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8日
中美上海公报发布
1971年10月20日,亨利·基辛格博士再次来到中国。
这是他继7月9日首次秘密访问中国之后,第二次访问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 (第一次见:49年前,美国人“秘密访问中国”)。
基辛格此行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尼克松即将到来的访华做准备,但这次他也有一项重要任务
希望尼克松访华时,中美双方将发表“公报”。
虽然基辛格在第一次访华时提到了此事,但中方人员并没有将此事列入接待计划,也没想到基辛格会再次正式提出这一要求
虽然大多数美国出访都不会发表“公报”,但这次尼克松**访华,很多人都不希望看到中美关系的进展,如果**先生访华保持沉默,那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笑话,不容易向国家解释。 ”
基辛格的请求很快被报告给***,得到的答复是:
这是美方提出的建议,我方没有准备,美方可以先提出草案。 ”
10月22日下午,基辛格在中美会谈中拿出美方起草的“公报”草案。
按理说,美方既然希望双方发表《公报》,那么《公报》的内容就应该充分考虑中方的要求和主张。 但是这个草案交给了***,马上就被否决了:
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公报。 ”
事实上,基辛格明白中方拒绝初稿的核心点。
基辛格自己也承认,该草案是以非常传统的公报撰写方式起草的:强调共识,模糊甚至模糊分歧。 但是,既然要发表《公报》,中美之间就存在着分歧,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
这就是台湾问题。
美方提供的草案内容如下:
总理和尼克松还澄清了各自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总理表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台湾的未来是中国的内政。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美国注意到这一立场,并将支持为实现台湾与大陆最终关系的公正与和平解决而作出的努力。
**总理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选择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手段。 ”
而***看到这一段后,立即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美方没有正式承认中方的主张,也没有谈及自己从台湾撤军,而是要求中方作出不使用武力的承诺。 ”
10月23日,**召集了司鹏飞司长、特别助理熊向辉和西欧北美大洋司司长张文进一起研究此事——张文进根据中方的意见起草了另一份草案,**看了一眼,但并不满意。
根据 *** 的意思,不要做任何“公报”,但 *** 解释道:
这是美方提出的,他们需要的,而且不难对付。 ”
和***表示接受***的意见,并提出政策:各有发言权。 **这个想法是:
他们不是在谈论和平、安全,而不是寻求霸权吗? 我们必须谈论革命,谈论解放世界上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谈论大国不应该欺负小国。 如果我不强调这一点,我认为它不那么合适。
如果不谋求霸权,你的美国已经从13个州变成了50个州,这不是扩张和霸权的结果吗? 后来,他也向世界伸出了手。 ”
根据***的建议,熊向辉又改了一下,第一部分是中美两国对国际形势和重大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第二部分是双方的联合声明,明确了建立中美关系的原则; 第三部分阐述了其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 第四部分提出了改善双边关系的具体建议。
**看完后,表示满意。
根据这一草案,中美双方准备开始谈判。
但这一次,轮到美国人不接受它了。
1971年10月24日,中美开始了第一阶段的谈判。
原定中方出席的最高级别人员是季鹏飞,但暂时改为***本人。 基辛格一上来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公报措辞尖锐,令人无法接受。 ”
但 *** 也没有让步:
我们也不能接受您的草稿。 ”
基辛格毕竟还是老练的,他向***详细解释了美方无法接受的原因:
我们不反对每一方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如果公报成为你们抱怨我们立场的工具,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如果尼克松访华回国,说他受到了侮辱,不仅会影响你和他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他和他的继任者的关系。 ”
基辛格还详细列举了中方的一些措辞,比如开头的一句话:
国家对独立的渴望,民族对解放的渴望,人民对革命的渴望,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基辛格认为,美国要签署协议,而协议第一段的第一句话是“人民要革命”,他无法解释。 雙方已經就「革命」二詞進行了多輪討論,美方最初提出用「人民要正義」,但最後改為「人民要進步」——基辛格欣然同意。
基辛格与***然而,与“革命”和“进步”这两个词的调整相反,公报中对台湾问题的表述才是核心和关键。
为此,中美两国在三天内共进行了五轮谈判,中方坚持要求美方在公报中明确每一条,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必须从台湾撤军”。然而,美方一直试图通过各种委婉而含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一直只承诺写“随着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驻国部队人数”。 ”
谈到结局,基辛格自己也承认:
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不了解对方,我们很了解对方,问题是我们不同意你说的。 总理要求澄清,而我设法含糊其辞。 ”
对此,答案是:
中国人不满足于某些事情的模棱两可。 ”
基辛格暗示:
如果太清楚,我们就麻烦了......”
