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8日傍晚,基辛格博士突然痛得捂着肚子。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是犹太裔,于1938年移民到美国,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此时,他是尼克松在美国的助手,被美国指派对南越南、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
基辛格那天晚上,基辛格正在巴基斯坦参加叶海亚为他举办的欢迎晚宴。 他痛苦的表情让周围的人担心,但他说没关系,他只是肚子不好——当时南亚有疟疾流行,所以大家都能理解。
这时,身为巴基斯坦人的叶海亚大声宣布,他会让基辛格去伊斯兰堡以北的自己私人别墅休养两天。
基辛格的一名手下立即被派往那里扮演前站。 宴会结束后,基辛格在酒店休息时,**打来电话**:
这里的别墅似乎不适合居住。 ”
基辛格说他知道,但随后又向叶海亚发出了另一个请求**
帮我把那个**放在那里,至少两天。 ”
随后,基辛格和几名随行人员立即收拾行囊,直奔机场。
他一点肚子都没吃坏,也不可能去那栋别墅休养,他要偷偷去一个国家。
一个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22年的国家。
现在,我们可以把时间往前推一点,整理出一个线程。
1969年2月9日,**突然接到通知。
这个通知是请他去开会。 另外三位元帅也通知了这次会议:**和***
会议的召集人是会议的内容,也是由他设定的:
让我们看看国际问题。 ”
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什么问题吗? 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从1968年底开始,苏联边防军开始不断挑衅镇宝岛上的中国边防军,双方发生了几次武装冲突。
有关金银岛的详细文章,请参阅[延伸阅读1]。从全球形势看,美军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在世界上的军事影响力明显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苏联的咄咄逼人。
当然,四位老元帅也明白***让他们开会学习的目的:
中美苏三国演义已经出现了新的剧情,面对进攻的苏联和萎缩的美国,中国还有什么新的“牌”可以打吗?
经过反复讨论,四位老将长先后交出了《战局初步估计》和《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两份报告,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当前中美三方关系中,对于中国来说,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 就苏联而言,苏美矛盾大于苏中矛盾; 就美国而言,美苏之间的矛盾大于美中之间的矛盾。
因此,中国实际上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美苏都想打“中国牌”。
而四位老元帅给出的忠告是:“东莲孙武,一起拒绝北考”。
换言之,要“努力打破中美关系僵局”。
元帅而这一点,其实和***的判断是一致的。
按照***的想法,中苏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走到了死胡同,双方甚至可能在武器上相遇。 强大的苏联在地理上位于中国边境以北,实际上对中国的威胁远大于美国。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陷入“雙方攻擊”的中國必須出手,即“奮鬥霸權”。
争取哪个“霸主”? **和 *** 同样的想法:
尼克松比博涅日列夫的头稍微冷静一些。 ”
当然,这种东西,一碗都打不开。
事实上,中国人早就收到了“代码”。
1970年10月26日,齐奥塞斯库出席了欢迎宴会。
作为罗马尼亚国家元首,齐奥塞斯库来到华盛顿特区出席联合国大会,庆祝联合国成立25周年。 而在这次宴会上,美国尼克松作为东道主,用了一个让齐奥塞斯库非常惊讶的头衔:
尼克松在提到中国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词。
在此之前,美国的所有官方措辞都是“共产主义中国”。
齐奥塞斯库很快就明白了。
