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不仅方便大家讨论分享,还能带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6年12月12日,随着习安事变的爆发,张学良少帅和西北军爱国将领杨虎成也顺利完成“军事建议”,迫使老蒋同意停止内战,直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张学良的举动无疑是大举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自己也从此失去了自由,被关进了监狱,而且他一倒下,老张家的兄妹们自然就失去了往日的待遇,也担心蒋介石的“报复”。
他们为了自保,出国出国,闲着,流放,但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张学良的四哥张学思,他不仅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少将,还被称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始人之一, 并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尊重。
军阀世家出身的张学思,为什么会加入我们党? 他这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加入了共产党,当上了海军少将,这听起来确实有些神奇,但事实确实如此,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张雪思有一个好母亲,那就是徐夫人。
作为张作霖的四姨妈,徐夫人算得上是所有“姐妹”中最卑微的,她家几代都是铁匠,没有积蓄,没有文化,可以说,如果她不长得漂亮,张作霖无论如何都不会和她有过接触。
被强行嫁回家后,徐夫人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毕竟在任何时候的饥饿时代,做张作霖的妾室可以无忧无虑的温饱,她只想过平庸的生活,不想争夺宠爱,也不想利用军阀妻子的身份来享受生活。
但随着张学增和张学思两个儿子相继出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她把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希望能把他们培养成人才,培养成一对屹立于天的好儿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夫人采取了与其他阿姨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她没有让张雪思享受帅府的任何特权,更没有向他灌输优越感,而是要求儿子自力更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独立。
果不其然,在徐夫人的教导下,张雪思从小就和别的姐弟弟不一样,性格很平和,从不惹其他女婿,也没染上什么坏习惯。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身为军阀之子,就算抽烟很多,吃喝嫖娼赌也算是很正常,就连很多“二代军人”都以此为荣,张学思能不沾污泥潭也不容易, 仅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注定要与他的兄弟们走不同的道路。
其实到了上学的年纪,张学思并没有去父亲开办的私塾读书,而是主动选择了普通人的学校。
有了这样的努力,张学思的成绩自然是很不错的,虽然外界对他的两个哥哥评价更高,说他们都是龙凤,以后可以继承张作霖的位置,但是他们中有多少是奉承,有多少是真心的,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从小就接触老百姓,张学思对东北三省人民的苦难十分熟悉,闲暇之余也能通过大帅府与上层社会取得联系。
他年轻时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政权不能单靠军队的支持,只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才能真正强大。
这个想法为张学思将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但想法就是想法。 其实,在1928年之前,大哥和父亲都是他的希望。
在他看来,张学良的很多想法都与自己不谋而合,尤其是他对内战的厌恶,而他实现中国统一的愿望更是如此,再加上大哥的地位和能力,以及父亲的爱,在他们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东北未必能够繁荣昌盛。
所以,张学思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早日长大,学会帮助父亲和哥哥的本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1928年,随着一声巨响,黄谷屯,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在徐夫人的教导下,张学思从小就养成了与张氏兄弟完全不同的性格和观念,他关心人民,热爱祖国,更渴望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起初,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父亲和哥哥身上,只想着尝试帮助两人,但谁知道,随着黄古屯事件的爆发,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28年6月4日,在日本关东军的阴谋下,一代英雄张作霖在返回奉天的途中牺牲。
对此,张学思还是很满意的,他愿意相信大哥能够力挽狂澜,但实际情况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东北,虽然张学良是名义上的首领,但杨玉婷和常银怀掌握着大部分权力,东北军分为多个派系,跟随张作霖打天下的老兵,与张学良培养的少庄派观念严重不符,这也对少帅的改革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在外表上,张学良没有张作霖的能力,不仅无法压制日本人的野心,也无法扮演阴险狡猾的蒋介石,尽管他极力推动东北的旗帜更迭,让中国完成名义上的统一。
但随着十万东北军的进入,东北三省的防线也瞬间空无一人,说危机多得也不为过。
在这种情况下,明眼人已经看出了漏洞,也意识到东北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陷入危机,比如张学思,可惜他当时还没成年,没人听,也没人相信人轻声说的话,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动手, 在学校结交朋友,并打算通过革命改变中国的现状。
看到弟弟的积极性,张学良还是认出了张学思,毕竟他心里也是很看好共产党的,所以在国民党肆意抓捕这些爱国学子的时候,他总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护短”,用自己的身份来掩护张学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张学良是年轻的元帅,时任中国海陆空副司令员,也不得不在很多情况下给老江面子。
为了不让大哥难堪,初中毕业后,张学思独自一人去了北平,不久后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无拘无束的张学思很快就和同学们、同志们一起发起了一场革命运动,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家乡传来,那就是918事件爆发了!
