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
在互联网技术正在颠覆传统教学方法的时代,教师迫切需要根据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所需的技能来重塑教育。
为推动高校教师打造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西交利物浦大学ilead设立了“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专题栏目,系统介绍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的本质问题、基本模式和主攻方向,并分享学校如何通过改革推动教师教学创新。 欢迎各位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教学创新需要教师来实施,但仅靠教师往往难以取得成果,自下而上的创新可以促进创新的多样性,但往往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甚至遇到很多阻力。 要真正形成一个学校或机构的系统教学改革创新,自上而下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激励学校参与教学创新过程困难,但如何通过政策扶持给予创新者更多空间,已成为当前教学创新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节列举了教学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推动教学创新可以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5项是“放松”教学创新,3项是为教学创新提供系统性支持,2项是通过改革优化教学创新的文化氛围。
减少上课时间,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自主权
如今,学生几乎从早到晚都在上课,几乎没有时间自主学习,老师也把大量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导致教学创新空间非常有限。 我们建议大幅减少学生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例如,每周不超过 15 小时,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外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有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也有利于打破学生在学校里与生俱来的学习意识。 以及被动学习习惯和环境。
对于教师来说,当教学时间较少时,他们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其他方法来支持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而此时,好的教学创新也会涌现出来。
降低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标准的课程大纲都充满了知识点,甚至每节课要涵盖的知识点都写得很清楚。
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注重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逐步放宽对知识和内容的关注,可以“放宽对教师的束缚”,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教学创新来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和素养。
减少对教学大纲内容的关注可以通过修改教学大纲来实现,当然,同时修改相关的教学体系,例如取消教师必须完成课程的要求。
取消期末考试的强制性要求
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影响整个身体的因素,也是目前大量教学混乱的根源。 虽然近年来一直有人呼吁改革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弱化期末考核,但在实践中,很多学校并没有跟上政策,很多学校对期末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有严格的要求,有的学校甚至规定期末考试的比例不低于70%。
在这样的规定下,教师要创新并不容易,因为学生习惯于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进行期末考试,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整个学期中。 此外,期末考试不是衡量更高层次能力和质量目标的好方法。 因此,当务之急是取消期末考试的强制性要求。
减少一门课程对一本教科书的依赖
传统教科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型教育的参考书。 教材的本质是一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学习的直接指导,也是教师讲好一门课的重要参考。
但是,当我们把课程的目标从教给学生一个知识体系,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时,我们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教科书来组织教学,而应该引导学生不要关注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能否独立学习他们需要的知识。
减少教学的“监督”,加强“引导”。
教学创新往往突破常规和现有经验。 一些学校的督导员不认可老师的教学创新,认为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有时督导员会当着学生的面训斥老师,这无疑会挫伤老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动力。
在新时代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想让教师真正做到高质量的教学,重要的不是“督导”,而是“引导”,即引导教师走向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如何做好老师,引导教师做好教学创新。
建立支持教师教学创新的体系
教学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和挫折,只能由教师自己去体验。 学校可以建立一套制度,支持教师突破教学创新挑战,帮助教师攻克教学创新中的困难。
从事教学创新的教师有时可能受到政策的限制,有时可能需要改变原来的教案,有时可能需要专家指导,有时可能需要某种资源或技术支持等。 学校提供有力支持的能力对于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至关重要。
建立规范的教学创新报告机制
教学创新作为一项创新活动,与其他领域的创新没有什么不同,本质上是过去为取得更好效果而进行的突破。 因此,教学创新有时会突破现有政策,目前正处于教学创新的早期阶段,大量现有政策需要改革和调整。
因此,当教师在创新过程中需要突破政策时,如果学校能够建立教师汇报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在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减轻教师的压力,让教师大胆、安心地进行创新。
建立教学质量保证机制
教学质量保证机制是确保所有教学都能达到既定标准的过程机制。 系统的质量保证机制包括设定保证目标、目标观察点、各目标维度的标准、数据的收集以及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持续改进(张晓军和习有民,2021)。 系统的质量保证机制可以孕育出良好的教学创新,因为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制度的标准(主要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
同时,系统的质量保证机制可以避免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观点和偏见,可以保证教学同行客观评价教学创新的价值,而不是由行政部门来决定教学创新的水平。 另一方面,系统的教学质量保证机制也是教学管理者系统支持教学创新的一种方式。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和教师教学评价方法
改革的关键是明确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评价、评价什么、组织评价谁、评价谁、评价什么、评价什么、评价如何等。认识这些问题,对如何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这些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方向和范式(见表3-1)。
表3-1 教师教学评价的三种不同取向和范式。
要真正激励教师做好教学创新,就要从目前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向以质量保证为导向的考核体系转变,同时也可以尝试建立以职业为导向的考核体系。
改革教学组织方式,鼓励和促进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课程合作已成为新时代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 但在许多情况下,教职员工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受到组织结构的限制。
实施跨学科教育的关键是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建立一线教师独立合作的机制,使一线教师能够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而不是遵循等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