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吉村盛产玉米、小麦等谷物,每年收获一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才意识到,最困难、最忧虑的就是粮食收获季节连雨绵绵,如果不及时收割加工,小麦和玉米会直接发芽发霉; 收获后,应有烘干、脱粒等加工工序,这道工序遇到雨水,尤其是连雨,粮食很难回仓,有时回仓的粮食也出现霉变和半霉变。 当时我吃的食物大约有20%是轻度发霉和半发霉的,不仅对身体有伤害,而且气味难闻,吃起来难以吞咽,有时还会腹泻。 同时,粮食储存多由条形囤积物和土坯囤积物组成,粮食经常被昆虫和老鼠吃掉。
小时候经常推石磨打碎粮食,一般两个人一天能打碎50斤麦子或70斤玉米。 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破碎机为动力的柴油机,代替了人工碾磨,有的用自行车把小麦运到县城,换了“85斤”(100斤小麦换85斤面粉,12斤麦麸,3斤损失)面粉。
如今,上述难题已经得到解决,早在1974年,小麦和玉米收割直接使用脱粒机,现在使用联合收割机,对粮食作物进行收割,打谷线作业,商家直接购买多余的粮食超过口粮,每家每户都有砖头和混凝土做成的粮食囤积,霉虫吃粮食的现象已不再消失。 粮食加工:本村或邻近村一般都有专业的加工厂,甚至有的直接加工成各种熟食或半成品(面条),石砂浆碎粮器在第一阶段已被石磨取代; 上世纪80年代机械化淘汰了石磨、石磨工艺,过去农民收粮、储粮、加工困难的历史已不复存在。
色谱柱介绍农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56年1月25日,制定并通过了新中国第一个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计划(草案)》。 为了让两岸网友更好地了解党百年来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视、辉煌的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京才台湾》**由卢廖高阳团队撰写了“百年大业谱”三乡华篇“系列百篇文章,从字里行间讲述了新旧社会农民生活, 感受近百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变化。
景彩,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