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进入最后阶段,王耀武率领的国民党军队仍在顽强抵抗。
当天拂晓,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七十三团成功突破济南城墙东南角,深入城内。 当时的指挥官王耀武在大明湖北岸成仁寺旁的地下室里踱来踱去,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已经预料到了目前的情况济南,恐怕扛不住了。
但就在如此紧急的时刻,王耀武左右等待,他就是等不及蒋介石撤军的命令。
此时的他并不在意踱步,平静的坐了下来,早年在军队服役的经历渐渐浮现在脑海中。
1904年,王耀武出生在泰山脚下的泰安市。 他有一个哥哥,他母亲是同胞,但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死于贫困和疾病。
王耀武从小就跟着母亲过了一辈子。
母亲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她知识渊博,所以就算她辛苦了,也得送王耀武去学校读书,王耀武在母亲的保护下过了好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19岁那年,家里实在没钱让他继续上学,就跟着表哥来到天津谋生。
到了天津后,王耀武跟着表哥到饼干厂当学徒。 因为识字和聪明才智,王耀武很快就赢得了师傅的青睐。
虽然已经渐渐能够自力更生,但饼干厂的工资却少得可怜。 王耀武觉得这样下去已经没有办法了,正好这时他听到了黄埔军校在广州招收学生的消息,于是他和表哥一起南下报考黄埔。
就这样,王耀武从一个饼干厂的员工,变成了一个在命运的安排下保卫家家卫国的军人,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大概是因为从小过着艰苦的生活,王耀武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向上的社会化,进入军校后很快就能和同学、上级打成一片,所以他的晋升非常顺利。
历任上司都对他有好感,包括刘志、何应钦等国民党名将,在军校时也对他赞不绝口。
虽然王耀武后来在抗日战场上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在此之前,他也给我们党带来了不少麻烦。
1932年夏天,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地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红军,负责带头的刘仪部队没有预料到红军的游击战术千变万化。
蒋介石听了大发雷霆,刘毅因此被免职。 结果,新上任的白天民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到宜黄就落入了我军的包围圈。
就在蒋介石为此着急的时候,王耀武向白天民提出了一个计划。
当时,蒋介石已经命令白天民率兵突围,但王耀武却让白天民守城,不然他就能赢得一丝生机。
白天民以死马活马医的心态听从王耀武的劝告,率兵守城24天,期间红军多次英勇作战攻城,白天民身负重伤。
后来,在他住院期间蒋介石曾亲自拜访过他。
谈话中,白天民提到他推荐王耀武接替第32旅旅长需要很长时间,并解释说他提出了拼命守城的想法。
蒋介石听后,立即与王耀武会面,质问他为什么坚持不突围。
虽然这是王耀武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但他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胆怯,他平静地说:
“黄奕是一处战略要地,一旦失之交臂,以后就算要付出数倍的代价,也很难夺回,到时候也不可能突破局面,所以我抱着死的决心,和白禄佐一起坚守城池。 ”
此事发生后不久,王耀武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也从杂军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立部队的军事指挥官。
翌年秋天,王耀武的1旅被划归于纪石指挥。 于纪石的部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后裔,所以王耀武作为他的下属,从来不依靠军队中的所谓派系,而是依靠实战力。
也正是因为早年在战场上的这些战斗经历,造就了国民党少有的武士王耀武,就连我军名将苏煜在他手下也吃了亏。
说起红军的早期历史,似乎不可避免地会提到师长荀淮舟的死。 这是一位曾经被夸奖称赞的师长,却可耻地死在了王耀武的剑下。
其实,这是王耀武和苏羽第一次见面,结果一目了然。