1971年6月,齐奥塞斯库访华,与***握手。 齐奥塞斯库是罗马尼亚共产党委员会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总书记,结局也很尴尬,下次值得写一篇文章。事实上,齐奥塞斯库和巴基斯坦的叶海亚一直有一个微妙的身份:充当中美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间的“喉舌”。
而这已经不是尼克松第一次“偷偷发秋浪”了。
早在1967年,还在准备竞选第一届大选的尼克松,10月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越南之后的亚洲》,其中首次提出:
我们不能永远与中共隔绝。
在第二年的竞选期间,他再次告诉记者:
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我们必须始终寻求机会与它谈判,就像我们对苏联所做的那样。 ”
尼克松就职后,多次以各种形式、多种渠道表达了与中国建立关系的愿望。 1970年10月,当美国记者在国庆节期间一起出现在天安门楼上时,尼克松甚至对《时代》杂志的记者说了这样的话:
如果说我死前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去中国。 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去。 ”
尼克松尼克松真的不只是在说说而已。
从1969年到1971年,美国部分放宽了对美国公民来华的旅行限制,在华沙恢复了中美大使级谈判,并多次通过罗马尼亚和巴基斯坦领导人发出信息,表示愿意改善对华关系。
至于美方所传达的信息,其实中方一直密切关注,摆出“同向而行”的姿态。 特别是1971年3月发生的“乒乓外交”事件和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邀请,让人们看到了“中美破冰”的曙光。
“乒乓外交”可以在[延伸阅读2]中找到。然而,当时包括许多中美两国高层领导人在内的人们认为,作为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大国,已经断交22年,之前已经积累了那么多“旧仇”,要真正“破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很少有人会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之快。
1971年7月6日深夜,张莹被刚下班回来的丈夫叫醒。
张莹当时在***新闻部工作,丈夫名叫张文金,是当时的西欧北美部主任。
张文金对妻子说:
给我准备几件出差的衣服,记得多带几件白衬衫。 ”
张莹立刻知道:那位重要客人来了。
张文金(右一)和张颖(左二),中间是基辛格。 张文进后来担任驻美大使和副部长。张文金夫妇之前就知道一个情况:
美方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派出秘密代表团来访。
作为极少数的知情人,张文金夫妇立即入住钓鱼台国宾馆,开始准备招待会。 到6月初,所有接待人员都搬进来了,并规定:
为了保密起见,所有参与接待的人都不允许回家一个月。
钓鱼台迎宾馆的接待和安排由***亲自领导。 从房间的布局到陈设,从接待处的规格到站岗的警卫,**都做了明确的指示,强调:
既然我们欢迎人,就应该热情,否则就太粗鲁了,但我们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
**被选中的客人将入住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 这栋小楼不是最大的,但位置比较偏僻,方便保密和安保工作。 而且因为“文革”期间的钓鱼台国宾馆几乎不再接待外宾,很多楼的院子都空无一人,5号楼因为会来上班休息,所以比较整洁。
今日钓鱼台迎宾馆5号楼按照***的指示,房间里的地毯和沙发被重新购买,接待室和会议厅也被重新布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房间里到处都是持刀持枪的红卫兵瓷像和墙上的“文革”宣传海报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和名画,房间里的报纸和书籍也做了一些调整。
在客人的饮食方面,中方事先与美方协商,美方表示在美国随时可以吃西餐,所以要求吃中餐。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中方还是派人去购买钓鱼台平时不准备的“奶酪”(奶酪),并准备了各种海鲜。 **特别是,应允许客人尝试北京烤鸭。 由于不可能出去吃饭,中方特意请了一位全聚德的老厨师来钓鱼台,建了一个小烤箱做烤鸭。