最后,他再次向***重申了自己的底牌:
我们可以做的比我们能说的多,但如果把这些实质性的东西写进公报,恐怕我们会因为接受中国立场的极端表述而受到美国的谴责。 事实上,我们已经接受了您 85% 的草稿......
既然基辛格已经把这件事都说了,**说他也明白自己的“有限权威”,愿意等他回去汇报,等尼克松**来后再决定。
于是基辛格带着这份草案回到了美国。
虽然会谈没有最终结果,但双方的意图是无限接近的。
只是双方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1972年1月3日,美国亚历山大·黑格准将抵达中国。
黑格当时的头衔是“美国事务副助理”,他访华的目的是为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做一些技术上的安排。
但很明显,黑格准将来中国不仅仅是做一些常规的技术安排。 他一到中国,就要求与总理会面,因为“有一个重要信息要传递”。
1月4日深夜,**会见了黑格,黑格立即传达了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信息,该信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苏联正在实施包围中国的战略,美国对中国的“生存能力”表示担忧,愿意帮助中国抵抗苏联的威胁;
第二,美国亲苏、亲台、官僚势力已经知道尼克松访华计划,可能会要求记者写与事实不符的报道。 为了突出尼克松作为“世界领导人”的形象,希望《公报》能显示出更多积极的一面;
第三,鉴于各种势力的阻挠,希望进一步修改《公报》的台湾部分。
黑格(右)后来成为美国国务卿,并在罗纳德·里根遇刺后说过一句名言:“在**副手回来之前,我将控制白宫! ”立即表示无法回复,必须请示***
**第一时间拿到黑格带来的资料,立刻表示不屑:
围攻中国? 想让他们救我们吗? 怎么了? 他担心我们,这是一只猫哭老鼠! 顶背! 只是尼克松不来,不来也不来! 如果你22年不来,再等22年,如果尼克松不来,Tuxon,Bricksson会来! ”
**还特别厌恶尼克松自称的“世界领袖”:
美国人也奇怪,说国内有那么多反对他的势力,他连美国的领导人都做不到,却还想当世界领袖? ”
为此,**特意加了一篇文章:
把“人民要进步”改回“人民要革命”,是因为他们害怕革命。 他们越是害怕,我们就越要提! ”
1月6日晚,**与黑格见面,直奔主题:
半年前,尼克松称中国为“世界五大国之一”,现在美国突然怀疑中国的生存能力,声称要维护中国的独立和生存能力,这让我们感到意外。 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都不能依靠外部势力来维持其独立和生存,否则它只能成为其他国家的保护国或殖民地。 ”
** 他特别质疑美方使用“生存能力”一词,认为它泛指“胎儿或婴儿的生存能力”,黑格立即解释说这是军方的引述,可能造成了误解,他愿意带回中方的意见。
之后,黑格一行人去了上海(因为尼克松也计划访问上海)。 上海的接待同志从一些渠道了解到“猫哭鼠”,接待中出现了一些情绪化的行为。 **获悉后得知,美方代表团随行觉得上海的太妃糖非常好吃,当即指示美方人员每人给10斤,美方欣然接受。
随着黑格一行的归来,《公报》的“手腕角逐”也暂时告一段落。
大戏即将开播。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率领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基辛格正式访华。
在尼克松举行各种会议的同时,《公报》第二阶段谈判也如火如荼——这一次,中方被乔冠华副部长取代。
乔冠华上前,明确了中国的态度
在美方眼中,台湾问题只是一个表态问题,但在中方眼中却是一个实质性问题。 ”
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主要反映在以下幾點:
首先,中国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因此绝不会承诺“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其次,美方既然承认台湾属于中国,当然应该撤出所有驻台美军,而不是说成是“逐步减少美军实力和设施”。
第三,中方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但美方只同意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基辛格说,如果中方被采纳,美国会认为美国已经完全“把台湾交给中国”,我们“背叛了我们的朋友,施加了太大的压力”。 乔冠华立刻回道:
你去告诉他们,蒋介石自己说过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
第四,“人民要进步”要改回“人民要革命”。
乔冠华(左)在联合国大会上与著名的**在这些问题上,基辛格一行人反复拉锯战,最后在尼克松要回国的那天深夜,乔冠华只能抛出“杀手锏”:
基辛格博士,你在为你工作,我在为我们的总理工作。 天色已晚,再过几个小时,尼克松就要回家了。 **访华本身就是一次重大胜利,是一次震撼全世界的国事访问,有没有公报都无所谓,可以跳过联合公报。 ”
基辛格立即回答说
如果我们不发表联合公报,对中国没问题,对我们不行,有些人会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
最后,美方同意中方的大部分表态,但在“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问题上,美方表示,根据自己的表述,美方的英文版本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此没有异议”。
中方同意了。
2月26日凌晨,中美双方就《公报》的具体内容达成一致。
但在最后一刻,又发生了一些事情。
当天上午,在飞往杭州的飞机上,美国专家宣读了《公报》草案。
他们的回答是:“不满意! ”
美国国务卿罗杰斯立即将该材料的副本交给尼克松,其中涉及对《公报》内容的15处改动,如将“全中国人”(all Chinese)改为“所有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相信只有一个中国”,改为“中国人”; 另一个例子是将“美国**不反对这一立场”一语中的“那个立场”改为“这个立场”。
国务卿罗杰斯陪同尼克松与***会谈。 罗杰斯长期被尼克松排除在核心之外,后来被美国人形容为“历史上最无能为力的国务卿”。尼克松在那天晚宴前把基辛格叫到他的房间,征求他的意见。
