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8月28日中午,清朝光绪二十二年,一艘巨大的豪华游轮“圣路易斯”号驶入美国纽约港航道,激起了早已挤满码头的数十万美国民众的兴奋。
他们知道,期待已久的神秘东方帝国老大李鸿章,即将出现在他们面前!
毫无疑问,美国对李鸿章的到来非常重视,不仅是人民的热情,美军和军方也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圣路易斯”号一进入纽约港航道,等待已久的美国海军编队, 立即鸣礼欢迎,大炮发射达到19发,按照国际礼仪,这可是仅次于国家元首的!
看到眼前的一幕,船舷上的李鸿章也是激动不已,感慨万千。
去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不仅辛辛苦苦作战了十几年的北洋海军师被全军覆没,而且清朝30多年的主都淮军也大失活力。
更糟糕的是,由于日本人的要求,他不得不以全权代表的身份前往日本谈判,并与日本人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割让给日本,并向日本支付了2.3亿两的赔偿金。
消息传回中国后,政府和反对派都兴奋不已,“李二先生(李鸿章是二号位)是叛徒”的说法广为流传。
光绪帝还下令,解除其作为直隶都督和北洋大臣的所有官职。
但让老李没想到的是,他连悄无声息的退休都做不到——就在今年春天,**新沙皇尼古拉二世即将登基,老李被任命为全权代表出席登基仪式。
*当然,没有好意,在**人的各种胁迫和诱惑下,被迫签订了《中俄秘密条约》,沙俄国立即以这个条约为借口,派兵强行占领了亚瑟河口。
消息传回中国,老李老祖宗第十八代再次受到政府和反对派的欢迎,“*贼”的钢印永远洗不掉。
其实老李并不知道**人的贪婪?
但在他看来,甲午战争后,日本盯上了东北,以当时清朝的国力,根本挡不住日本的野心。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可能不给最优秀的人一点好处。
但是谁在乎这些事情呢? 我为清朝打工大半辈子,没有功劳,辛苦了,可是老了,落得千百人指代的命运,又有多可悲?
正因为如此,老李在离开**去欧洲国家访问的时候,心情非常沉重和郁闷,直到来到纽约,看到美国人对他如此热情,他的情绪才有所好转。
更让老李感动的是美东军司令员陆杰上将专程前来迎接他的欢迎辞,陆杰说,他代表克利夫兰**热烈欢迎“李侯爵”(李鸿章有“一等苏一侯爵”的称号)来美国旅游, 并表示,“李侯爵”的来访,就像一个国际家庭的哥哥,来到遥远的国度探望弟弟。
这次会面,这番话,让老李大有裨益,尤其是陆杰把中国比作“哥哥”,把美国比作“弟弟”,完全抓住了中国人的心理,顿时对美国产生了好感。
第二天,美国克利夫兰从度假地赶到纽约,与老李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克利夫兰“非常赞赏中国为维持远东力量平衡而决定避免继续战争的明智战略”,而老李则表示,“清朝皇帝陛下非常愿意与美利坚合众国保持最友好的关系,并对美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保护中国公民的安全表示深深的感谢。
但热情就是热情,一触及真正的问题,美国人马上就开始打哈哈。
老李说,多年来,各国都对清朝实行“一边倒的最惠国待遇”,即各国对清朝的出口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对各国的出口却不享受最惠国待遇,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大清王朝最近准备适当提高进口税率, 并希望美国能够全力支持中国的税率改革计划,为各国树立榜样。
克利夫兰一听,立刻说:“没问题,只要其他国家都同意,我们美国绝对没有意见! ”
这听起来很光明,但仔细想想,就等于把球踢回老李——你先去对付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和奥地利!
老李怎么能说自己也是在清朝官场干了几十年,和洋人打交道三十年的老官僚,怎么可能不知道洋基队在打球呢?
但他还是觉得美国人应该讲道理,因为他们与其他列强不同,所以他还是满怀希望地把大清王国的进口税调整方案送到了克利夫兰,希望**先生能仔细研究一下。
克利夫兰没有推卸责任,接过了计划,而是告诉老李,我国家目前正处于公共假期,理事会和理事会都不行,我们上班后一定要仔细研究这个计划!
当然,在这件事上没有“那么”。
接下来的三天里,李鸿章在美国的陪同下,在美国参观了已故前格兰特的坟墓,参观了曼达顿岛,并参观了国会图书馆。
通过这三天的访问,老李对美国的繁荣与繁荣有了非常直观和具体的了解。
此时,美国在两年前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德国并驾齐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纽约已迅速成为世界级的金融、航运和商业中心,市中心的曼哈顿岛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高层建筑。
最高的建筑曼哈顿人寿保险大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6米!
尽管高度惊人,但人们上下大楼并不难,因为此时美国的高层建筑已经很流行,人们只需通过电梯操作员拉动操作门,就可以在一分钟内到达大楼的顶层。
饶是老李见多识广,也是傻眼了。
9月2日,这一天是美国安排的第一个开放日,美国主要领导人纷纷派记者在采访会上采访了老李。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外国接受采访,所以有必要看看美国人问了什么问题,老李是怎么回答的。
上午9点,采访在华尔道夫酒店开始。
首先,一位美国记者问了一个老李没想到的问题:“这几天你看到了很多关于美国的事情,那么你觉得美国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 ”
老李想了想,道:“听说美国政党很多,但只认识几个,其他党派会给国家带来混乱吗? 你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团结起来吗? ”
这句话一出,下面的所有参与者都笑了起来。
因为他们认为老李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所以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允许代表不同利益的政党存在,公平竞争。
而新闻界是“三权”之外的“第四势力”,存在的目的是监督,怎么可能为**“团结各政党”? 这怎么能不让人发笑呢?