一开始,包括一些接待人员在内,都不知道这次接待的“美国前辈**”是谁。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美国的***事务助理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
1971年7月8日晚上8点,唐龙斌会见了巴基斯坦的叶海亚。
唐龙斌是当时的礼宾部国宾接待处副处长。 7月8日凌晨,他与礼宾部副处长王海荣、翻译唐文生一起,由张文进乘飞机前往巴基斯坦,只执行一项任务:
在巴基斯坦为基辛格举行欢迎晚宴后,他带着基辛格访问了中国。
晚宴开始前,叶海亚**向中国四人团队解释了这个计划:
基辛格稍后会假装肚子不好,然后他会和你一起去机场。 但是,由于担心消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泄露,基辛格及其随行人员在中国的整个行程只能持续48小时。
叶海亚·汗(Yahya Khan),巴基斯坦第三名**7月9日凌晨3点30分,天还没亮,唐龙斌一行四人就来到了机场。 当时,机场一片漆黑,但一架波音707(叶海亚的专机)已经停在那里等待——舷梯从前舱口放下,飞机上的所有窗户都关闭了,所以看不到光线。
凌晨4点25分左右,两辆黑色汽车开了过来,车上有六个人:基辛格和他的三个助手,外加两个**。
基辛格访问巴基斯坦时,带了100多人,包括他的随行人员、技术人员、记者和记者,但基辛格把他们都甩了。
简单介绍后,双方握手。 唐龙斌后来回忆说:
基辛格的手又粗又大,他用力握手,举止精明。 我忍不住想,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 ”
令中美双方都没想到的是,当时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名巴英记者在机场认出了基辛格,并询问基辛格要去中国。 记者赶回办公室,给伦敦报社发了一封紧急电报,但稿件立即被在伦敦值班的编辑“枪杀”
记者喝醉了吗? 基辛格怎么会去中国? 荒谬! ”
基辛格和尼克松。 当时,基辛格将这次对中国的秘密访问命名为“Polo-1”。 这个名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意为“马克波罗”,二是有了“一号”,自然希望会有“二号”。凌晨4时30分,载有中美人员的飞机准时起飞。
当飞机开始平稳飞行时,中美双方移到了一张小长桌上:美方坐在一端,中方坐在另一端,这是标准的谈判姿势。
唐龙斌注意到美方那边的两人**神色极为紧张,两人都用手铐和黑色文件袋的把手锁住了双手。
他后来得知,两人**被告知在登机前一个多小时陪他们去中国。
紧张的气氛被基辛格打破了。
他对中文翻译唐文生说
很高兴见到邓小姐。 ”
当中方感到有些茫然时,出生在纽约的唐文生解释说,这是她在美国时的名字。
此时,中方心里明白,美方其实已经对他们做了详细的背景了解。
基辛格接着又开了一个玩笑:
唐女士可以竞选美国**,但我不能(亚秋注:竞选美国的要求**是你必须在美国出生)。 ”
大家顿时哈哈大笑,气氛相对轻松。
当飞机即将飞入中国时,唐龙斌看到基辛格的一名助手突然站起来,走到机舱前方。
助手的名字叫温斯顿·洛德。 后来,唐龙斌得知美方对此行高度保密,所以洛德甚至没有告诉妻子此行的目的地。 他的妻子名叫包白怡,是上海出生的女作家。 洛德后来自言自语道
出发前一天晚上,我只能给她一个暗示,那就是在窗前站很久,面朝东方。 ”
温斯顿·洛德当时只有35岁,是基辛格的特别助理。 他后来于1985年至1989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而洛德之所以在那一刻走到船舱前面,他自己后来解释道:
我知道我即将进入中国,我想尽可能地向前走,这样基辛格博士就不得不承认我比他先进入中国。 ”
1971年7月9日中午,黄华感到脸上有些汗水。
黄华当时已经被任命为驻加拿大大使,但在上任之前,他被赋予了接待基辛格的任务,他在钓鱼台国宾馆4号楼“闭关”了一个多月,准备。
基辛格的飞机于7月9日中午12时20分抵达北京南苑机场。 除了黄华之外,还有礼宾部副处长韩旭、季朝柱、翻译季朝柱等人。
黄华,后任部长、副总理短暂的握手和寒暄后,**邀请基辛格上上“红旗”车,直奔钓鱼台国宾馆。
在文化大革命的高峰期,北京到处都挂着革命的口号。 接待组此前曾就此事征求过指示,得到的答复是:
保持原样。 ”
在从机场到钓鱼台的路上,有很多“打倒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口号,黄华和基辛格的助手、负责东南亚事务的资深**坐在一辆车里,霍尔德里奇问黄华,那些口号写的是什么?
