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20

原标题:加快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潜在消费,扩大有利可图的投资,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消费和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推动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国民经济循环,有利于扩大内需,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上升趋势,继续促进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和合理增长。

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在以支出为基础的GDP核算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与内需相对应,商品和服务净出口与外需相对应。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通常分别简称为消费和投资。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消费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2023年,中国GDP将比2022年增长5%2%。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带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 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9%,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综合起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114%,带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可见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2020年以来,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外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具体而言,在不同年份,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带动作用呈上升和下降趋势,但平均而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带动作用高于投资,反映出消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经济增长起着根本性作用。

因此,与外需相比,内需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 与投资相比,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种情况意味着,一方面,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我们需要努力扩大内需,因为消费和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另一方面,要继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的扩张和质量提升,不断增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 只有带动消费和投资的“两轮驱动”,相互实现,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消费和投资是相互依存的,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消费和投资都是扩大内需的起点,既要重视和加强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又要重视和加强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从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循环。

一般来说,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行需求的自给消费,还是发展消费享受消费,消费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消费主体是居民。 投资主要是指用于增加物质存量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如购买设备、厂房、大型家电等。 虽然消费和投资的主体不同,但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但消费是直接的,投资是通过消费实现的。

消费和投资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分开。 投资什么,投资多少,决定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进而决定了消费的内容和规模。 没有投资,就没有可以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无论是消费规模的扩大,还是消费质量的提升,都是以增加投入为前提的。 同时,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投资生产的东西如果没有消费,就很难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往复过程,就难以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和扩大的再生产。 而且,消费需求的变化往往导致投资的相应变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这是市场经济下的一般逻辑。 因此,一方面,投资是消费的首要驱动力,投资必须以满足消费为目标,消费的变化会影响投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 另一方面,投资产生的新供给也会刺激居民的新消费,形成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适应。

需要指出的是,消费和投资是相互依存的,存在着相互强化的良性循环,这意味着两者同等重要,而不是对立关系。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足问题依然突出,投资空间仍较大。 从产业结构来看,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我国智能制造和中国创造,要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度,就需要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 从整体发展和安全角度看,保障粮食、能源、重要产业链的安全,夯实经济安全基础,离不开一定规模的投资支持。 从改善民生福祉的角度出发,继续以持续投入补短板,让经济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公平地惠及千家万户。 这样,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既能带来消费规模的增长,又能创造新的需求,促进消费质量的提升,实现更高层次的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要以提高社会预期为抓手,加快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复苏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其中社会预期薄弱是主要表现之一。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多有利于稳定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把稳定预期放在“三个稳定”的首位,突出了提高社会预期对经济稳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稳定、积极的社会预期将对潜在消费和生产性投资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有助于加速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提高社会预期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复苏的积极态势,继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改善和合理的量增长,提振发展信心。 社会预期主要取决于市场主体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坚持求进稳、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加强宏观政策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整,加强政策工具的创新与协调,把握和处理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发展安全,不断巩固和提升经济复苏的积极态势,努力使反映经济形势的GDP增速、就业、物价、可支配收入等代表性指标向好,不断消除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大力营造有利于促进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的良好氛围。

在社会预期提升的推动下,要利用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激发潜在消费,扩大盈利性投资,形成相互促进、聚焦扩大内需的良性循环。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从实体消费向实体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转变,居民消费日益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趋势,而扩大盈利性投资需要适应这一趋势,以消费结构变化为牵引,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促进服务业发展,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工艺设计和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获益感和满意度;同时,加大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推出新产品,创造更多有助于激发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消费需求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积极释放消费潜力。 着眼于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优化投资结构,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对科技、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促进就业、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等综合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扩大有效投资应体现有效市场与有前途的更好结合,充分发挥投资的杠杆作用,逐步恢复和增强民间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促进民营经济复苏,是衡量社会预期改善效果的重要标尺之一。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大众**。

相似文章

    提振股市是创造消费与投资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的关键

    年 经济工作会议于年月日至日在北京召开。本次 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总结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年经济工作。对于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九项重点任务,包括引领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扩大内需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从年 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来看,没有直接提到中国 然而,就九项关键任务而...

    形成了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激发潜在消费,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和拓展新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 娱乐旅游 体育赛事 国产 潮品 等新增长点,提升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提高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释放消费低迷的消费潜力和空间 充分发挥新技术 新场景在新消费中的引领作用,发挥新理...

    认知:天赋和知识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认知确实可以看作是智慧的体现,它涉及对事物的深刻 全面的理解,以及对事物之间联系的洞察。天赋更多地体现在个人的技能和能力上,是实现认知的工具和手段。知识是人才和认知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人才和认知就会成为水源。仅凭知识确实不足以提高认识。独立思考 批判性思考和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的能力都是提高认...

    加深消费与投资相辅相成的理解

    经济工作会议作出 以扩大内需为重点 的部署,提出 激发潜在消费,扩大盈利性投资,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经济实现质有效提升和量量合理增长,关键是要采取务实措施解决 有效需求不足 问题,进一步深化促进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消费是生产的最终需...

    以有效投入加速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质量就是明天的产业水平。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中的关键作用,重点支撑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等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动能。我国产业升级发展势头有增无减,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势头强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月,高新技术产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