基辛格说这很困难
《公报》的文字是我和乔在北京写了20多个小时,现在要改的地方太多了,几乎等于推翻了......并重新开始”
尼克松也很生气:
我批准了,**也批准了,现在我们不得不单方面提出修正案,我还是美国吗**? ”
但不管怎样,尼克松还是要求基辛格在饭后与乔冠华谈判。
当着乔冠华的面,基辛格委婉地说:
在正常情况下,这很好,但我们需要动员公众支持我们的方法......如果乔先生能够合作,让我们的***觉得他也做出了贡献,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
乔冠华直言不讳地说:
你的意思是你还想修改公报的文本吗? ”
基辛格诚恳地点了点头。
乔冠华立即打断了与基辛格的会面,向***汇报,向***汇报。
最后,美方的答复是:中方拒绝修改。
最终,美方没有坚持。
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正式发表。
全文摘录如下:
中方宣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国家对独立的渴望,民族对解放的渴望,人民对革命的渴望,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应该平等,大国不应该欺负小国,强国不应该欺负弱国。 中国永远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方表示坚决支持所有被压迫人民和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 各国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国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 所有外国球队都应撤回本国。 中方表示坚决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实现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南越南共和临时革命**的七点建议,以及今年2月对两个关键问题的解释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会议的联合声明; 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71年4月12日提出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平统一八点计划和关于废除“联合国大韩民国统一重建委员会”的建议; 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建立独立、民主、和平、中立日本的愿望; 强烈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根据联合国关于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将其全部部队撤回本国领土和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两侧,坚决支持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人民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坚决支持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
美国表示,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必须支持世界各国人民在没有外部压力和干涉的情况下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 美国相信在目前紧张局势的背景下解决冲突根源的努力。 美国致力于实现公正和稳定的和平。 这种和平只是因为它满足了各国人民和国家对自由和进步的渴望。 这种和平是稳定的,因为它消除了外部侵略的危险。 美国善于将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联系起来,以减少因事故,误判或误解而导致对抗的风险,这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 各国应相互尊重,愿意进行和平竞争,让行动成为最终评判者。 任何国家都不应一直声称自己是正确的,所有国家都应该准备好为了共同利益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美国强调,应允许印度支那人民在没有外国干涉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命运; 美国的首要目标始终是谈判解决; 越南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于1972年1月27日提出的八点建议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基础。 在谈判没有达成决议的情况下,美国希望所有美军最终撤出印度支那,这符合该地区每个国家的自决目标。 美国将与韩国保持密切联系和支持**; 美国将支持韩国为缓和紧张局势和加强朝鲜半岛关系所做的努力。 美国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友好关系,并将继续发展现有的密切关系。 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71年12月21日的决议,美国赞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继续停火,并撤出其领土内和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两侧的所有军事力量。 美国支持南亚各国人民在没有军事威胁的情况下和平建设自己的未来的权利,而不使该地区成为大国竞争的目标。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双方一致认为,所有国家,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按照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其他国家、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处理关系。 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解决,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相互关系中适用这些原则。
