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12家减少到52家,半年时间,持有东鹏饮料的机构减少了260家。 刚刚宣布营收突破百亿的东鹏饮料,为何遭遇机构大规模清算?
东鹏饮料最新业绩预测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将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057亿至11312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打破了历史纪录,预计为1989亿比2061亿元,同比增长38%-43%。 业绩预测发布后,包括西南**、国金**在内的十几家券商一致给予东鹏饮料**评级,部分券商甚至喊出了240元股的目标价。
其中,上海首份东鹏特色饮料覆盖研究报告——《旭日东升,九州鹏》指出,国产能量饮料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潜力巨大,而东鹏饮料作为近两年全球增长最快的能量饮料领头羊,在努力开拓全国市场的同时,一直在深耕广东基地市场, 积极探索东鹏咖啡、补水、无糖茶等多个品类的开发,坚定不移地朝着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饮料集团的目标迈进。
然而,一些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券商在如火如荼地唱着歌,却在幕后暗中清仓东鹏饮料。 根据各大**公司披露的年报,截至2023年底,仅剩52家机构持有东鹏饮料**。 在 2023 年中期报告中,这个数字仍然是 312 个。
机构的嗅觉自然不迟钝,虽然东鹏饮料的业绩蒸蒸日上,但却无法阻止股东和高管们清仓。 自首次解除对东鹏饮料限制性股票的禁令以来,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抛出了4个**计划。 2023年5月29日,东鹏饮料13名董事、高级监事、大股东公告,公司总股本总额不超过8股94%,最终**金额高达1369亿元。 不仅如此,东鹏饮料还连续两年(2021年、2022年)发放大额股息,整体分红率达76%,其中林慕勤董事长一人就分摊了10亿元。
今年5月,东鹏饮料再有2个41亿股限制性股票迎来解禁,占总股本的60%18%。机构当然担心股东高管会重蹈覆辙,因此他们提前离开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投资者对东鹏饮料价值的判断,不仅取决于其利润分配的“吃样子”,更重要的是能否克服其产品结构中的顽固病。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2年,东鹏特饮占东鹏饮料总收入的比重08%。在东鹏饮料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董事长林木勤曾提出,“未来三年,一定要培育和发展第二条增长曲线。 我们不能有平淡的心态。 如果不学习,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就会被淘汰。 不过,2023年前三季度,东鹏特饮营收近80亿元,仍占公司营收的92%6%。
当然,对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最关键的是研发,但近年来,东鹏饮料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例有所下降。 2020年至2022年,东鹏饮料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51%,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研发费用为431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0%50%。
值得注意的是,林慕琴在公司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到,东鹏特饮已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能量饮料销售榜第一,2023年500ml瓶装东鹏特饮将首次进入尼尔森全国饮料单品排行榜前三名。 不过,“体积”东鹏特饮在整体实力上依旧无法击败华彬红牛。 近日,东鹏饮料以740亿元品牌价值位列2023胡润百强中国食品行业榜单第22位,华彬快消品以1000亿元品牌价值位列第16位。 尽管存在商标和版权诉讼,华彬红牛仍然占据能量饮料市场的头把交椅。 (内容**|。华博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