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元宵节的一年。 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人们不仅要吃元宵节、放烟花,还要出门赏灯。 许多孩子会精心挑选吉祥灯笼,挂在家里或拎在手里漫步大街小巷。 绚丽多彩的灯笼相得益彰,呈现出一幅如画如夜、如大海、人如潮水的动人画面。 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将春节的欢乐祥和气氛推向了高潮。
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潮州灯笼是我国民间灯笼艺术的一大流派,一直很受欢迎,灯笼也成为潮州民间喜欢看的传统手工艺品。 在潮州戏《丽京记》的传统剧目中,有一句“三街六巷都是好灯笼”的歌声,证明了潮州灯笼的兴盛。 潮汕灯笼分为吊灯和屏灯两大类,吊灯是以竹条、引线、木板等为原料,制成各种灯色骨架,贴在白纸、纱丝上,然后涂在上面,还有圆灯、宫灯和果灯, 鱼灯、马灯、双喜灯等动物,各种果瓜等灯饰。屏灯是一种集彩领带、绘画、刺绣、泥塑、剪裁于一体的综合造型灯屏,以戏曲和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要表演主题,以亭台楼阁、山水园林、动物形象等为一体,制作出一幅风景屏风,再组装灯光衬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灯笼的款式很多,新颖独特。 在保留民族风情、审美品位和贴纸技艺的基础上,将各种光声融为一体,使古老的灯笼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
我国有“十**除夕不结束”、“正月来正月,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统习俗。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夜幕降临,造型各异的灯笼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千家万户,在烟花的衬托下,仿佛整个夜空都染上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灯笼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人们希望和平和祈祷的象征,就像一幅声色画,一首诙谐的诗歌,一个生动的故事,延续着美好而温暖的记忆,一种普遍庆祝的喜悦。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满月之夜,也是回春之夜,天上明月,又大又圆,地上千灯笼,像散落在大地上的闪亮星辰。 俗话说:门前灯火通,后厅不繁华。 灯笼的光芒温暖柔和,在灯笼的映照下,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仿佛千百年来一直如此璀璨。
注:链接中的**此前拍摄于潮州市广济门楼一侧的灯展。 灯笼之初,广济大厦内外如织,熙熙攘攘。 在城门两侧,在装饰传统灯笼的同时,还融合了幻影、频闪、激光等科技表现形式,“扶云虎咆哮新潮年”、“风起潮州”、“虎圣威”、“潮人与潮艺”等主题灯依次闪烁,带给人们极致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