黄华如实翻译,霍尔德里奇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在。
到达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后,基辛格一放下行李,就立即带着几个助手到院子里“散步”。 虽然说是散步,但其实是讨论。 当他们在室内时,他们通常不会讨论,当他们讨论时,他们会打开收音机并调高音量。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窃听。
然而,基辛格的紧张情绪很快就被他们初次到来打消了,他们搬进来后不久就被告知:**总理马上就要来拜访他们了。
下午3点,**和***乘车来到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前,之前一直在排队等候的基辛格一行立即与他打招呼,并与***握手。
基辛格与***基辛格后来回忆说,他觉得这是一种礼貌
按照外交程序,东道国一般会在**楼接待来访代表团,特别是双方首脑头衔相差如此之大(我的***助理头衔相当于副部长,比***低3级)。 ”
在与基辛格的随行人员握手时,他能够对他们每个人说一句话。
在与洛德握手时,**说:
我听说你从你的上海女士那里学到了很多中文。 ”
在与霍尔德里奇握手时,**说:
你也可以说粤语。 ”
在与另一位助手迪克握手时,**说:
我读过你关于日本局势的文章。 ”
甚至与两名美国**人员握手,**还开了个玩笑:
咱们茅台很厉害,你要小心! ”
由于时间紧迫,嘉宾和主持人握手打招呼后立即在会议室坐下,开始了第一轮交流。
基辛格从公文包里拿出演讲稿,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感到惊讶:它有7厘米厚。
在***的前面是一个页面,上面有几个轮廓。
每个人都耐心地听着基辛格宣读他和尼克松起草的演讲稿。 **笑着说:
为什么需要按照剧本来阅读? ”
基辛格也尴尬地笑了笑,但很快就绕开了现场:
我在哈佛读书这么多年了,没有用过讲稿,我能做的最多就是做一个大纲。 但这次不一样,我看稿子跟不上,稿子不看就跟不上。”
大家都笑了。
基辛格一开场就说:
我们中的一些人很高兴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家。 ”
**立即插话:
当你了解这个国家时,你就不会再感到神秘了。 ”
1971年7月11日中午,基辛格举起了一杯茅台酒。
在过去的48小时里,基辛格一行共与***及其随行人员举行了两次会谈,共举行了六次会谈。
归根结底,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目的只有一个:查明尼克松访华的真相,这在未来可能成为现实——之所以必须“保密”,也是因为一旦调查失败,尼克松不会丢脸。
虽然中方显然已经抛出了橄榄枝,但共同框架下的小细节还是值得一一去沟通的。
从后来解密的档案来看,在两次会谈中,提及次数最多、讨论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台湾问题”。
在基辛格访华之前,美国已经做出了某种姿态:
终止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巡逻; 一个空中加油机中队从台湾撤出; 将军事顾问小组的规模减少20%; 准备在印度支那战争结束后撤出与台湾防御无关的2 3军队。
然而,中国的态度是明确的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基辛格明确表示:
美国不支持“和”,也不支持**,也不会重复“台湾地位未定论”。
當雙方在台灣問題上達成協議時,下一個問題就會簡單得多,雙方還就朝鮮問題、越南問題、日本問題、大国關系問題和南亞大陸問題交換了意見。
与基辛格政党的谈判在所有的谈话中,基辛格的一句话很突出:
尼克松坚信,强大的发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会对美国的任何根本利益构成威胁。
美国不会采取任何影响你利益的重大步骤,除非与你讨论,也不考虑你的意见。 ”
值得一提的是,基辛格访华并没有要求会见***他后来在自己的《论中国》中提到:
因为我很清楚,尼克松**想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看到***的人**。
7月11日上午的最后一次会晤,从上午8点多持续到10点多,早已超过预定的会谈时间,基辛格原定在北京的出发时间是12点20分。
快到11点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终于打开了,中美人员脸上挂着笑容走了出来。 基辛格陪着***走到大门口,帮他打开了车门。
总理的车走后,一直在外面等候的唐龙斌看了看刚刚参加会议的中文翻译,翻译也向他轻轻点了点头,唐龙斌知道:
应该已经达成协议。
接下来是最后的送行酒,伴随着***。
这一顿饭,一扫过去两天紧张严肃的气氛一扫而空,饭桌上众人谈笑风生,大家喝了茅台酒。
欢迎基辛格及其随行人员的一顿饭对桌旁的基辛格说
这次对不起,我不能公开欢迎你,以后我会弥补的。 下次不用躲在这里了,可以到外面去,可以去烤鸭店吃烤鸭,也可以去东莱顺吃涮涮锅,还可以给家人买点纪念品。 ”
事实上,尽管匆匆忙忙了两天,***还是安排基辛格一行参观了紫禁城——为此,紫禁城特意关闭了半天。
基辛格事后承认:
他们似乎并不急于达成任何协议。 ......可以说,中方这种潇洒的态度给了我们一种心理压力。 ”
基辛格的几位随行人员在宴会上叹了口气:
今天的这顿饭,是我们在北京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 ”
虽然他们之前也服用过茅台酒,但出于工作需要,这些人根本不喝酒,而且非常紧张。 这一次,他们都喝了茅台酒,就连两个**人员都打开了戒指,把随身携带的文件盒放在一边。 当中方人员提醒他们注意文件箱时,他们直接说:
现在不是了。 ”
终于到了分手的时候了。
