日,游客在河南省商丘古城新年商品交易会上购买龙帽。 新华社(李恒摄)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毅表示,中国十二生肖经济火爆的背后,是基于十二生肖和现代国潮消费趋势的文化创意与品牌营销的结合,以及通过创新融合多元文化元素, 从而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祖国的东北,一条由举着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火炬的人组成的“龙”格外引人注目。 2月17日,“十四冬”将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开幕。

2024年2月3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举行,这是“十四届冬季”开启前的最后一次火炬传递。 新华社(西日湖摄)。

推动冰雪产业与文体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实现旅游带动消费升级,提升冰雪经济提质效益。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杨红说。

以举办“十四寒”为契机,内蒙古冰雪旅游迎来春暖花开。 据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春节放假第一天,全区接待国内游客390人次970,000 名乘客,即 566次,实现旅游收入26次88亿元,即761次。

旅游团圆、闲暇过年,大江大山成为人们欢庆春节的壮丽背景。

在新疆喀什古城,灯笼高高挂起,祝福字满门,民族风情与春节装饰相映成趣。来自甘肃的游客张歌兴奋地说:“只有走进去,逛,逛逛,才能真正领会到'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人文之美。 ”

2024年2月4日,游客参观新疆喀什古城景区汗巴扎尔夜市。 新华社(蔡增乐摄)

据统计,春节假期前四天,喀什共接待游客86人次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5人次90%;实现旅游收入 79亿元,同比增长21652%。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指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假期期间,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回乡探亲访友。 春节期间,人们外出就餐、购物、出游的意愿将大大增加,假日消费需求将全面释放。

年味浓郁,市场兴旺。 古老的春节在年初为经济铺就了深厚的文化遗产。

2024年2月13日,游客参观习的美食文化区穆斯林街。 新华社记者李一波摄。

中国人文年:产业延续文化语境。

在这个春节假期,游客们走进了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感受古城的春天,体验新年的民族风情。

花灯点缀着小桥,红丝映照着流水; 红色的摊位沿着古老的街道和小巷延伸,香囊和福袋令人耳目一新......因应民众需求,平江历史文化区推出了年味集市等系列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江南新年风情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年2月15日,游客乘坐手摇木船游览江苏苏州平江路水道。 新华社(摄影:航兴微)。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三天,平江历史文化区累计客流突破4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传统文化的生命张力在实践中。 苏州社科院院长王军认为,新业态的文旅新业态、新文化场景、突出江南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不仅延续了节日传统,更是将中华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实现了春节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和谐共生。

当文化渗透到经济中时,传统的新年习俗就多了养分,新年习俗也在不断酝酿。

在陕西延安,春节期间,延安红街、南泥湾红镇等红色文化主题街区游客人数创下新高; 《延安托儿所》《回到延安》等红色演艺项目难寻。 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红色文化与春节文化紧密结合,为群众带来一场节日文化盛宴。

趁着假期,我特意带着全家人到延安游玩,在那里不仅能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文化,还能培养孩子们对国家和国家的感情。 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的游客王建华说。

用文化办城,用文化兴城。 从延安到西柏坡; 从中国共产党第一纪念馆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千家万户团聚,中国大地上“红色地标”的璀璨光芒更加璀璨夺目,吸引着人们纷纷前来。

2024年2月10日,上海中共第一纪念馆举行新年庆祝活动,纪念馆前参观者众多。 新华社.

春节经济通过经济“激活”文化,也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辽阳、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园林、大庙会引来阵掌声; 成都、四川、武侯庙、成都庙,传统灯笼讲述现代故事; 在江西南昌,第二十届圣金塔庙会,让古历史文化街区“活”......传承了千百年的老手艺、老手艺,在这个春节里,焕发了生机。

2024年2月10日,游客在河北省遵化市团惠庄镇山区景区表演铁花。 新华社(刘满苍摄)。

2024年天津市第二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新春节,近百个中国老字号、天津老字号、非遗项目令人眼花缭乱。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手绘传统服装制作技艺的继承者于聪霞说:“我们来这里展示非遗物品和非遗产品,老人们看到了非遗的创新,孩子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我们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

2024年2月11日晚,人们在济南市趵突泉公园观赏灯笼。 新华社记者徐素华摄。

自信的中国年:新年孕育希望。

体育场内,队旗展开,芦苇声响起,锣鼓声嘈杂; 体育场外,灯笼高高挂起,游客来来往往,热闹的新年景象......农历新年大四,贵州省钱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荣江县,嘉辰龙年“村超”拉开帷幕。

这是自2023年夏季“村超”活动走红以来,榕江人迎来春节期间的首场大型“文体嘉年华”,吸引了数万名观众。 现场解说员、土生土长的榕江人杨冰自豪地表示,以“足球”和“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村超”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鼓励人们以更加昂扬的心态努力工作。

