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上海的路上,董必武老人特意重访南湖,并称赞模仿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写了一首诗《清明节驾车穿越嘉兴参观烟雨楼》:“在画船的革命声中,诞生了第一批导工农民。
又是清明节,烟雨朦胧,寻旧痕迹。 ”
董老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见证人,也是与***并肩前行的同志。 他曾经站在嘉兴的红船上,感慨万千。 回顾历史,当年的13个人中,只有他和***坚持到了最后。
现在他又来了,他会叹息事情不对劲吗? 1921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从上海法租界的李府和嘉兴红船开始。
董老的一生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起起落落。
1917年2月,清末天才董必武第二次东下日本,参加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考试。 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无名论的书籍,思想发生了变化。
回国后,他经历了十月革命的炮火和五四运动的轰轰烈烈,开始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在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前,他还有其他经历。
1903年,17岁的董必武通过了县考、政府考、院考,成为黄州府的人才。 然而,在获得这个荣誉之前,他目睹了清**的腐败和软弱,这让他对他完全失去了信心。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他目睹了一场悲剧:一名学生在搜身时因与门卫发生冲突而被殴打致死,尸体被主持考试的人毁坏。
这种对人命的漠视和践踏,让董必武对清朝的腐败深感愤怒和不满。
董必武参加乡试时,因为好奇要坐轿进宫,遭到了官员们的毒打。 这段经历让他看清了清**的腐败和无能,也击中了他的脊梁骨,他不再追求科举的成绩,也不再对清**有任何期望。
晚年,他还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董必武年轻有为,在求学的道路上展现出了出众的天赋。 1905年,他选择了一所新型的学校——文平学校,在那里他遇到了刘静安。
通过刘静安,他接触到了日之会,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 董必武曾向埃德加讲述自己的经历:“虽然我没有参与他们的秘密新小组,但作为一个好学生,我总是寻找和阅读我能拿到的最新杂志和报纸。
尽管这些印刷品需要秘密购买,但我从未放弃。 在他阅读的印刷材料中,有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东京同盟经营的《民报》。
在这些出版物中,埃德加**阐述了许多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公开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 在阅读了《民报》上发表的《驳斥康有为革命书》《请看宪政的真相》等文章后,董必武越来越能接受孙中山、张泰炎等人提出的民主革命思想。
刘静安成为他的良师益友,多年后,董必武仍称刘静安为“引导他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启蒙老师'”。 被革命救国的思想深深打动的董必武,迅速行动起来。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立即辞去了皇岗中学的教职,直奔武昌革命军参战。 正如董必武所说:“从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把革命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 ”
董必武于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革命党,并立即回国投身反对袁世凯的革命事业。
他勇敢无畏,两次入狱,几乎被即决处决。 好在袁世凯死了,董必武被释放,继续革命事业。 在与家人告别之际,他留下了一首诗:“离开家人,走向世界的尽头,不为名利,不为家。
总有一天,天地会改变,中国大地会开满自由的花朵。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这个“在中国各地种自由花”的梦想,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者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担任湖北省议会议长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革命的詹大备当选湖北省第一届议会委员长时,地方军阀一再阻挠,导致詹大备始终无法就职。
这让董必武深刻体会到:“中国的历史,就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不断崩溃的历史。 ”
詹达的慈悲如灰烬,闺蜜蔡智敏的经历让他苦不堪言。 **运动期间,蔡济民、董必武等人参加了革命,但老军阀于1919年2月18日刺杀了蔡济民。
得知真相后,董必武等人立即赶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请求严惩。 然而,孙中山未能真正掌握这支军队,只能口头上谴责。
正如董必武所写:“蔡没有实力,所以案子没有结果.......””