但是,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老李说的有道理,毕竟中国人还是认同一个道理:“不管是哪一方,都要对中国好,不能拆了国台,不能害国。 ”
随后,有美国记者问老李:“这几天来,你对美国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
当然,老李回答这个问题要轻松得多,他说:“我最感兴趣的是你们的高层建筑,我注意到有些建筑高达20层,非常坚固,不怕台风,乘坐电梯上下都非常方便。 我们现在清代没有这样的技术,建不了这么高的建筑,也没有电梯,就算建了,上下楼梯也不方便。 ”
老李也说了实话,因为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电梯更是闻所未闻,当时的《大众画报》甚至还想象出一个关于“人力电梯”的笑话。
接着,另一位美国记者问道:“你赞成清朝普及教育吗? ”
老李的回答也很坦率:“清朝好学校很多,但只有富裕的家庭才会让男孩进学校接受教育,贫困家庭的男孩一般都接受不了教育。 至于女孩,没有学校可以上学,只有极少数富裕家庭聘请家庭教师来教育女孩。 ”
不过,老李也表示,清朝未来会努力建设大量的公立学校,也会引入美国的教育体系,努力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包括女孩。
吃完这些“开胃菜”后,现在是时候进入真正的“硬核”问题了。
一位美国记者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期待修改现行的《排华法案》吗? ”
老李显然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他雄辩地回答道:“我知道贵国今年又要**了,现在的《基里法案》(即《排华法案》)显然不太可能在**之前修改,但我还是希望贵报能公正地为在美华人说话,呼吁废除《排华法案》, 或者至少修改它。”
老李继续说:“《排华法案》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法案。 为什么排华? 中国人是最勤劳、最勤奋的人,他们为美国创造了大量财富,工资比美国任何其他民族都低。 然而,自诩民主自由的美国却不能公平对待他们,反而要剥夺他们的自由。 这符合美国的精神吗? 试想一下,如果清朝也抵制美国产品,拒绝购买你的产品,你会有什么感觉? 我现在说这些话,不是作为大清王朝的**,而是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原文如此,老李可能不知道“国际主义”这个词,可能是翻译有问题)! ”
老李雄辩地说:“你们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你们发明了很多东西,在工业技术上已经超越了欧洲,但你们的产品还是比不上欧洲,为什么? 因为贵国的人工成本高于欧洲,所以你们的产品**也高于欧洲。 中国人和你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的工资很低,这将大大降低你的产品成本,这样你就可以赢得与欧洲的竞争。 但是你拒绝中国人,这对你没有好处。 ”
然后另一位美国记者问道:“那么清国欢迎美国资本来投资吗? 美国资本在清代有出路吗? ”
老李微微一笑回答:“只有资本、土地、劳动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财富,我们清朝的国家有土地和劳动力,你们美国有钱,所以我们非常欢迎美国投资。 你可以在清朝建造很多现代工厂,帮助我们利用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是,在铁路、电信等关键领域,主权必须掌握在清朝自己手中! ”
在场的记者们,没想到这个拖着灰白辫子、年老体弱的大清王朝,竟然对政治、经济、中美合作有如此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不禁惊叹不已。
以至于老李访美结束,上海《万国报》总编辑林乐志(美国人)在《李鸿章赴欧美》一书中愤愤不平地写道:“中堂是各国尊敬的人,中国只是散漫,无异于得罪了所有国家! ”
不过,此时的李鸿章在清朝已经是一个声名狼藉、臭气熏天的人物,朝廷既不愿意也不敢重用他。
李鸿章回国后,向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讲述了他访问欧美的情况,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但皇帝和慈禧太后对他非常冷淡。
10月24日,光绪下达命令,任命李鸿章“走丞门国务”,却没有给他任何实际的职位和权力,继续冷落他。
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长期被忽视的老李才被任命为两光的代知府,慈禧交给他的主要任务是抓捕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亲戚,挖出康良的祖坟。
或许是自美回国后,老李对清朝的未来有了新的想法,或许他心中也认同改法更新法的想法,总之,这一次,老李碾压外工,事情拖了下去,康良的残余被抓获释放, 祖先坟墓的挖掘被推迟了。
第二年庚子革命发生时,老李甚至挑起了“东南互护”,坚决拒绝了慈禧要求各省都督对西方国家开战的命令,最终挽救了东南各省,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7日,以全权代表身份与外国列强签订《新州条约》的李鸿章,在北京鲜良寺走到了自己的生活现场。
临终前,他让儿子李景书代他为朝廷写下遗言
魏逸稍稍缓住了呼吸,又见到了钟星,最后还是死了,......兴国难,悲为启。他反复阅读诏书,执行新政策,努力提高自己......”
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脑海中仍然回荡着五年前美国记者的问题和他自己坚定的答案......
参考文献:《清史手稿》《清世录》《帝国回忆:晚清时代纽约时报的观察》《清外交史料》《李鸿章历任欧美》《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