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记录了自己举办的展览,对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的评论,以及每幅画的创作过程......这让玛丽亚在日记中越来越可信。
吴梅. 在19世纪下半叶,女性一定很难根据她们的画作的名字获得荣耀。 当时,西方艺术界呈现了一群英雄争夺霸权的场景,我们可以从一本书中读到这一幕的线索,那就是《荣耀的渴望:才华横溢的乌克兰女艺术家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的日记》。
这本书的长标题已经揭示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是乌克兰女艺术家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Maria Bashkiltseva)撰写的具有独特态度的日记汇编。
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出生于2024年11月11日,《向往荣耀》的第一篇日记写于2024年1月,当时玛丽亚还不到13岁;最后写日记写于2024年10月20日,此后玛丽亚因患上无法治愈的肺结核而无法再举笔,11天后,即2024年10月31日,小女孩在她24岁生日前11天去世。
如果从她开始写日记的那一天起,玛丽亚就有了成为一名画家的想法,那么她出生的时间就错了。 从2024年到2024年,在她的日记中,我们反复读到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Maria Bashkiltseva)参观展览的消息,以及她对同时代画家和绘画的精彩评论。 莫罗特、米勒、布列塔尼、达扬、萨金特、热维斯......这些久经考验被证明是世界顶级画家的名字,出现在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的笔下,见证了这位想成为画家的年轻女孩非凡的眼光和洞察力,也告诉我们,她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在人群中的男画家之间找到一席之地。
事实上,画家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成功了,迄今为止,她的许多画作已被世界各地的画廊和博物馆收藏,例如布面油画《自画像》被法国尼斯儒勒·舍雷特美术馆收藏,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油画《柔软头发的女人》, 俄罗斯,布面油画《让·雅克》收藏于美国芝加哥纽伯里图书馆,木上油画《雾》收藏于奥地利丽城博物馆,雕塑《娜乌西卡的痛苦》收藏于美国芝加哥纽伯里图书馆,雕塑《娜乌西卡的痛苦》......在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她的一些作品被私人收藏,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销毁,这表明在世界上生活不到 24 年的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成功画家的地位。 然而,与她在日记中写的画家相比,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今天不那么出名。 所以,这是因为印在书名上的一句话,“我想要什么?啊,你很清楚,我所渴望的是荣耀!“当我读《荣耀的欲望》时,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这颗星星的光芒——当我读到她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几封书信时,我以为这本书之所以让我读起来特别愉快,是因为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除了她对绘画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愿意拿起笔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让一个自视甚高、勤勤恳恳、爱惜羽毛、略带嫉妒的女孩,被女孩自己出色的文笔重获新生。
尼斯——我认为尼斯是一个流亡者。 首先,我必须组织我的日常练习,包括几个小时的......与不同的教授只要看到这片土地,我就有人格的力量,有忍耐生命的力量,耐心等待来年。 然后呢?然后就在这时!我发誓,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我会充满希望......我从未失去勇气。 这段话出现在《向往荣耀》的第12页,这本日记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在写这篇内心独白时还是个小女孩,2024年5月6日,还不到13岁。 一个13岁的女孩会对自己有如此高的要求,可能每个读者都会认为这也许是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的心血来潮,但一页一页地读《向往荣耀》,一个自律不懈的玛丽亚,通过她对艺术展览的记录、对绘画的评论、对她正在阅读的书的评论,以及绘画的创作过程, 越来越可信地站在她的日记中。
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去世后,在男画家唱主角的时代,她获得了自己最渴望的画家的荣誉,“万事俱备,但我一定不在”,简体中文版该书的编辑特意在封面上选了这句话,大概是为了强调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的自信。 然而,我读出了隐藏在其中的不甘和遗憾。
书名是《向往荣耀》,书中的文字也充满了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在向往荣耀的过程中一步步努力,但我喜欢《向往荣耀》,但更何况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在日记中毫无保留地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气质,让站在21世纪的我们才有可能回首一个小女孩的一生。19世纪下半叶。“我穿上了一件绿色的长袍,我的头发是金色的,我的肤色是白色和红色的,我看起来像天使一样美丽”......和所有小女孩一样,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也爱臭美,在听说在同一个工作室学习绘画的同学之前或比自己更高级别获奖后,她在日记中喃喃自语的那些话,让我们读到,自律自信的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毕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 只有这样,“只有我,我一定不在”,小女孩叹息的不仅是指尖的荣耀,还有不得不离开的无奈。 生活是那么美好,但她却不得不过早谢幕,这是玛丽亚·巴什基尔采娃最大的遗憾,这种悲伤让人在读书的后面看封面上的她的自画像,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放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