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了“军衔制”,从此,军官就是军官,士兵就是士兵,官衔和军衔一目了然。
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前线的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很多朋友把我军恢复“军衔制”与这场战争联系在一起,从而开始联想:
军队离不开军衔,没有军衔就不可能打仗。
得出这一结论的典型依据来自大家记忆犹新的“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
旧** 对越南的自卫反击。
舆论认为,在这场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没有军衔识别符号,士兵们基本上依靠“熟悉的面孔”来识别他们的指挥官。
因为没有军衔,“两口袋”和“四口袋”就成了区分官兵身份的唯一标志,而且排长、军长等军官都是“四口袋”,高低不分。
因此,一旦发生指挥官死亡等突发情况,军队的指挥关系就会“混乱”,很容易发生混乱,从而招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那么,这种观点有效吗?
军衔和指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难道军衔是保证指挥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灵丹妙药”吗?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军衔? 军衔的作用是什么?
解放军军衔制度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晋升军衔的标准包括士兵的职位、资历、贡献、才能等综合因素。
这是“等级系统”的官方标准定义。
它的作用也非常明确:它理顺了军官和军官之间的关系; 调整了官员的比例; 增强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提高军官的素质; 加强对军队的指挥、管理、保障和协调。
第二,军衔是军衔,别忘了还有职位。
身穿65式军装的老**解放军士兵。
每个人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士兵有军衔,从二等兵到将军和元帅; 同时,也有职位,从“首脑”的班长到千军司令员和司令员。
但是,等级和职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军衔主要是用来区分士兵的军衔,其实对于士兵来说,军衔更多的是一种待遇、荣誉,它可以陪伴士兵的一生。
而且位置不同,可有可无,向上或向下。
就算有岗位,不管你是军长、司令员、连长,还是排长,“到站就要下车”,这个岗位也不可能伴一辈子,到头要么退伍,要么换工作,要么退休或者离开。
因此,军衔是军人军衔的“象征”,只有有职位的人才能拥有权威。
但是,职位和等级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正常情况下,排长的军衔为少尉和中尉,团级军官的军衔为中校或上校。
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因为由于种种原因,军队中经常出现“高官低官”和“低官高官”的情况。
因此,如果你没有担任某个职位,无论军衔再高,你也可能无法行使指挥权。
第三,上级和下级、指挥官和被指挥者、军衔决定吗?
关于上下级关系,《条例》规定,官兵按行政职务和级别相互从属,无论是否直接隶属,行政职务较高者均为上级。
同时,条例规定,当行政职位彼此不认识时,级别越高越好。
关于命令关系:
条例规定,当士兵与上级失去联系,一时无法恢复时,指挥官与被指挥者之间的关系应按以下顺序确定。
首先,主动接受友好邻国部队首长的指挥;
前部:四个口袋的军官 后部:两个口袋的士兵。
第二,如果无法联系到友军和周边部队,就要主动组织起来,让高官负责指挥。
第二,当难以区分高低职位时,由处于非专业技术岗位的高级别人员负责指挥。
请注意,该法规特别强调“非专业和技术级别”。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不管怎么说,毕竟是战斗部队,首长们不会给擅长唱歌、跳舞、擅长使用手术刀的上校和中校。
因此,在指挥关系上,职位是首要决定因素,只有在无法区分高低职位的情况下,才会根据军衔的级别来确定上下级关系,只能是“非专业技术职级”。
第四,谁说没有军衔就指挥不了部队?
