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的羌塘,天气寒冷,地面结冰。 春节刚过,记者走进海拔4500多米的军营,体会到了新时代边防卫军的情怀
解放军报 记者 郭凤宽 和记者 王刚 和 唐鹏
那曲军师的战士进行了400米的障碍训练。 黄世杰拍下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在那曲军区某营的制氧机房内,刘洋二军士长正在仔细检查仪器,抄录数据。
这里的冬天很冷。 那曲平均海拔4500多米,含氧量低,气候干燥。 冬季气温可低至零下40摄氏度。
跟着刘洋的巡逻路线徒步走,过了一会儿,记者明显感到有些“无力”,不自觉的放慢了脚步。 而走在最前面的刘阳,却是安静而平静,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供氧设备应该不能出差错!
在制氧机房不远处,有一组英雄雕塑,象征着守守那曲的人民战士。 雕塑群旁的军事历史文化走廊,清晰地记录了那曲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历程,以及这一时期发生的感人故事。
能够守在这里是我一生的荣幸。 刘洋说,近年来,边区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他和战友们进一步坚定了扎根高原、立功立业的信念。
在与刘洋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负责维护的制氧机电路复杂,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刚到部队时,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氧气专家”。 刘洋回忆起他第一次与制氧机打交道的日子。 在一个下雪的夜晚,气温骤降,机组的制氧机突然失灵。 了解情况后,他和两名战友二话不说就去了制氧机房,用现有的工具检查故障排除情况。 忙碌了一段时间后,制氧机恢复正常。 刘洋躺在地上久久,双腿因寒冷而有些发麻。
如果机器没有修好,很多战友晚上会因为缺氧而睡不好觉。 在刘洋看来,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如果我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面对战友,我怎么会不好意思呢? ”
多年来,刘洋和战友们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简单实用的设备维修保养方法,即“常备配件、自制报警、减压应急维修、持续供氧”,有效提高了应急保障效率。 2019年,他和战友们共同攻克了改进的“储氧曝气装置”,缩短了制氧时间。
制氧机房外,呼啸的寒风吹拂着小石头,拍打着门窗,“噼里啪啦”的响声。
在这样的天气里,很难出去走动。 但作为驻扎在这里的士兵,你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 刘洋眉宇上满是坚毅。
这支特遣队的官兵都不错。 刘洋的工作伙伴李沙二警长告诉记者,环境越不利,官兵们就越精力充沛,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一天大半天呆在机房里。
努力工作,不怕困难,刻苦训练,争先行。 王廷钊下士是军师训练带队,400米障碍赛纪录保持者。 有一次,军区组织了一场破纪录的比赛,王廷钊又报名参加了400米障碍赛。 报名后,他开始练习体能。
看着王廷钊的辛苦,公司干部叶聪担心他承受不了,劝他尽其所能。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进步。 王廷钊说,面对成绩,他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敢于尝试和超越。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准训练,王廷钊在比赛中再次刷新了个人纪录。
看着被战友们围住的王廷钊,叶聪眼眶湿润了。 他说,公司连续七年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这一荣誉离不开官兵们的辛勤付出。
努力工作,让你的梦想绽放。 这是李盖云中士在笔记本上写的一句话。 刚入伍时,李盖云的体能基础十分扎实,多次在军区组织的考核中名列前茅。 不过,他说,这仅仅是个开始,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
梦想的种子一旦发芽,成长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近年来,李盖云连续四次打破军师3000米跑纪录,但从未停止过超越步伐。
心中有信心,脚下有力量。 李盖云说,他常年驻扎在高原上,说他不苦是假的,但战友们不怕苦也是真的,因为他们深知军人的责任和使命。
高原上,狂风呼啸。 茫茫雪原,寒气是空气,沸腾的血液是血液。 雪山巍峨,高原战士的信念更加坚定......
简短评论
哪里有精神,哪里就有力量
崔波. 那首歌苦涩吗? 曾几何时,这里很难种出一棵树。 然而,在这样一个高海拔、低氧的地方,高原的官兵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树活在风雨中,人活在精神上,有精神就有力量。
一段历史,用鲜血铸就; 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 70多年来,在海拔4500多米的雪原上,官兵们继承和发扬了“老**精神”,与暴风雪作斗争,与严寒作斗争,与缺氧作斗争。
时间转瞬即逝,但精神却是常青的。 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犹如无言的纪念碑,见证了每一个边防哨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守护着这片生机筑起的精神高地。 新征程是一次充满荣耀和梦想的远征,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作为新时代的革命战士,只要我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以“越困难越危险越勇进”和“窄路相遇时勇胜”的英雄精神,不断为“老**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不愧为新时代的新成绩!
2月25日刊登于《解放军报》第3版。
*丨中国人民解放军日报,学习团(ID:xuexijuntuan)。
制片人丨欧灿、侯大伟、编辑丨刘建伟、闫山、钱宗阳、编辑丨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