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项目
制作人 |子弹金融。
作者 |丽丽。
编辑 |鸡蛋总数。
美国编辑 |倩倩。
审计 |颂。
随着时代的车轮向前滚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的格局将发生变化。
继中国华融正式更名后,其他三家AMC也有了新的动向。 据新华财经1月28日**报道,为响应机构改革计划,中国信达、中国东方和中国长城将在不久的将来移交给中投公司。 财政部持有的三大AMC股份,也可以直接转让给中投公司的**汇金。
这意味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与监管公司成立近25年的整合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在此背景下,AMC旗下的保险公司也将迎来新的命运。
近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城)长盛人寿***(以下简称长盛人寿)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布。报道称,该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为3238亿元,净利润亏损0.43亿元。
成立20年的长盛人寿保险拥有中国长城、日本人寿保险互助株式会社、中国长城旗下长城国富置业三家国内外大型企业。
俗话说“背着大树享受阴凉是好事”,在雄厚资本的支撑下,在世界知名保险公司的保驾护航下,长盛人寿在强强联合下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如今,四大AMC也正处于时代巨变之中,长盛生活将何去何从?
作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运营的中日合资寿险公司,长盛人寿注册资本为2167亿元。
据长盛人寿披露的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长盛人寿2023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238亿元。 截至2023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12家6亿元,共开设了6家省级公司,虚拟分公司为上海运营中心。
图:长生人寿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净利润方面,长盛人寿尚未实现盈利。 2023年全年,保险公司净利润为-043亿元。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从2023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长盛人寿的净利润为-062亿元,035亿元,-087亿元,071亿元,仅排在第一位。
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盈利能力。
过去几年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大股东变动后,长盛人寿的业务拓展实现了突飞猛进。
2016年,长盛人寿保费收入从247亿元增至19个32亿元,同比增长68219%。2017年,在加强全民保险监管的背景下,长盛人寿启动了业务转型,也迎来了一段阵痛期。
经过多年的调整,长盛人寿将在2022年达到30亿元大关。
2013年至2022年,长盛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271亿元,245亿元,247亿元,1932亿元,1853亿元,2316亿元,1484亿元,1898亿元,2396 亿美元和 3.1 美元85亿元。
虽然保险业务收入在增长,但从利润来看,长盛人寿的亏损改善并不明显。
2013年至2022年,长盛人寿净利润为-090亿元,-034亿元,-056亿元, 02亿元,-134亿元,-260亿元,-166亿元,-045亿元,015 亿美元和 -158亿元。
可以看出,近10年来,长盛人寿的净利润只在2016年和2021年实现盈利。
寿险行业有“七亏八盈”之称,就是说寿险公司成立后,由于前期投入大,一般第七年就达到盈亏平衡,第八年才能实现盈利。 作为一家拥有20年历史的人寿保险公司,长盛人寿保险仍深陷亏损泥潭。
界面新闻 子弹财经还发现,除了净利润,长盛人寿的偿付能力也面临巨大压力。
根据长盛人寿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该保险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06、较上季度末增加4家6个百分点;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08%,上涨 54个百分点。
图:长生人寿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长盛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公司于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财务盈利,实际资本较上一季度增加。 长期利率债券配置进一步加大,企业层面的利率风险和最低资本较上一季度有所降低。 受上述因素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较第三季度有所改善。
不过,介棉新闻 子弹财经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披露的2023年第四季度末保险业偿付能力进行核查,发现2023年第四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2%,不难看出,长盛人寿的两项指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条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比率不得低于50%才能达到偿付能力标准。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00%; 整体风险评级为B或以上。
长盛人寿最新综合风险评级再次被评为C类。 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长盛人寿综合风险评级由此前的B下调至C。 从那时起,2023 年的总体风险评级将为 C。
根据上述规定,长盛人寿偿付能力已连续多个季度未达标。
谈及应对措施,长盛人寿在报告中表示,“公司已采取积极措施提升综合风险评级指标,制定相关方案,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专业团队稳定性,同时加强运营管理、信誉风险管理,逐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然而,综合风险评级仍为C,因为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这影响了可资本化的风险评分。 ”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长盛人寿每年综合退保率超过10%,高达1831%。报告期内,退保金额排名前三的产品——长盛福祥年年5号年金保险、长生富寿长寿终身寿险、长生福祥年10号年金保险的退保金额为1115亿元,080 亿美元和 075亿元。
一般而言,退保率是一段时间内退保金额与投保额的比率。 退保率的意义在于它直接反映了一家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包括保险产品的质量、保险服务问题等。
此外,长期大规模退保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长盛人寿在报告中表示:“公司目前已过集中退保期,未来不会出现大规模退保,明年流动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
长盛人寿保险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前身是广电日盛人寿***
2009年,四大AMC之一的中国长城收购了长盛人寿创始股东上海广播电视台***持有的50%股份,并立即更名为长生人寿。
作为一家以AMC为主的保险公司,长盛人寿的成长历程也体现了AMC在保险领域的战略布局。
四大AMC的成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1999年,中国华融、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获批设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四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处置。 后来,这四家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开始了快速扩张模式。
在此背景下,长盛人寿迎来了第二次股权结构变更。 2015年,中国长城汽车与其全资子公司长城国富共同增资867亿元,公司控股主导经营70%,公司股权结构本地化,成为中资控股人寿保险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大AMC均已发展成为拥有多张金融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 以中国长城为例,旗下拥有长城华西银行、长城国瑞**、长盛人寿保险、长城信盛信托、长城金融租赁、长城投资**、长城国际控股、长城国富置业等多家控股公司。
但四大AMC风险累积开始逐渐显现,利润增长乏力。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纷纷敦促AMC回归本源和主营业务。 在此背景下,四大AMC已开始清关部分金融牌照。
2021年4月,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消息,将转让长盛人寿70%股权,转让方为持有51%股权的中国长城,以及持有19%股权的中国长城旗下子公司长城国富。
这意味着,如果接管人接手,中国长城将完全退出长盛人寿,不再持有任何股份。
但转会似乎并不顺利。 截至目前,本次股权转让项目尚未迎来接管人。 此前,长盛人寿70%股权转让项目因种种原因多次暂停。
据上海联合股权交易所消息,2021年9月18日,拟受让方的资格审查程序将影响产权交易; 2023年2月15日,因部分股权被法院冻结,股权转让被暂停; 最近一次停牌是在2023年7月10日,鉴于存在影响产权交易的事项,根据相关规定,长盛人寿70%股权项目被暂停。
图:上海联合股权交易所官网)。
目前,对保险业的监管日趋严格,投资保险公司的门槛也有所提高。 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难以盈利,无法为潜在股东带来稳定的回报,导致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并不容易。 股权转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公司的经营。
长盛人寿在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言,目前正处于股权转让阶段,公司员工稳定性从机构到总部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员工稳定性的下降也对公司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 导致部分风险综合评级指标下降,最终引发综合风险评级下降。上海银保监局对长盛人寿下发了《风险综合评级通知》,要求保险公司进行相关整改。
长盛人寿在报告中表示,目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综合风险评级指数。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员工留任率、业务质量、运营及时性、客户投诉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同时,公司将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入手,保持稳定的偿付能力。
在责任方面,保险公司将积极推动3产品销售的固定利率为0%; 资产方面,将趁机配置长期利率债券,减少资金占用; 同时,加快处置风险资产,增加实际资本。
未来,谁来出手长盛人寿70%的股权? 保险公司将如何走出亏损的泥潭? 界面新闻 Bullet Finance 将持续关注。
文章中的标题图片来自:Camera.com,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