董必武在上海短暂停留期间,五四运动的爆发再次引发了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深刻思考。 在上海西门外公共体育场举行的声援集会上,2万多人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
这进一步坚定了他的信念,即人民群众是决定历史和革命成败的关键力量。 这时,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李汉军从日本回到上海,向董必武介绍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书籍,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理论支持。
经过深入研究,董必武越来越意识到扩大革命群众基础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创办报社或办学。 回到武汉后,他与当地共产党人联系,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武汉共产主义研究小组,即中国共产党武汉支部的前身。
因此,武汉成为全国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 董必武如愿以偿,创办了《武汉周报》,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传播。
董必武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也是在共产主义道路上坚持时间最长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完全有资格做领导。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愿意扮演配角,默默地在无名战线上工作。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董必武把精力集中在我们党的隐蔽战线上,成为一代“间谍王”。
**是董必武隐阵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董必武虽然在年龄和资历上都不止***,但他一直竭尽全力扮演好助手的角色。
他亲自培养的**,他亲自建立的隐蔽战线,为我们党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罗元将军说,“南方的**和情报工作是由***领导的,但实际执行者是董必武。 ”
我们党内许多知名的地下党员,如熊香辉、韩连成、郭如贵、红女**沈安娜等,都与董老保持着直接接触,并得到了董老的亲自指导和教导。
1.沈安娜熊香辉曾在武汉八路军办公室接受过董必武的指引:“不要急着找党组织,甘愿做一个无名之辈; 隐瞒党员身份,不培养新党员,等时机推胡宗南继续抗日; 在国民党内部,可以有点骄傲,但傲慢总比卑躬屈膝好。 ”
2.熊向辉的聪明才智,为我们党提供了许多机会。 比如1943年,胡宗南第34军计划突然袭击延安时,熊向辉及时透露了这一计划; 1947年,胡宗南率领23万大军逼近延安,但也因为熊祥辉的情报,处处受制,在进攻途中多次败下。
3.熊向辉曾回忆说,1938年初,他在武汉八路军办公室接到董必武的指示:“不要急着找党组织,甘愿做一个被忽视的人; 隐瞒党员身份,不招募新党员,寻找合适的机会提拔胡宗南继续抗日; 在国民党内部,可以为人感到骄傲,但骄傲总比安静好。 ”
4.熊向辉的智慧为我们党提供了许多机会。 比如1943年,胡宗南第34军计划突然袭击延安时,熊向辉及时透露了这一计划; 1947年,胡宗南率领23万大军逼近延安,但也因为熊祥辉的情报,处处受制,在进攻途中多次败下。
5.沈安娜熊香辉曾在武汉八路军办公室接受董必武的指引:“不要急着找党组织,甘愿做一个隐形人; 隐瞒党员身份,不培养新党员,等时机推胡宗南继续抗日; 在国民党内部,可以有点骄傲,但傲慢总比卑躬屈膝好。 ”
而熊向辉的聪明,无疑为我们党提供了许多机会。 比如1943年,胡宗南第34军计划突然袭击延安时,熊向辉及时透露了这一计划; 1947年,胡宗南率领23万大军逼近延安,但也因为熊祥辉的情报,处处受制,在进攻途中多次败下。
韩连成作为密子,在我军莱武战役中提供了重要情报,这不仅是董老领导情报工作的一大成就,也是我军情报工作的经典案例。
1946年10月,韩连成出席国民党最高军事会议,获得蒋介石全面内战的方案。 同年年底,调到山东莱芜一线。
这一情报对我军分析蒋介石的进攻方向和提前备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韩连成率领的重组后的第64师,全装备美式**,是李先舟集团的王牌军之一,这个巧合为我军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情报。
在韩连城的指挥和情报泄露下,解放军在三天内歼灭了国民党军队五万余人,副司令员李先舟被活捉。 王耀武骂道:“三天抓不到五万头猪! ”
五万精锐士兵迅速崩溃的关键是作为总司令的韩连城在关键时刻撤退,使第46师群龙无首,军纪松懈。 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数万国民党军队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王耀武在莱武战役期间负责指挥华业的行动,他后来对战役的总结突出了恩来同志和董老的优点。 他们高度肯定了我军在隐蔽战线上的工作,特别是对董老安排的几个暗中特工在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
除了对间谍工作的贡献外,董必武对我党法制工作的贡献也值得一提。 早在1934年2月,他就担任临时最高法院院长、苏区最高法院院长,为苏区党纪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后,董必武以华北人民为“试验场”,开始尝试探索未来符合新中国法律法规的道路。 在这里,他尝试了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华北人民组织纲要》。
主席后来引用了这个纲要,强调许多人民的机构应该建立在华北人民的基础上。 在华北人民法院短短的13个月时间里,董碧武竭尽全力带领团队审理和审查了大量刑事和民事案件。
这些案例仍有300多卷保存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档案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审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两级审判和终审制度,最早是由华北人民法院建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必武担任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深度领导了新中国的司法工作。 当时,人民群众对法制的认识还很肤浅,他强调:“革命群众运动并不完全依靠法律,但这可能导致人们倾向于忽视一切法律制度的后果,这将给党和国家对法制的宣传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 ”
