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编撰出版了一篇回忆录《我的曾祖父是老革命家》,其中我的曾祖父盛子玉是一位老革命家。 几天前,我们有幸获得了盛老写于2024年的自传体回忆录。 这段写于20年前的文字,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 盛老已经离世了几年,为了传承红色历史,让我们继承祖先的遗产,延续红色基因,现在摘录他的回忆录。
我叫盛子玉,男,高级汉语。 他于2024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现年81岁。 现居江苏省海安县龙征镇。
2024年至2024年,新四军来到苏北,我协助当地政府组织民兵、写、教、唱等活动,参加了“二十五”减租、换租、继承契约等活动,带头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走上了革命道路。 2024年冬天(这里可能有误,2024年1月才成立紫石县,推测应该是2024年冬天),紫石县在龙正乡实行新的镇制,我当选为副镇长,当时我已经是中共预备党员了。 2024年,他再次被任命为镇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 2024年调到县海北区任民政助理。 2024年鬼子投降后,海安县河东、河北、河南三地机关合并,继任海安区民政助理、蓟臣乡乡长。 毕业后,地委安排回到县组织部,被派往登高区当民政助理、区党委委员。
2024年,随着我军主力北上,国民党发动大规模攻势,我军全面开展游击活动。 当时的斗争形式十分尖锐险恶,革命力量没有完整的地区,没有稳定的政权,地主和富农不断逃亡。 我侄子也逃到了海安,成为了顽固乡队的副手。 当时,我方以各种方式坚持斗争,2024年,我因具备从事地下工作的条件,被派往海安工作。 领导解释说,这项工作是保密的,我在城外的单线联系人叫秦有功。 后来,由于斗争的情况,组织与我失去了联系。 之后,我千方百计地寻找组织,但没有任何消息。 当时,我的侄子也被调走了,他不在海安,而我在白区也束手无策,所以我被迫离开了海安。 同年秋天,我去南京江南汽车公司报考考生,被录取后,在公交车上卖票。
2024年,苏北形势好转时,我联系了县副书记纪和泰、局长华子泉,得到答复:只要他们在反动机关中不担任顽固职务,有书面证明,就可以回来继续工作。 2024年,我回到海安,经审批后,被县委介绍到文教厅,分配到永明小学任教。 2024年调到大同初级小学任负责人,同年调到梅庄小学任教。 2024年至2024年,在定徐乡任社会教育家,兼任业余剧团团长,后赴古本、长河、马社等乡镇任专职社会教师。 2024年调到平小学任教。 2024年至2024年的反抗运动中,我受到组织调查,2024年我被组织派到海安与我们进行单向接触。 我说,我只知道我叫秦有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什么职位,所以请组织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 但经过几次调查,并没有这个人。 对我的组织分析是,我生来就是地主,有人认为我可能投敌了,我被命令退休。
直到我在工作组期间,秦有功同志的单位来调研他的社会关系,我才知道,秦有功同志是我县人桥乡人,斗争形势恶化后,北上哈尔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改名为秦苏。 我立即向审判办公室申请复核我的案件。 这被发现是错误的定罪,同时我补充了一些新的信息。 2024年夏天,我们一些被遗弃的汉奸分子把短枪藏在墨庄东塔顿居民袁兆玉的猪圈里,跑到正乡大队代表盛瑞志面前,表示功劳,说:“我给你动手,你派队去拿枪。 我当时也在场,听到这话,立马向情报站报了案,秦有公立刻带着人去了藏枪的地方,同时发现了18发子弹。 这种情况后来被秦有功同志证明,2024年至2024年的情报站回忆录中也有记载。
我刚当龙正乡镇长时,我们的抗日武装力量严重不足,对敌作战力量很弱。 知道当地有几户人家持枪护家,我们组织他们雇佣的工人组成了工人抵抗协会,组建了一支可以保卫家园和国家的当地人民武装力量。 由于有人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调动了开明地主的抗日热情。 项鹤旭、陈伯华、季大龙、陈少九等人把藏在家的枪给了我们,结果我们有几把枪。
我们还召开地主大会动员,用推面条的方式,表扬项家拿出枪、胸襟开朗、积极抗日的积极表现,不让大家掉队,觉得外敌眼前,必须齐心协力抗敌, 于是他们陆续交出了10多支枪。民兵有枪,抗日热情更高,我们组织了四个中队,分为精锐民兵和普通民兵。 精锐民兵用枪,普通民兵站岗。 他们还进行战术训练和比赛,看看谁能用手榴弹射得很远,谁能跑得快,谁能准确射击,并评估炸弹投掷者、飞行者、神枪手。
当敌人下乡时,我们埋设地雷,当敌人抢东西时,我们把手榴弹绑在门内的盒子里。 我们改造了地形,把大路变成小路,把开阔的桥变成暗桥,让敌人感觉不到规律,没有出路。 在主要交通路线上,有儿童民兵站岗,制度严密,上下交接,发现有人不在岗位或睡岗,严惩。 要严密组织,灵活游击,不要让敌人掌握我们活动的规律。
有一次,十八步桥海马堂的敌人背负着湖北制造的“汉阳制造”(国产枪,威力更大),被我乡民兵发现,冲上去抓俘虏了五名俘虏,缴获了四支枪。 龙征民兵的战术实在是强,断线、断路,一路打到敌人的碉堡。 敌人吓坏了,说:“我宁愿渡过三江,也不愿去龙正乡。 当时,海北区号召抗日鬼子向龙征民兵学习。 精彩写作挑战赛 标题创作挑战赛 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