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一旦被贴上某个标签,就会成为被划定的标签。 ”
就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一旦贴上标签,它的价值也就被塑造上了**属性。 儿童也是如此。
当你给一个严格的孩子贴上“胆小怕事”的标签时,他就变成了一个胆小的孩子。
当你给一个与他的学习进度不同步的孩子贴上“不聪明,脑子傻”的标签时,他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傻孩子。
当你给孩子贴上标签时,你实际上是在把你的孩子推到你最不希望他成为的程度。
01.有“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大多数父母都在里面有一种潜在的意识将“好男孩”和“坏男孩”区分开来。
而所谓的“好孩子”,就是那些被社会公认为不喜欢惹事,懂得控制自己的孩子。
这是社会上“乖孩子”的潜意识设定:听话、好学、安静地坐着,不影响父母或老师。
你发现了吗? 好孩子的所谓“善良”,是以他们的行为是否与成人合作来衡量的。
因为有温柔、听话的孩子,他们让成年人的生活更轻松。
范邓先生推荐的《家庭的觉醒》一书说:
“我们脑海中有很多标签,部分基于孩子的行为,但更多的是基于孩子给我们的感受。 ”
有一个可怕的**童话故事《兔子训练》。
故事是,学校里听话、懂事、听话的孩子突然变成了兔子。
男孩皮皮鲁因为调皮而遭到同学的嘲笑,父母和老师都指责他,成为最后一个没有变成兔子的同学。
无奈之下,他假扮成兔子,做了假耳朵和兔子头套。 最后,全班同学完成了教育指标,老师非常高兴。
在电影的最后,皮皮鲁从梦中醒来,发现这是一场梦。
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就是这个梦想,这个噩梦。
虽然教育正在逐渐觉醒,但一些家长和老师已经意识到,培养温顺听话的孩子并不是教育的本质。
但大多数家长,甚至老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重新发现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是避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的第一步。
意识到顽皮的孩子有更广泛的好奇心,并意识到害羞的孩子有更细腻的情感。
放下对“好孩子”的限制,意识到每个被贴上标签的孩子背后都有他的长处。
02.放开标签权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亲子关系习惯性地将权力交给本应无所不知的父母,而孩子则成为被贴上标签或受到惩罚的人。
这是因为父母把自己放在权力的位置上,而这种错误的习惯来自人性。
人们喜欢简单方便的事情,不喜欢需要思考和困难的事情。
把问题放在孩子身上,直接给孩子贴上标签,比怀疑父母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要容易得多。
当孩子让父母面对自己,让父母思考自己的行为时,我们总是会习惯性地直接惩罚孩子。
事实上,很多孩子是任性的或叛逆的,但并不是真正的叛逆。
只是他们的精神力量越来越强,强大到和父母的性格相冲突。
父母不愿意面对这个挑战,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被“自我”和“自我”所控制。
03.毁了孩子的生活
把责任归咎于孩子,给它贴上标签这已经成为最简单的处理方法,但这种简单的方法却是最有害的方法,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被父母贴上标签的孩子,都是一头被绳子拴住的大象,即使他们有很大的潜力,也会被缠绕在他们身上的绳索束缚。
家庭的觉醒“说:
“带着一个坏孩子的标签长大,长大后认为自己是问题所在,会给这些年轻人带来一种毫无意义的羞耻感和不安全感。 ”
家长们以为这只是一个不经意的标签,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带来一生的自卑和自我否定。
真正觉醒的父母放下了“好”和“坏”的二元标准,以及这些标签带来的恐惧。
拥抱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刻,并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系,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给孩子贴便利贴是毁掉孩子的最快方法,你还在这样做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