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展了第十一次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集体学习。 研究强调的一点对个人成长、发展、收入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点就是要完善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激发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更好地体现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其中,激发劳动、知识、技术这三种生产要素活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提高这三种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使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更加合理。
在六要素的排名中,资本排在管理之后的第五位,只排在数据之前。 过去,资本占据最大份额的局面可能不得不改变。 这个方向显然把社会主义的民族性质和共同富裕放在首位。
我们都知道增加中下层收入对促进内循环的关键作用。 只有中下层收入增加,才能实现内循环畅通。 严重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内循环停滞,经济陷入滞胀。
从当前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来看,任何一个中低收入高的地区都必然会有强劲的消费,这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对于营利性企业来说,有很大的赚钱潜力,哪一个不喜欢?
高层决策已经做出,下一步各层级肯定有相应的安排。
不言而喻,明智的决定是受欢迎的和支持。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从资本为王到劳动为王,这也是一个转型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来做。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们每个工人都是主力军,不能做吃瓜的旁观者。 没有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转型进程就会放慢。 此外,我们也有义务推进这项工作,因为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每一个人。 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们没有理由躺着看,更别说吹风放冷箭了。
拒绝躺平,与个人态度作斗争,我们应该如何从我们的角度支持和推动这项工作?
实现这种转变的难点在于评价六大要素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评价准确或相对准确,再根据评价结论进行分配指导,才能发挥六大要素,特别是劳动、知识、技术的生命力, 受到刺激。
在很大程度上,知识和技术也依附于劳动者。 劳动者可以凭借他们提供的有助于生产发展的知识和技术,重新参与劳动之外的分配。 工人自己提供了多少工作,以及他提供的劳动质量如何,是他或她将获得多少劳动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实施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入一系列涉及评估、分配和激励的制度和文件。 当这些制度和文件实施时,它们进入了最小的分配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甚至私人雇佣劳动力,每个工人都会亲身感受到。
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 一是资本不会被束缚,会顽强反抗; 另一方面,这既是新工作,也是新尝试,需要在实践中多次调整才能合理。 通过对不合理信息的收集、研究、分析、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最终合理化,满足设计要求。
在晋升过程中,职工作为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一方,应该积极提出建议,积极发声,理性发言,尽量提出全面可行的改进建议。 没有对问题进行适当分析和没有合理建议的投诉无助于推动工作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