2024年2月3日,2024全国“乡村晚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乡村超级乡村晚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荣江县拉开帷幕。 这是**在“乡村之夜”上演的烟花表演(无人机**)新华社记者刘旭摄。

过去一年,“乡村超级”系列活动全网观看量超过580亿次,累计吸引游客733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榕江酒店、餐厅和特色产品的消费。

“良好开端”赢得“满堂彩”。 人性之美是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改革创新中传承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突破70亿! 2月16日,2024年春节档票房再度传来好消息。

2024年2月12日,贵州省仁怀市奉和影城,市民路过春节档电影宣传海报。 新华社(陈勇摄)

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文化活动。 来自杭州的65岁影迷王爱红和家人在春节期间前往上海救亲,因此他们专门为全家人安排了一次“电影休闲一日游”。 “大家一起看了《第二十条》和《飞翔人生2》,马上就要看《火辣辣了》,很开心。“王爱红说。

数据显示,2月10日至11日,48小时内上海购票量超过130万人次,上海成为春节初期全国观影人数最多的城市。 各大电影院全面开放演出,并增加零点演出,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今年的春节档好片多,热度也高,尤其是国产喜剧片质量不断提升,观众好评如潮。 UME影院上海新天地店经理陆莹预测,影片票房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还显示,2月1日至29日,各大票务平台在售场演出场次超过2200场,演出场次超过8500场。

用文化造福人民。 春节期间,文化消费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千里迢迢来到泉州,除了想体验发夹,也想了解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为节后复工放松心情。 来自武汉的游客朱林轩选择去泉州古城过年,享受一个“慢”的假期。

2024年1月26日,戴着发夹的游客参观福建省泉州市普浦村。 新华社记者魏佩泉摄。

文化繁荣、经济繁荣是泉州的真实写照——泉州是一座拥有22处世界遗产、4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文之城,也是一座GDP超过万亿元、九大千亿元产业集群的繁荣城市。

2023年,泉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652人次9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3人次9%;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2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89%。人们在这里欣赏千年古城的烟花,城市也在“双向奔赴”中焕然一新。

深入挖掘当地文化遗产资源和传统民俗风情,泉州将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货节、元宵节等民俗活动,努力再现宋元时期泉州的繁华风光。 同时,还推出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优惠优惠等惠民措施,让人们有收获感和幸福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世界遗产城市”的向往。 泉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吕秀佳说。

龙跃虎跃,鱼跃龙门。 透过春节中国经济的窗口,人们见证了人与经济相辅相成的一年的开始,读懂了中国“发展为人民”的实践。

这个春节,我们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满怀信心地开启新的一年。

文字记者:徐庄、石玉岑、王思北、邓瑞轩、李春宇、田晨旭、魏靖宇、杨少功、郑鑫、李雅婷、罗宇、徐晓庆、吴剑峰。

*记者:张家瑾、张宇、曾伟、徐思宇、彭媛、张生、叶紫妍、陈畅、林凯、李亚楠、孙磊、贾洪光(实习生)。

海报设计:赵丹阳。

编辑:白春、廖毅、吴梦彤、徐亮、吴建禄、范玉清、侯邦兴、胡碧霞

统筹人:何玉欣。

相似文章

    隐藏在新年风味中的传统文化

    隐藏在新年风味中的传统文化 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庭团聚时间。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春节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变化,但过年的味道却始终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探索隐藏在新年风味中的传统文化。 家庭团聚 春节的核心文化内涵是家庭团聚,体现了家庭文...

    感受人生的无限可能 电影《追光》带给你的灵感。

    追光 是一部旨在传达精神和野心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磨难,却不放弃,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这部电影带来了很多有用的启示和教训。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小帅是一个立志成为设计师的梦想家,一直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没有被打败,而是勇敢地面对所有的挑战,最终实现了自...

    回溯历史,感受古人风情(3)。

    在鞭炮声中,春风将温暖送入吐苏。千家万户总是用旧桃换新桃。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传统上,新年是指从农历八日或农历二十三日到农历正月十五,以农历除夕和农历月初一为高潮,以元宵节结束。除了告别旧迎新的意义外,过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与家人团聚。从古至今,每逢过年,人们总会聚在一起,...

    世界在新年的味道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春节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而是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春节期间,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各种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春节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春节庆祝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国家...

    阅读王伟的诗歌,感受生活的快乐和光明

    王伟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他经历了极度的繁荣,但也看到了人员的衰落,在他的心中,有喜悦也有孤独。读王伟的诗,你可以看到生命的四季,跌宕起伏,自然的更替,生命的稀疏。从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悲欢交织,从诗歌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喜悦与失落。鸟儿的叫声总是那么清脆,那么悦耳,那么美丽,催促着人们清晨起床,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