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山,“地主”没有多少“多粮”。
融资和IPO都冷淡了,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员,并购也表现不佳。
据E药经理荣**统计,2023年(2022年。10.1-2023.9.30)、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共发生并购103起,并购总金额达225起49亿元。 与去年的121起案件相比,277起16亿元,同比下降1488% 和 1864%。
我们或许会认为,寒冬中药业仍有“过剩”,而在生物科技因资金等压力而走投无路,国内生物科技潜在标的估值在前两年发展后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将形成不同于融资、IPO的“冷”局面的买卖市场。 但事实上,大雪覆盖山的“地主”并没有多少“多余粮食”。
“国家队”罢工
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时刻,国有资产出手了。 以华润药业为例,从年初到现在,“买买买买”的步伐丝毫没有停下。
年初,华润三九发布《关于完成KPC第十届董事会、监事会改组及收购KPC控制权的公告》,其中华润三九以现金支付形式从华立医药集团、华力集团手中收购KPC 212亿股,占KPC已发行股份的28%。 此次密集收购,华润医药集团作为流通巨头,大力布局医药板块,进一步体现了国内药企“再模仿、再创造”的决心。
这直接体现在性能上。 KPC整合后,华润三九2023年上半年营收将达到100亿元。 通过连续的收购,华润三九的业务板块不断扩大,资产规模快速增长。 近五年来,其总资产从180亿元增加到6月底的388元66亿元,翻了一番多。
而华润双河的同一系统,除了9月份花了2除了以6亿元人民币收购贵州天安药业有限公司以提升其在糖尿病领域的竞争力外,去年还斥资约8亿元完成了对天东药业和神舟生物科技两家原料药公司的收购。
纵观华润药业集团的收购,既有追求规模的横向收购,也有整合第一产业链的纵向收购。 近五年来,华润医药集团完成了对四家上市公司的收购,涉及江中医药、博雅生物、帝瑞医疗和KPC,花费超过136亿元。
据天眼查介绍,目前,华润医药集团旗下拥有700多家成员公司,旗下系统内控制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 在规模“飙升”之后,近两年,华润药业集团也呈现出“创新转型”的态势。 财报显示,上半年,集团研发总支出为1174亿港元,按人民币计算增长约26%。 公司高层透露,将继续加强生物创新药和化学创新药的研发。
这种转型趋势也反映在兼并和收购中。 例如,去年7月,华润药业集团向细胞龙头企业永泰生物科技投资8亿元。 9月27日,华润医药发布中期报告称,将继续以整合资源为核心战略,称将重点关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关键产品线的并购整合机会”。
这也意味着,未来华润医药集团的并购活动将继续下去。 华润医药集团的并购战略,也是今年A股并购市场国资的一大特色。
2023年6月,国资委明确了“**企业应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有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要求。 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产业,以国有并购进入中国,从国家层面表达了支持医药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的愿景。 今年,各地都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纳入关键绩效指标。
截至7月,国内不同地区出台了20多项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仅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而且在众多二三线城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涉及产业园区规划、 产值目标、专项资金支持等。
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医药创新的推动,始终需要“技术+资本”的强强联合。 国资混改是当前资本市场的一大主题,国资与医药产业的整合将从2020年开始加速。
而今年更是繁荣。 9月,甘肃国投计划进行市值54的要约收购64亿元股份股份; 7月,山西省国资委、宝鸡市国资委联合“收回”了此前被日本资本收购的“百年药企”紫光辰机药业。
此外,在合肥实业投资集团和合肥市肥东县的推动下,海斯腾生物已经走出了“非主流”的发展道路。 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对中国大陆Rochefen的收购,并获得了Sitanin在大中华区和瑞士的商业化权的独家许可。
随后于9月12日推出了libtherapeutics的第三代长效PCSK9抑制剂。 至此,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药企,不仅手头有7个成熟产品,上半年还进入了全球生物医药融资TOP10。 时间回到了 2020 年 12 月。 当时,海斯腾生物才成立三个月,就敢于宣布收购世界十大制药公司武田制药的剥离资产,其背后的信心是“国有力量”。
国资平台进入医药领域后,优势不言而喻——获取资源能力强,成本相对便宜,退出周期很长,没有退出压力,可以长期持有和支撑。
在投融资低迷的循环中,国有资产成为“海中针”。 然而,更多的“国有新手”进入制药行业,需要时间才能知道他们是否不适应土壤以及结果如何。
拐点已经到来
回归主业、布局市场网络、聚焦潜在管线,成为药企今年寻求变革的主旋律。 从领域分布来看,今年并购数量最多的还是医疗服务、医药分销和生命科学支撑行业。 真正属于药物研发的并购依然平庸。
从数据来看,很明显,在当前经济低迷时期,企业的绝对规模比相对规模更重要。 制药公司不再热衷于扩张,而是更专注于与其核心领域相关的产品商业化。 他们通过“内部并购”和审慎的“产品导入”实现可持续增长,同时更加注重产品销售和商业化。
此外,制药公司也更加注重市场销售。 比如海思科收购新加坡药业,加大出海力度,向日葵药业收购“汇海药业”,加速流通端布局。
对于生物医药市场并购的沉闷,有投资者认为医药行业是并购市场的主要行业之一,从海外生物科技的发展历史来看,很多公司最终都会被并购,从过去20年纳斯达克IPO上市的生物科技和生物制药公司来看, 最终收购或合并了超过1 3家公司。
目前,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投资的退出路径仍然很简单,仍以IPO为主,而国内医药领域的并购仍处于起步阶段。 “这也与行业的发展有关,尤其是这几年,当生物科技估值高,直接并购不划算时,大药企没有必要收购公司剩余的管线,更倾向于为单一产品达成联盟或合作。 如今形势发生了变化,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需求逐渐凸显:有收益和利润的传统企业被迫转型,需要技术、产品和人才,他们有一定的资本,有意愿和能力收购管道和技术平台; 目前,为了补充资金需求,创新药企更愿意与大企业进行合作并购谈判,投资者也有退出需求。 一位制药行业的投资者说。
为了能够继续博弈,缺少“弹药”的生物科技势必更加困难。
贫穷使人平静下来。
一位拥有非常“硬核”创始团队的CEO告诉电子药经理人荣**,虽然公司的管线进度、授权、融资都比较不错,但他不排除未来“整合”到医药体系的可能性。 “我们的强项是技术,而不是管理,我们的目标是开发更多的创新管道,如果有擅长商业化的公司,我们也不被排除在外。 ”
有投资者认为,短期内并购浪潮可能会出现拐点。 主要有六大原因:一是生物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下调,接近合理水平; 其次,许多创业公司由于缺乏资金,需要资产、管道甚至控股权; 三是大型药企面临增长乏力的隐患,需要部署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来提升竞争力; 四是传统仿制药企业需要通过并购完成资源整合和战略转型; 五是IPO政策收紧和新规出台,投资机构退出困难,旧股转让、并购重组成为主流退出方式; 六是地方政府亟需建立产业集群,主导培育、并购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的有效手段,企业强强联动的区域龙头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尽管如此,影响国内并购规模的因素仍不多,如国内老牌药企资本积累相对有限、大规模并购受市场销售规模限制、管道同质化导致并购数量少、国际化比例低导致外资企业并购意愿低等。 整体来看,国内并购热潮肯定会到来,但并购交易的规模可能比国外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