这场战争结束后,王耀武凭借在“剁匪”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蒋介石的认可,很快成为可以自掌的师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民众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蒋介石被迫选择联手抗日。 王耀武指挥的第51师被调往上海战场,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十三”抗日战争。
他巧妙地利用夜战攻击日军,先后击毙了两名日军联队长,并受到总部电报的表扬。
战后,蒋介石将第51师、第58师合并为第74军,当初由俞纪石担任司令员,王耀武成为队伍主力。
在1938年7月的武汉战役中,于纪石率领第74军击毙日军3000余人,这只是日本官方承认的数字。 战后,蒋介石亲自会见了王耀武,提拔他为第74军军长,俞继石也对他进行了赏赐。
时机已到,时机已到。1943年,王耀武经历了参军以来最激烈、最惊心动魄的战斗。
这年11月,王耀武率第74军参加常德战役。 地方不大,但日军已经集结了大约十万大军,半个月之内,整个常德几乎被日军飞机和坦克夷为平地。
此前,守城的是第74军下属的第57师,8000人中只有100多人幸存下来。
王耀武闻讯后,随第51师赶赴援,在友军的帮助下,在常德市与日军激战了6天6夜,终于成功收复失地。
这一战虽然危险,但也让王耀武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战后,蒋介石提拔他为第24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下有10万多人。 这种晋升速度在他的同龄人中是独一无二的。
次年,第24军改编为第四方面军,王耀武因此被封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
此时,与他同时期的黄埔在部队中还很年轻,但已经能够与鹿汉等国民党元老平坐,这样的晋升速度,是昔日的同学们无法企及的。
在任期间,王耀武指挥了对日的最后一战致江之战。 他指挥这场战争时,王耀武只有40岁,这一仗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战斗,光是缴获的日军战利品就达20多吨。
1945年9月,王耀武作为投降的指挥官之一,从日本人手中接过了指挥刀,可谓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而他曾经所在的第74军,也被光芒所笼罩,被称为“抗日铁军”。
济南战役前,解放军已经攻占了山东的许多城市,王耀武坚持的济南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再加上国民党当时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虽然王耀武名义上麾下还有十多万大军,但实际上真正能上阵杀敌的师还不到三个师。
为此,他两次到南京求援,希望蒋介石听从他的建议,将兵力集中在兖州,以巩固徐、燕的防御。
然而,他的提议遭到了陈诚和其他几位国民党将领的强烈反对,他们同意济南是一个军事据点,蒋介石命令他保卫它。
为了让王耀武心甘情愿地为他工作,蒋介石还调出了所谓的“援军”。 但直到济南沦陷的那一天,王耀武才看到援军的影子。
1948年9月24日,济南全市解放,人民解放军搜查全市,却没有王耀武的踪迹。
原来王耀武见大势所趋,便带着几个贴身侍卫早早逃走了。
在逃跑之前,为了安抚军队的士气,他特意对部下说了这样的话。
“现在我们已经在这里待了8天,还没等到援军,这是不辜负江主席的信任,这场战斗和抗日战争不同,你不用想自杀。 ”
说完这句话,王耀武连忙带着侍卫逃走了。 他和警卫互相称呼对方为叔叔和侄子,并假装是当地一家餐馆的小贩。 如果遇到民兵哨兵,他就谎称要去青岛投亲。
王耀武是山东人,说话带着山东口音,所以虽然一路上偶尔会遇到哨所,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破绽。
当他们逃到寿光县一带时,王耀武突然感到着急,警卫递给他卫生纸。 正是这几小块卫生纸,让王耀武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当时中国的卫生纸要从美国进口,能用卫生纸的人基本都是最重要的人,但王耀武却把卫生纸带到了农村。
村民们见状,立即向寿光县公安局报案,王耀武立即被抓获审讯。
起初,王耀武的脸色一如既往,说话还是带着山东口音,谎称要去青岛投亲。 直到带头的村民从王耀武的口袋里掏出了卫生纸王耀武顿时不平静下来。
后来,寿光县公安局局长李培志亲自审问了王耀武,他知道事情已经曝光,于是喊着要见**,报了自己的名字。
局长见状,问他关于济南部署部队的事情,王耀武一脸回答。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他还直接拿出了一张印有自己印章的名片。
后来,王耀武与杜玉明等战俘一起被送往贡德林,1959年,他成为第一批与杜玉明一起被特赦的战俘。
不久之后,他在***的照顾下与一位女老师喜结连理,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