考虑到上述国际关系原则,缔约双方声明: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各国的利益;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任何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均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与另一方就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或谅解。
双方都认为,任何一个大国勾结另一个大国反对别国,或者把世界大国的利益范围划分开来,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的。
双方回顾了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 中方重申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回归祖国; 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 所有美国武装部队和军事设施必须撤出台湾。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一个中国,两个**"、"***"、"***"和宣传"台湾的地位尚未确定"活动。
美國宣告:美國承認台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相信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美国** 对这一立场没有异议。 它重申关心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考虑到这一前景,它肯定了从台湾撤出所有美国武装部队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在此期间,随着该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它将逐步减少其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双方一致认为,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 为此,他们讨论了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具体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将是互利的。 双方承诺为进一步发展这种接触和交流提供便利。
雙方認為雙邊關系是另一個可以帶來互利的領域,一致認為平等互利的經濟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 双方同意促进两国的逐步发展。
双方同意通过不同渠道保持联系,包括不时派美国高级代表到北京,就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雙方希望這次訪問的成果將為兩國關系開啟新的領景。 双方认为,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
虽然之后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充满了曲折,但终究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本文完)“雅秋说。
没错,这两天,很多后台的朋友都让我谈谈俄罗斯和乌克兰。
但我不打算说,我也不会在这个阿丘质量作者名单中说出来。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我不明白。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以我个人的能力,我还没有想通,也没有明白,所以我更愿意看,听大家怎么说。
至于推动,我还是写一篇文章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 其实,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今天确实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直到现在,这份《公报》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博弈还是有不少借鉴意义的,回头看当初,背后有多少次最高级别的博弈和较量。
历史有时候回首往事,未必看清,更别说站在一个未知的十字路口,我们这些普通人,又有多少能轻易地一言以蔽之,看清利弊,定义未来?
所以最后,我忍不住想提醒一下:
这段时间,如果你身边有那种让人觉得他是普京的姐夫或拜登的二叔或泽连斯基的班主任,或者有火炬般的眼光,谋略并洞察人类文明史5000年,把天下当棋,愿意再借500年, 目标是键盘英雄......星辰大海
其实没什么,听听就好了。
全文完)。本文主要参考**:
1.《中美上海公报谈判第一阶段》(钟龙彪,《等待中国历史研究》,2011.05)。
2.《中美上海公报谈判第二阶段》(钟龙彪,《等待中国历史研究》,2012.01)。
3.《上海公报》发表的游戏(吴广祥:《党史》,2013年第04期)。
4.《中美上海公报与台湾问题》(陶文钊,*2012.03)。
5.《关于上海公报中台湾问题措辞谈判的评析》(朱伟斌,《理论月刊》2009年第01期)。
6.《从美国秘密档案看中美上海公报的谈判》(郑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05期)。
7.《中美关系三个公报的发表记录(一)——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曲折》(孟红,《党史概述》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