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大桥全景。 摄影:杨川。
我太兴奋了,来回走了好几次。 走在南沙大桥上,我由衷的自豪和快乐。 1月25日,受邀参加南沙大桥开通仪式的渔民林子荣说。
南沙桥原名岗门中桥,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建议,改名为“南沙桥”。 岗门中桥建在北洋岗沟旧木栈桥遗址上,横跨北洋岗沟中部,采用双车道四层公路技术标准,宽8米,桥长45米,全长约90米。 项目总投资达395万元,资金在广州市南沙区自筹资金,荣获广东省人大评选的“2023年度人大代表提案处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之一。
结合“百万工程”部署和市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市南沙团队以港门中桥建设为契机,同步推进港门中桥东西两侧连接道路建设项目建设, 解决了焦尾乡曾寨寮等10个自然村整体出海难题,辐射带动了西海岸沿海民宿旅游和特色文化环境的发展,延伸了旅游产业链,加快了葱、牡蛎等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并带动周边民宿,500余户农户增收,进一步提升了焦尾乡。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徐温县焦尾乡三面环海,高耸入海,岗门渔港是焦尾乡西海岸的天然港湾,曾寨寮等十余位自然村村民从这里出海停泊渔船。 北洋岗沟是村民往返岗门渔港必须经过的分水岭,最高潮位可达25米,只能在退潮时涉水过沟或绕行很长的距离。
20世纪80年代,曾寨寮村、定村村的老一辈村干部先后动员周边村民捐钱捐物、劳作、捐助,用竹竿、木钉、铆钉修建木栈桥,在焦尾乡开辟了西路通海。
从此,北洋岗沟的老木栈桥成为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唯一通道。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旧桥年久失修和设计限制,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当时,我们不得不沿着木桥慢慢过海,这不仅是一个麻烦的过程,而且效率非常低。 沉船问题困扰着每个人。 林子荣说。
当务之急是搭建一座适应时代需要的桥梁。 2023年3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提出《关于解决焦尾乡沿海渔民出海问题的提案》。
广州市南沙居民徐工作队深知港门中桥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获得广州市南沙区395万元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导项目管理, 践行“驻镇干部上门服务+成员单位平台支持”的协助模式,协助乡镇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完成项目的大量前期工作。
重建了一座桥梁,使几个村庄受益。 在岗门建桥的事迹,记载了两代建设者为村民谋福的壮举,承载着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夙愿。 焦尾乡党委将继续做好民生工作,打造“千千工程”特色小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南沙大桥的开通,不仅能促进民生的落实,还能帮助方坡村、焦尾乡特色民宿产业延伸至沙兔、下寮子、塔尾等村落,以岗门渔港为纽带,盘活西海岸的海滩旅游路线和渔业养殖渔业, 这将极大地促进周边村庄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开辟文化旅游新业态,开辟通往海洋的“致富之路”。
杨川, 梁云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