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十五讲》,方建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书法历来是一门精英艺术,它以古代文人的日常书写为基础,承载着传统文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会。 中国书法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那么,如何将优雅的书法艺术与“在地风”联系起来,让普通人正确走进书法的大门,并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养分呢? 近日,北京大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建勋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书法十五讲》,是一本极好的书法入门书。
该书摘自方建勋在北京大学给本科生讲授的书法课。 这门通识教育课程对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这决定了它必须易于理解。 用直截了当、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晦涩难懂的美学理论和深奥的笔法技巧,既考验作者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也考验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好的书法家不一定是一个好老师。 方建勋既有美学理论背景,又有书法实践背景,同时也是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总教理长。 朱良智评论说:“他能解释普通理论研究学者无法解释清楚的个人经验和技巧,也能解释普通学者无法阐明的美学概念和理论。 “通读后,这本书最重要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清晰透明,通过转喻或可视化,将复杂的理论问题变得简单。 以下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回顾。
形式和上帝。 形式与神的关系是传统艺术中一个经典的理论问题。 “形”是指结构的形状和质量,“沈”是指精神和魅力。 所谓“书的妙道,精神是第一位的,形式和品质是次要的”(南朝王)。 唐人也有类似的说法:“熟书者只见光彩,不见字形。 在他的画作中也有“以形写神”(东晋的顾恺之)的观点。 所谓“易挥五弦,眼还难”,具体的形式和结构很容易呈现,但表现力和韵味却常常让人难以写出。 方建勋努力尽可能地讲述这些看不见的、说不出的“秘密”。 这本书专门用了一节来回答“神与气”的问题,即如何看待精神。 首先,他将精神贯彻到“笔力”、“结构”和“墨”三个具体的形状和质量层次,并指出笔的使用要有节奏和力点; 结构应协调,遵循“八边拱”原则; 墨水的使用要黑润,“浅色墨水”容易伤心。 如果你能做到这三点,那将“对你的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他指出,书法的光彩有两层含义,“一是普遍的光彩,二是个性化的光彩”。 共性属于作品对象的特征,而个性是指作者的主体。 “书法的价值不仅在于普通的魅力,更在于书法家独特的精神气质。 所谓“精神气质”,包括作者的性格、情感、境界、风格等。 性格和情感一般只是差别,不分高低,但境界和风格不仅是差别,还有高低差别。 这不仅为书法开辟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也为书法的进步指明了一条不断探索和改进的道路。
亲和创建。 突出与创作的关系是学习书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临摹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 任何学过书法的人,或许都能明白,学了一段时间的书法,模板前还是有一些模样的,但是一旦脱离模板,尝试创作,就会写出一个没有规矩的“自由体”。 对于这种现象,通常都说不喜欢它,只是比它多,到时候自然可以写出自己的风格。 人们往往把复制和创造理解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一开始没有自我,仿佛只有有一天,时间到了,才会突然有自我。 面对模板,我们抛开自己的个性,尽力模拟再现模板的造型,不能错过每一个转弯和角落的细节。 方建勋指出,这些其实是对临时职位的误解。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复制以及复制什么? 笔者认为,书法技法的核心是笔法,它不仅是一种现成的形式,还包括毛笔的运动。 “专业岗位,是尝试还原模板的书法和笔芯运动过程,而不是以造型为核心。” 他引用了伟大的书法家许维的比喻:“手有鸟从森林里飞出来的形状,书有鸟儿从森林里飞出来的影子。 “首先是笔运动的'形状',然后是手写的'影子'。 如果你局限于笔迹的“影子”,你会知道它,但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 关于法提的作用,为了便于理解,他举了一个古琴记谱法的例子,古琴记谱法叫做“减字记法”,它实际上是一种指法记法,不像西方五线谱,它是一种拼音记法。 “减号记谱法”没有节奏或音高,只提供指法,这给演奏者留下了很大的自由演奏空间。 书法柱也是如此,它就像一个“光谱”,但只提供可以用来弄清楚“笔的运动”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思考挥舞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差异,在写作习惯上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这种差异是无法消除的,而恰恰是最有价值的一点,这是基于我们独特的生活经验。
所谓创造创新,就是要照顾到这些个体差异,将其培养成一种自觉的写作意识,然后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写作风格。 徐伟说,“抄送直欢”,就是临在与创造之间的“自我”始终如一、不间断。 区别仅在于“自我”处于不同的微妙和表现状态。
人与书。 人与书的关系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终极命题。 孙国廷的《书谱》说,“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老了”。 刘希载在《书概》中说:“书如。 比如它的学识,比如它的天赋,比如它的抱负,总之,就像它的人一样。 这是“书如人”最著名的一句话。 人与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理论问题,很难用简单明了的术语来解释。
方建勋用“光彩”把穴居人与书本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书法的光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形式客体,另一部分是书写主体。 欣赏书法是基于形式,但最后一点是精神——“植根于书写者的个性”。 书法风格的建立,风格越强,越需要一种孤独的精神——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如徐伟、金农、郑板桥等。 反过来,正是这些强烈的写作风格使这些作者具有鲜明的个性。 人与书的关系,不是决定书格的单向人格,也不是书的作风决定人格,而是一种相互开放、相互激活、共同产生的关系。
书法中不能缺少主体的个性。 方建勋指出,个性不是书法的终极目标,书法也应该致力于追求境界。 书法受主体的情感或情绪的影响,但也有一些书法似乎在“人情”之外,采取“从人手中夺天”的类型。 比如八大山人、弘毅大师的书法,似乎在人与书法的统一中,净化了情感的力量,进入了天人之境。 “学者,散了。 要写一本书,就要先散臂“(蔡勇),这是一种修炼功夫,就是要除去笼罩自己心灵的”障碍“、”尘埃“或”习惯“,从而还原人的原始本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书法可以作为一种实践方式,通过学习书法,改善我们的生活状态。
作者:周敏,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