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足充分展现了石雕之乡、五金之都、中国重汽摇篮的开放活力和强大动能。 “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经济圈建设等机遇交叠,使大足从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边疆。 因势而为、乘势而为的大足人,通过做好国际文化和旅游城市、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文章,将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转化为重庆经济圈桥头堡城市。
大足打造特色工业高地。
拓展空间:跳出大脚规划大脚
面对国际产业链和一链加速重组,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大足区委、区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委决策部署,完善精益求精、赛马赛马机制, 完善闭环实施机制和特殊类协调机制,不断扩大开放,实现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打造重庆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既是区域服务中心全局的战略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生需求。 善于判断形势的大足人,是以大足谋划大足为依据,跳出大足发展大足,对内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对外做好合作。 为此,大足制定出台了《积极融入西部新陆海走廊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支持存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专项政策(试行)》、《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等,旨在推动城市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工业能级和开放能级。
实现区域间政策协同、产业协同、投资协同、创新协同,是探索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的现实路径。 为跳出产业发展思维,大足启动了《大足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招商策略研究》、《大足'未来产业'百亿工程研究》、《重庆招商引资实践体系研究》等重点产业课题研究,完成了全区产业链招商引资图谱。
政策措施与产业研究的化学反应,迅速转化为大足开放发展的引领地位和开放活力。 在外贸、外经、外资、外事“马车”的带动下,大足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赛道上始终保持澎湃动能。
大足是中国重工业的“摇篮”。
强磁场:双向推动赋能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很强的磁力效应。 大足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财税、金融、产业、科技、人才等政策资源和创新资源,重塑开放发展新场景、新格局。
为了吸引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的外资企业投资,我们将高标准落实外资进入后的国民待遇,全力保障水、电、电等供应,全面落实企业管家制度,以“二铺”服务企业发展, 对重大项目谈判、签约、落地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推进和监督,使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发展主业。2024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高管子女23人入学,兑现优惠政策资金2210笔67万元。
2024年,大足文化交流活动将是一场精彩的盛会。 在大足举办的“重庆看澳”青年推广干部选拔赛吸引了来自四川、重庆的近千名学生报名参赛。 重庆、澳门主流**持续跟进报道,引起极大关注。 由国内外主流记者、知名博主组成的“美丽中国,大足出发”征集团深入大足,沉浸在大足的人文风情和独特魅力中。 11月,举办大足石刻城推介会暨重庆国际旅行社会员大会,展现石雕艺术魅力。 大足还赴瑞士、法国参加“部省合作”项目及文旅交流推广活动,赴美参加美国华人艺术协会举办的亚洲文化节、**广播电视台举办的“何为文明”全球巡回展和联合国特展, 将大足推向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2024年8月,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大足举行。 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尼泊尔、英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齐聚大足,寻求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的最佳方案。 这是一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也让参与者感受到了大足的国际风情、中国风情和巴蜀韵。
营商环境优化、文化交流的双向推进,大大提升了大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各类**、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分布在大足市,凸显了大足在成渝经济圈的桥头堡效应和巴蜀文旅走廊的带动作用。
施密特电梯公司的机器人生产线。
建高地:拓展平台促开放
大足地处成渝经济圈地理中心,通过融入“一带一路”联建,对接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等对外开放主要通道,拓展开放平台,形成互利共赢、畅通内外内陆开放体系。
今年5月开工建设、6月全面竣工、7月通过验收的海关监管作业现场,是大足的一张公开名片。 7月28日,首笔出口业务通过大足海关监管点申报发往越南,这是大足开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足联动创新区试点,促进了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双桥产业发展中心、邮政产业发展中心的招商引资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区域内有外国经营者和海关注册的企业450余家,具有进出口经营业绩的企业70余家。
2024年,大足电商产业园入选国家电商示范基地。 大足积极推动电商产业园提质增效,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园,设立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引导传统外贸进出口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 截至9月底,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已达61家,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423笔85万元,同比增长5693%。
以大足龙水五金市场获批全国市场采购方式试点为契机,构建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提升物流渠道能级,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市场化跨境服务团队。 依托市场采购试点和国际渠道叠加优势,不断探索“市场采购+市场采购”一体化发展,成功打通“市场采购+中欧班列、中老班列、跨境公路、中亚卡航、江海联运”出口通道。 截至12月15日,通过市场采购共出口门票1713张,出口金额12张49亿元,在渠道层面,快速打通退出渠道。
在国内外展会上,几乎都能看到大足企业的身影。 2024年,大足将组织企业参加市商务委员会组织的“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行动马泰站活动、中国(重庆)-南非经贸交流会、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经贸活动。 如今,大足的出口产品已从单一的硬件拓展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化工产品等20多种智能产品,销售网络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0月,进出口总额为27个亿元,同比增长466%。
开放平台的成功建设、“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主动性、采购的首次试点、开放渠道的全面融合,使大足成为成渝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开放创新高地。
尾矿摩托车生产车间。
活力:特色产业集聚
站在新的发展轨道上,大足始终围绕关键产业链延伸、强化、补充链条,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引资,打造特色产业高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打造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格局,大足积极探索区级领导招商责任制,亲自对接、推介、督促重大项目、重点招商、重大招商活动,建立重大项目信息第一报、快速调研、判断等工作机制。 调度推进,专项服务,实施重大项目、一套招商地图、一份工作计划、一个宝联领头、一个领导单位。专项课不仅突出了项目和资金的核心地位,还发挥了人才和技术的关键作用,促进了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与人才链的高效协同。
紧跟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打造“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及摩托车及零部件、再生资源和新材料2大主导产业,升级打造现代五金、智能电梯、锶盐、光电4大特色优势产业, 引进培育集成电路及传感器、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储能、无人机及航空地面设备、机器人、食品、酒类等6个特色子产业。
围绕这些优势产业,大足锁定专精特新、独角兽、瞪羚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携手四川紫阳、自贡、安岳等地开展合作投资,垂直整合市级投资资源,创新“零土地投资”模式,探索招商引资政策“步步为重”的兑现模式, 大大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实现了传统创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商业集群的集聚,提高了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亩产出效益。
2024年1-10月,全区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8个,投资660个7亿元,同比增长188%;新投产项目184个,同比增长26%。 这组数字,就是对大足创新、产业支撑、开放动力的最好见证和生动诠释。
*:重庆与世界文图由大足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