当听到哥哥下令不抵抗,导致三十万东北军一枪一弹一弹就丢掉了三省的土地时,张学思说不生气是假的。
更让他痛心的是,身边的人得知自己是“不抵抗将领”张学良的弟弟后,居然把怒火发泄在他身上,说他们家都是**贼,“有兄弟就一定有兄弟”,他张学思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听了这番话,张学思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也顾不上其他事情,他第一时间找到张学良,先是询问了一下,然后希望大哥能振作起来,带领东北军民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国。
毕竟不抵抗政策是老江的命令,他也知道,以东北三省的实力,绝对不可能打败日本,没有三十万大军,抵抗日军的全面入侵就更加困难了。
他没有因为失去家乡而感到难过,他没想到人们会理解他,但现在连弟弟都在说自己,他怎么能接受呢?
随后两兄弟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不愉快地分手了,张学思本来是想回北平继续革命的,可惜回国后,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派人四处打听也没用,只好接受了哥哥的帮助,去了南京**军校深造。
在这个过程中,张学思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海军的建设、国际知名的战略战术等等,他的成绩也很突出,不仅如此,他也逐渐成熟了不少,更不谈了解哥哥的困难,还给张学良出谋划策。
或许正是在弟弟的怂恿下,张学良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和老江撕脸,推动习事变。
听到这个消息,张学思既激动又担心,毕竟自古以来,士兵们都没有好下场,如果他成功了,蒋介石也不会放过他,如果他失败了,恐怕连红军和东北军都会和他一起葬。
所以,张学思一得知张学良计划发动习安事变,就想赶往习帮忙,可惜最后还是晚了一步,还没来得及收拾行囊,张学良和杨虎成就已经软禁了老江,最后为平息内战做出了贡献,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壮举。
张学思非常高兴,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哥也因此被软禁,而且被蒋介石控制。
习安事变后,年轻的元帅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但相信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四哥张学思也受到国民党的牵连和直接控制。
那么他是如何逃脱并回到组织的怀抱的呢?
1937年,张学思刚从南京**军校毕业,就被国民党间谍控制,失去了人身自由。
一心投身共产党的张学思自然是拒绝了,但渐渐地他意识到,如果不耍点花样,可能一辈子都被困在笼子里,更别说为国家服务了。
为了逃跑,他先是坚持拒绝,在蒋介石给他各种条件的情况下,他表现出一些情绪,这让国民党意识到他有造反的可能,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张学思假装答应了对方的条件,提出上任后回家探亲, 于是他趁着这个机会摆脱了蒋介石的魔掌。
此后,张学思第二次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立即在***和***的指示下执行了他的第一项任务:与东北军联系,试图迫使蒋介石释放张学良。
其实以张学思的身份、地位和能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或许真的能说服东北军去救张学良,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东北军内部发生了“扇巷事件”,直接将部队拆散,彻底断绝了营救年轻元帅的希望。
听到这个消息,再加上抗日战争即将打响,张学思不得不暂时放弃救弟弟的计划,在***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力量,毅然投身抗日作战。
在血与火的锤炼下,张学思很快从一个军阀之子成长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
1938年,董事长亲自到延安会见他,看着这个刚毅的年轻人,立刻打趣道:
公子哥,现在缺钱花吗? ”
本以为张学思能听出这是***的玩笑,但让在场众人又哭又笑的是,他直接脸红了,然后说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从来就不是儿子了。
一听这话,**也收起了笑脸,转而郑重其事地称赞了张学思,而伟人的赞美也让张学思感动了不少,瞬间发现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更不用说了,这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
凭着信念,张学思在随后的几年里砥砺前行,在抗日战争中,他英勇杀敌,立国立业。
解放战争期间,他回到东北老家,积极动员群众,进行土地改革,保证后勤,满足了大一线部队补兵和运输物资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不遗余力,一刻也不费力地投入到新中国海军的建设中。
出身富贵却甘愿与穷人在一起,面对胁迫和诱惑却毅然献身于光明,这样的人品真是令人钦佩,这样的人真配得上新中国的海军少将!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成为粉丝后立即收到文章推送。 最后,由于平台的规则,只有与我互动,您才会被视为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