没有军衔就指挥不了部队“,这种说法太牵强了,更何况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更何况我们人民军队,军衔不是灵丹妙药。
南昌起义后,我们党自有武装力量,直到1955年全军大规模授衔,我军一直处于敌强弱的战争环境。
战争不断,加上军费开支不足,使得我军当时无法实行“军衔制”。
同时,我军指挥官因战争而受到干扰的情况并不少见。
但是,我军并没有因为没有实行“军衔制”而陷入混乱,而是留下了无数战胜对手的好故事。
远道而来,我们来谈谈1979年发生在西南边境的一个短篇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穿着六五军装,没有军衔标识的中产阶级**人。
他们奉命攻打越军的一个军事据点,由于战斗的残酷性,一个突击队有几十名成员,一路攻到据点时,“四口袋”的军官全部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不佩戴军衔徽章的解放军仪仗队。
这时,一个“两口袋”的士兵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我是第七小队的副班长,大家听我的命令! ”
突击队的战士们立即稳住了阵地,在临时指挥官的带领下,他们保持冷静,不紧不慢,继续进攻,及时攻克了日军未能攻破的法军建造的堡垒。
这样的战争有很多例子,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从弱到强,他终于夺取了天下,甚至打败了世界“第一军强”,正是这样一群没有军衔、“官兵不分”的中产阶级创造了奇迹。
曾几何时,解放军的“官兵不分”被一些人广泛批评,“两口袋”“四口袋”被人嘲笑。
这些人可能忘记了,“官兵一致”,正是我军“不可战胜、所向披靡”的传家宝之一。
事实胜于雄辩,有兴趣的可以阅读解放军的历史,其中有最权威、最完整的答案。
第五,在没有军衔的时代,我军靠什么来保证指挥体系的顺畅和持续?
这是要说我军的一件法宝——“*人制”。
电影《芳华》剧照 难忘的65式军装。
什么是“**人制”,我们举个例子。
在对越南的自卫反击中,诞生了一支英勇连队,他们就是被授予集体一等功的“保卫泰山英雄连队”。
战斗开始前,连队就确定了各级干部人数,目的只有一个——保证连队不会因为干部而失去指挥权。
在连队军事会议上,连长、教官向连队官兵宣布了各级一流人员名单,并要求指挥员和战士们要有明确的想法,牢牢记在心。
* 人类系统“经过深思熟虑,非常详细,几乎完美无缺”。
例如,如果**所有人都走了**,谁来接管指挥部?
我军的做法是,由上级临时任命一名指挥员,或者号召所有战斗人员自愿接管指挥权。
这支英勇的连队击退了越南人的 12 次冲锋,杀死了 291 名敌人,并牢牢地守住了阵地,屹立不倒。
连长去世,第一**人1排长立即接任指挥; 第1排长去世后,第2排长立即接任指挥,第2排长负伤失去战斗力,后来上岗的副连长接过了指挥......
全连始终保持着井然有序的良好状态,丝毫没有因为指挥官的领导而失去战斗力,因此获得了“像泰山一样守卫英雄连”的荣誉称号。
有人可能会质疑,上述例子有局限性,因为“**人制”是在公司里建立起来的,是“预设的**计划”。
如果战斗人员不属于一个单位,也没有军衔可以识别,谁来指挥部队?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如果是临时协调行动,各协调单位的领导会自行汇报职责,由最高职位的人负责指挥。
在军官缺席等极端情况下,士兵们也被要求自愿并暂时承担指挥职责。
我军几十年的征服历史可以证明,“人制”是保证指挥连续性的有效和极好的方法。
即使在恢复军衔制度后,“*人制”仍继续使用。
第六,军衔不是万能的!
另一方面,我军多年的老对手,除了回国团等非正规武装人员外,国民党很早就实行了“军衔制”。
据统计,国民党鼎盛时期,拥有上千名一等“将领”,上校、中尉不计其数。
在一些人看来,如此庞大而完整的“军衔制度”,再加上装备的绝对优势,国民党军队应该是“立于不败之地,所向披靡”。
事实是,他们的指挥系统往往是脆弱的,只要稍有触碰就会崩溃,无论是他们的“军衔系统”是其他因素的结果,“地球上每个人都知道”。
历史可以证明:军衔不是万能的!
电影《芳华》剧照 经典的65式军装。
众所周知,从1965年到1988年,我军的“军衔制”中断了几十年。
那么,既然“军衔不是万能的”,为什么我军要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呢?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解释得很清楚:
实行“军衔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深化改革的需要,是人民解放军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的标志。
“军衔制”也将促进我军的发展和改革,实现听从党的指挥、打得赢仗、作风好、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