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传出一则重磅消息,该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的“高分子材料”,可以让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跃升至4000公里,是现有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10倍以上。 这一一流的研究突破,如果属实,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那么韩国的研究可信吗? 如果成真,会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让我们开始吧。
1、韩国研发成果的真实性需要谨慎对待
据韩国报道,研究成果来自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与首尔西江大学合作,通过开发一种新的高分子材料,以硅材料为电池的正极,可以有效抑制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储能容量和寿命。
硅材料一直被认为是锂电池发展的下一个出路,因为理论充放电容量是石墨的10倍。 然而,硅在充电过程中会膨胀高达300%,导致电池迅速衰减。 韩国研究团队声称,他们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氢键和库仑力形成稳定的网络,牢牢地固定硅材料的颗粒,从而抑制其体积变化。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且不说工业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仅凭这一技术成果的可靠性,就还值得怀疑。 2018年,韩国学者大肆宣传他们开发的“室温超导体”,后来被证明是完全错误和夸大其词的。
因此,业界仍需等待更多证据和披露,以确认韩国炒作的技术突破是否真实可靠。 很难相信只有**的启示,科技工作者需要有足够的怀疑。
2、如果成功量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什么影响?
理想情况下,如果韩国研究团队的成果能够成功产业化并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现有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多限制在400-600公里之间,难以满足用户的长途出行需求。 如果采用新电池,理论续航里程可提升至4000公里,实现长途旅行无需频繁充电的梦想,将大大增加用户的购买意愿。
2.充电时间可能会从数小时增加到数天
然而,电池容量和储能数十倍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充电时间的大幅延长。 从过去的7-8小时,可能需要延长到2-3天,这将对充电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用户需要适应电动汽车“加油”速度的放缓。
3.预计韩国公司将主导电池生产
如果这一核心技术首先被韩国企业掌握,LG化学、三星SDI等韩国电池厂商将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提升韩国整车厂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必须加快自主研发,否则将面临“卡住”的风险。
4.电网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
大容量电池的快充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及时升级电力设施,以满足大功率充电需求。 否则,充电桩可能会过载,交流转直流设备可能会损坏,并且会频繁发生局部停电。
5.能源结构需要加速清洁转型
大规模电气化也会对能源结构产生影响,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如果夜间电网充电比例过高,将对夜间峰谷差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能源生产企业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加大输电网络建设力度。
三是实现量产,仍需攻克技术难题
即使新电池研究取得了这一突破,实验室和量产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主要面临以下障碍:
1.工艺积累不足,产能难以快速提升
任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产业化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验参数和量产参数之间存在差异,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这需要时间积累。 要达到万吨级的产能,不可能一蹴而就。
2.控制成本有困难,也许太高了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成本往往很高,需要巨额投资才能通过持续扩张实现规模经济。 如果电池成本居高不下,汽车的**也会被拖累。
3.配套建设跟不上,充电难以快速普及
快充是实现长续航的基础,但充电桩的建设和电网升级必须与新车型同步,否则会损害用户体验。 这就要求政府和工商界高度重视和规划配套设施。
4.循环寿命可能低于现有选项
任何新技术都有缺点,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观察。 用户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全面验证,然后才能自信地大规模应用。
综上所述,如果韩国科研人员声称的新型电池技术最终得到验证并量产,将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提高电动化的可及性。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项技术能否突破产业化门槛,还需要采取积极但谨慎的态度去观察。 技术进步总是在路上,让我们拭目以待!
*:艾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