为了培养人民的法制观念,董必武以身作则,要求地方干部必须严格守法。 他甚至严厉批评高级干部违法。
董必武所奠定的法律理论思想,如“为民公义”的理念和“恶法总比不可能”的观念,对我国法律的发展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董必武在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领导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武汉担任长江局常委,然后与***、 主要负责红岩机关的财政支出和工作。
战争期间,经济形势严峻,红岩机关的正常运转相当困难。 董必武以身作则,处处省钱,为器官开辟资源,减少开支。 例如,1941年,南方局为改善南方局领导干部的生活条件,重新制定了干部保健标准,提高了一些从事繁重工作的同志的生活津贴。
然而,最艰苦的***和董必武却没有被包括在内,他们的无私奉献令人钦佩。
董必武同志是一个对自己严谨的公仆,对所负责的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 一个月末,他在结算伙食费时,发现账目有缺口,虽然这样的问题在财务工作中并不少见,但他坚信这是自己工作的问题,为此他深感自责。
他还在股东大会上公开视察了机关,并给**写了一封审查信。 他严自律的精神和作风,令人感动。 邓英超同志对此也印象深刻,她说:“董老要为六毛钱做一次审查,现在有人不苦恼浪费几万或几十万国产! ”
董必武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华,特别是在青年人参与革命方面。 早在1923年,他就开始积极动员全国各地的青年参加革命,选拔了一大批青年团员,成立了工作小组,在黄安地区建立平民学校和师范学校,传播革命理论。
次年,他成立了专门的麻城工作组。 这两个地名紧密相连,让我们想起了一个著名的事件:黄麻起义。 没错,1927年11月,黄安、麻城农民自卫队就是在董必武的领导下起义的。
叛军代表戴克敏是董必武发展的一员,叛军的**也是董必武在武汉买来的。
黄麻起义烈士纪念碑是鄂豫皖根据地的立地,也是红四方面军和刘邓军队的立地。 这坚实的基础,离不开董必武的突出贡献。
董必武在湖北省农业活动上取得的成绩,与同期湖南不相上下。 据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记载,湖南农民协会有200万会员,可以直接指挥1000万群众。
根据1927年6月的数字,湖北农民协会也有250万会员。 这充分显示了董必武在农业运动方面的突出能力。
董必武是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贡献不逊色于其他任何领导人。 他虽然看似在幕后工作,但实际上多次在重要会议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发声,震撼了观众,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例如,1943年,董必武作为中共参委会、参老院代表出席重庆第三届全国政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但在会上,国民党公开抨击和指责中共不遵守军令和政府命令,是“两岸军事摩擦的罪魁祸首”。
董必武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坚定地站出来反驳,维护中共的权益。 他的表演,使人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和勇气。
在现场,何英琴先是保持了基本的礼貌,然后开始说话。 他问道:“即使他们四年多没有给第十八集团军提供一颗子弹,三年没有给他们一分钱,他们仍然依靠敌人背后的人坚持抗战,牵制住了敌人十几个师团的兵力, 并粉碎了许多“扫荡”。
然而,它不但没有奖励这样的军队和人民,反而谴责他们不遵守军令和政府命令,这是有道理的吗? 何英琴提到的摩擦,显然是指皖南事件。
这一事件导致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大批高级将领丧生,叶廷将军被国民党扣留,是中共心中永远的痛。 董必武斥责道:“关于摩擦,那是由于第十八集团军在敌后推进,一些国民党军队奉命在后方抢占领土! ”
叶婷犀利的质问让何映琴颇为尴尬,一时无语。 观众席上的一些国民党顽固分子被董老的话激怒了,开始扰乱会场,使会议无法进行。
董必武没有选择与这些人纠缠,坚决宣布退出会议,并于当晚致函全国参政会议主席团,表示不再参加会议,因为有人违背诺言,将之公之于众。
董必武的举动赢得了清醒人士的称赞,就连国民党内部的情报人员顾正刚也叹了口气:“董必武说话的时候,甚至能听到一根针从地上掉下来的声音。
为什么共产党有这样的领导人,而国民党却没有? ”
顾正刚参加了1945年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 当时,中苏英美联合发起了这次会议,虽然中国抗日战争尚未结束,但蒋介石擅自组织了一个完全由国民党成员组成的代表团。
对此,中共坚决反对,并通过***向美国驻华大使发出强烈**,要求参会的中国代表团应由国民党、共产党、民盟组成,各党派人数占三分之一。
** 敦促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会议,经过一波三折,董必武终于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第一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在联合国大会上,董必武展示了他的慷慨和语言艺术。 他以谦虚、不谦虚、不傲慢的态度回应各种演讲,即使有发言者对共产主义运动发表不恰当的言论,他也只是藏着针,直指点头,没有粗鲁地打断别人。
董必武因此成为中国代表之一,在《联合国宪章》通过当天就签署了该宪章。 多年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发来唁电,称赞他是“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
董必武签署《联合国宪章》,留下了一生的传奇。 他走过雪山草甸,引领了新中国法制建设,令人钦佩不已。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年纪大了,精神和精力都不如以前好了,身体也不再健康。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锻炼,并与活着的**一起活了下来。
虽然他们最终都以90岁高龄去世,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董必武在1974年冬天被诊断出肝癌,当时他已经88岁了,医生劝他保守,因为手术风险太大**。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参与国务的热情,次年,他参加了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后一次重大国家活动。
尽管面临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在90岁时继续工作,直到1975年4月2日去世,结束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