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回首2024年,我们将日以继夜地努力,全市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绚丽多彩,“建馆”树立了新标杆,示范区建设创造了新成果,科技攻关取得了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新路。 这一年,我们朝气蓬勃,百折不挠,奋力拼搏到底,争成名,以新的责任、新的行动,寻求新的篇章,开启新的局面,科技工作的“新”浪潮汹涌澎湃,“新”之火在平淡无奇中燃烧,“新”意蕴满, 并交出了合格的《科技答卷》。这一年,我们辛勤耕耘,辛勤耕耘,做得辉煌,做得非常值得,奋斗的每一天都闪耀着光芒,每一段难忘的回忆都温暖着心灵,每一个奋斗者都值得称赞。
展望2024年,我们肩上责任重大,信心满满!**经济工作会议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提出发展高质量新生产力。 市委六届七中全会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推进国家级创新示范区建设”。 如何着力打造国家级创新示范区,再创佳绩?如何聚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湘南科技创新高地”,彰显新担当?即日起,《科技郴州》将推出“讲科技、促落实”系列主题报告,先后邀请县、市、郴州高新区科技部门负责人、市科技局中层干部谈目标、思路、措施, 探讨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营造“率先、先行、示范”的浓厚氛围。敬请关注。
郴州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唐军
2024年,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指导和支撑,再出发、再攀、再攻坚、再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发展的典范。
一是聚焦问题,不断补短板。 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六项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目标实现的标准和要求,加大问题研究力度,推动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七大标志性项目和任务将作为项目和清单实施,重点支撑产业转型,重点推进芒山水库灌区工程等36个示范工程建设。
三是坚持创新,持续培育绿色动能。 围绕1221现代工业体系,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0余项,推动示范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有力支撑和引领水生态保护、重金属污染治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四是打造品牌,持续推广体验模式。 我们将继续深化“四水联动”“八水共治”的“水立方”模式,形成更加成熟、完整的水问题系统解决方案,推出“郴州好水,美好生活”品牌。
五是加强宣传,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做好《东江湖宣言》“下半场”,深入开展“五一宣传月”等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凝聚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等各界力量,共同支持和参与示范区建设。
郴州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刘贵:
2024年,办公室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部署要求,围绕中央工作全局,做优做精,狠抓细节,全力服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团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高素质的办公团队。 合理配置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中心职能。
二是注重优质员工服务。 加强科技工作前瞻性规划和统筹协调,传达指令和要求,安排工作任务,衔接各环节,做好各方沟通,形成合力。 继续做好公文、财务、信访、接待、后勤等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机关高效有序运行。
三是搞好规章制度建设。 完善局“稿件起草制度”、“公文处理制度”、“监督监督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公章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制度,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
四是要严格督促工作。 建立健全“一令四制”工作机制和督促督办事通报考核机制,对紧急事项进行跟踪督办,对重大事项重点督办,对疑难事项反复督办,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五是要扎实做好宣传工作。 认真总结和浓缩科技创新的亮点和典型经验,加强省级市政信息、重要信息等内部期刊的稿件工作。 加强科技新闻宣传策划,力争在国家级和省级宣传报道上取得突破,提升“科技郴州”微信影响力,构建科技新闻工作体系和格局,讲好郴州科技创新故事,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在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北湖区科工局局长何斌:
2024年,北湖区科工局将进一步推进“六新行动”,充分彰显“七新责任”,按照“创新引领、产业引领、两轮驱动、西部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以赴做好科技创新各项重点任务。
发展目标: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为20%,4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0家,注册技术合同交易额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财务科技支出增长35%以上,推进陈江实验室实体运行, 新增市级创新机构10家,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家。
一是打造一批产业“排头兵”企业。 以科技创新引领北湖“12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以优质企业助力主导产业发展。
二是打造一批创新型“示范性”平台。 开展“科创高校”活动,建设精品陈江实验室,加大产学研投入,重点打造湘南科技创新园、海归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创业平台, 推进新天岭钨业企业技术中心、湘南黄麻研究院、泽环检测新研发机构、南方石墨碳材料研究院等平台建设运营,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科技活动全覆盖。
三是实施一批“可持续”发展项目。 积极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主题,统筹改革、科技发展,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推动芦塘矿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积极谋划“四江十水五通”水网建设工程,持续推进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西河建设成为具有丘陵地带特色的全国最美河流,打造“北湖好水、更美好生活”品牌。
四是优化一批面向两个成员的“综合”服务。 围绕省、市、区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围绕科技创新政策奖补、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与企业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发挥好服务企业的作用, 提高服务效率,实现业务精细化落实,惠及企业。
五是培养一批科技“复合型”人才。 加强科技人才科普,坚持开展企业走访、面向企业领导、面向创新型企业家、面向科技工作者、带领专家送技术、送知识、送政策,支持和鼓励培养科技型企业家和管理人员,采取“以才引才”、“领军人才+团队”等模式, 投资与投资相结合,形成人们“学科技、知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苏县区科工局局长侯艳玉:
2024年,宿县区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六中、七中全会部署,进一步推进“六新行动”,充分彰显“七新担当”,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全力打造“科教主阵地”,以不可推卸的使命感做好示范区建设,夯实创业责任感企业培育,以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助力技术攻关, 以紧迫感教育科技人才,打造有紧迫感的创新平台。
发展目标:努力实现251%,科技型中小企业仓储评价超过4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20家,注册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科技财政支出占68%以上。
一是紧跟示范区发展全局。 坚持“135”总体布局,用好“新乡十条”,着力打造“揭开领头羊”工程,聚焦“五化”,全力将东湖公园打造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发展”的主题公园,打造“711矿金银村蝴蝶成金银山”等文旅融合、数字赋能典型案例, 凝聚“陈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水生态保护利用和产业绿色转型经验模式。
二是精心培育“领军”科技型企业。 完善“小促”、“高到强”、“强上市”培育体系,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着力打造以郴州粮机、农机电、田间智能等企业为中心的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三是助力“首创”科技成果的涌现。 要凝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攻克更多原创性、颠覆性、配套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发展技术短板,力争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领域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破零”。
四是加快引进“一流”创新团队。 提升科技人才服务能力,以素县区人才创新园为平台,支持新型专家工作站建设,发掘培育省级科技创新产业候选人团队,实现人才引领行业、吸引人才双循环。
五是持续打造“高端”创新平台。 支持苏县工业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化农夫山机电与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着力筹筹建产业研究院,力争新增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六是着力打造“卓越”创新生态。 着力打造潇湘要素市场苏显工作站,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五月宣传月”等可持续发展活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营造全民科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