钓鱼台国宾馆的负责人,大楼里的服务员和厨师们都在大楼外排队为他们送行,大家热情地互相握手。 中方向美方赠送了一些在北京的手工艺品和写真集,美方主动要求为两天的“人民**”要几瓶茅台酒,称是“带**和妻子品尝”。
7月11日中午12时20分,基辛格一行准时离开北京。
前后,正好是 48 小时。
离开北京后,基辛格给尼克松发了一封紧急电报,上面只有一个字:
eureka!(找到了! )
1971年7月15日,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被宣布。
这一声明是中美两国同时发布的
1971 年 7 月 9 日至 11 日,总理和尼克松的亨利·基辛格顾问在北京会面。
据悉,尼克松**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曾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邀请尼克松在1972年5月前的适当时间访华。 尼克松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的目的是寻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
尼克松亲自到机场迎接从中国秘密访问回来的基辛格中美双方在声明诞生前都对这一声明进行了修改。
中方提出“知道”二字,是为了回避谁主动访华的问题,让美方觉得得体、体面。
基辛格回应了,在“尼克松**”和“接受邀请”之间加上了“愉快”。
这份报告一出,无疑震撼了整个世界。
从那时起,中美关系乃至整个世界格局开始准备翻开新的一页。
正文完)“雅秋说。
在商场里,尤其是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老大和老二在打架,老三最容易死。 ”
不过,这句话至少不适用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苏罗曼史》。
我们必须承认,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大转变”,离不开国家领导人团队的远见、勇气和技巧,但确实符合中美两国的真正利益和长远眼光。
在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我前同事在飞在美写的一篇采访,他当时是本报驻美记者,采访了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
当时霍马茨的几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应该把中国的崛起作为提高美国竞争力的动力。 ”
在当今世界,没有美中合作,任何重大问题都无法解决。 ”
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将美国的规则强加给中国。 ”
而最感人的一句话是:
我经常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当时谁能想到,在尼克松访华40年后,美中关系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
当 Homac 接受 Zaifei 采访时,是在 2012 年。 他这番话的意思一定是,中美关系突飞猛进,变成了“你有我,我有你”。
八年后,如果他能采访霍马茨,他可能会说类似的话:
谁能想到,仅仅八年后,中美关系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
的确,当时能想到的人可能并不多。
有些人很乐观,我认为没有必要。 美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头号强国,没有什么是不能承认的,如果分歧继续扩大,我们肯定无法从美国撤退。
有些人很悲观,但我认为没有必要。 只要不主动惹事,还是来了也不要怕。 当初,我们一步步走过了这么难的处境,千言万语:中国有办法。
但读到这段历史,我不禁感叹:
当年双方先祖要跨千山万河建立这样的沟通和信任,实在是不容易,我们的后代应该做的就是珍惜和维护,而不是偏离和破坏,然后把千千山万河分开。
我认为,今天中美关系的格局,是大多数中美人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世界上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我仍然希望并相信,这两艘巨舰最终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因为我相信每个人最终都会弄清楚:
两者合在一起是有益的,战斗是有害的。
【本文主要参考**】。
1.《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尼克松访华的宣布》(黄华,《百年大潮》,2007.07)。
2.《一个特别神秘的外交使团——接受基辛格秘密访华的遗记(上)和(下)(唐龙斌,《国际人才交流》,2006年第02期)。
3.《1971:我见证了基辛格博士的中国秘密访问》(张颖,《幸福晚年》,2009.04)。
4.“基辛格的特别助理洛德:**我想马上见到尼克松**”(温斯顿·洛德,《南方周末》,2015年9月28日)。
5.《论中国》([美国]亨利·基辛格,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版:2012年1月,第一版。 )
6.话语分析与国际谈判研究——以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例(郑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2期)。
7.《尼克松访华前中美秘密渠道的调查》(毛文亭,《中国史研究》,2016.05)。
8.“在基辛格秘密访华之前,美国'放松'了对华关系**,《解放报》,2012年2月26日)。
9.《基辛格首次访华以躲避**共产党员》,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