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徐显秀壁画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豪庄镇王家峰村,位于太原市东山西麓前坡,墓所处地形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典型地形,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 36'42.2", 37 50 N'11.8";海拔895米,墓西距晋阳古城遗址约16公里。 2024年12月发现该墓被盗挖掘,紧急开展抢救性挖掘工作,2024年10月完成该墓的考古发掘工作。
北齐徐显秀墓的地理位置图。
作为中国科学考古史上保存最完备、保存最完整的墓葬壁画结构、品级最完整的北朝墓葬壁画,北齐徐显秀墓的考古发掘荣获“2024年中国十大新考古发现”。 它不仅填补了中国北朝大型墓葬壁画研究的特殊历史空白,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墓葬结构示意图。
这座沉睡在厚重黄土之下的北朝陵墓,不仅珍藏着当时社会文明史的印记,也为我们在沉寂了近15个世纪的沉寂后,重新打开了了解北朝物质文明的大门。 墓葬壁画不仅将当时丰富的生活场景展现在今天眼前,还保留了封存数千年的绚丽色彩至今,为研究当时中西社会经济、民俗风情和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墓室东、西、北壁的马赛克。
古墓壁画原址保护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影响因素多,保护管理难度大。 能够长期保存完好,可以长期向外开放的案例很少。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克忠在《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写道。 壁画墓一旦被打开,几乎会打破原来地下形成的稳定环境,进而由于气候变化、土壤毛细血管的迁移、生物细菌的入侵等发生环境的变化,导致本土和新病的叠加,甚至严重到需要拆除壁画,以防止高松冢壁画墓的疾病入侵在日本,从而放弃原有的场地保护。
徐显秀墓在发掘前被封存,周围地貌也已封存。
徐显秀墓发掘至今已有20多年了。 在保护该墓原址的过程中,结构不稳定、植物根系破坏、钉子形成、空心、开裂、色素粉碎、苯胺和生物危害等不同程度的疾病一直是文物工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 文物管护人员在就地保护、科学政策执行、最小干预的原则下,采取了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先后经历了发掘保护、修复保护、环控保护、博物馆建设保护四个阶段。 在此基础上,笔者阐述了徐显秀壁画墓在就地保护各个阶段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挖掘保护阶段
考古发掘保护阶段主要为2024年至2024年。 这一阶段的保护工作,从文物挖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效保护墓葬壁画,加强文物保藏管理并积极控制环境,有效保证墓葬壁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徐显秀墓原址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在挖掘阶段,壁画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墓穴上。 由于墓壁画制作工艺简单,壁画上色前没有制作支撑体和地层,而是直接在不平整的原土上涂上白色砂浆,这些简单的做法对后期墓壁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原有损坏。 墓壁壁画层脆弱,墙面附着力极差,并伴有复杂的病害。
在清理墓地时发现了早期的抢劫洞。
对壁画造成危害的因素有:植物根系干扰、虫洞破坏、壁画层反向粘附、盗洞和渗水。 为此,邀请了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院(现中国文物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在保护清理前期就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 提取土壤、色素和灰皮等试样进行检测分析,进行加固材料实验和选型,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最合适的防护材料,制定清洗加固方案实施。
挖掘过程中对壁画进行加固。
整个考古工作坚持“发掘、清理、保护”的实用原则。 在如此规模大、工艺类型罕见、经验技术不足的条件下,针对问题邀请各学科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在防护措施和防护材料的选择上结合科学的试验实验,全程采用开挖、实验、保护的方法。 针对实际发掘工作,开展多学科公关,采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病害。 通过对墓葬进行扎实有效的挖掘和保护,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建造考古防护棚进行光控和保温,具备了就地保护的基本条件,为今后对原址的长期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修复保护阶段
修复保护阶段为2007-2024年,解决墓葬结构不稳定倒塌隐患,全面系统修复壁画病害,开展保护设施监测研究和建设,为可持续原位保护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墓穴发掘后,其微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发掘后的长期观察中发现,墓穴沉降不稳定,墓穴裂缝发育变形,壁画有不同程度的镂空、变形、邻苯二甲酸盐、钉子形成、污染、生物侵蚀等病害, 甚至还有局部脱落的风险,直接影响到徐显秀墓的壁画能否继续就地保护。为此,近两年来,受邀开展了山西省太原市王家丰徐显秀墓的保护工程。 在结构失稳处理中,在墓体东南区采用结构支护和砖置换,在墓道土壤裂变型中采用锚固和注浆加固。
修复墓室南壁结构失稳前(左)和后(右)
通过治疗,成功遏制了墓葬青砖穹顶结构部分坍塌、墓道两侧倾倒等多种结构病的发生。 在壁画地板层和颜料层的保护修复过程中,遵循“最大相容性,最小干预”的原则,选择低粘度、高粘度、不眩光、不变色、透气性强、耐老化、可逆性和可操作性好的胶粘材料。 在墓室壁画的中空区域,使用当地材料,并辅以必要的添加剂和粘合剂灌浆,以尽可能增强其兼容性。 对于检测到的微生物,在实验的基础上,对霉菌区域进行消毒和灭菌,防止其扩散和再生。 同时,加强墓葬现场管理,建立线下环境监测系统,开展收集分析。 开展了防护设施建设,在原考古防护棚外3米处建起了封闭性较好的钢结构防护棚。
山西省太原市王家丰徐显秀墓保护工程于2024年10月竣工,共修复各类病害壁画652幅3平方米,从墓葬结构加固、壁画保护修复、环境监测与控制等角度,在科学实验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达到了保护方案的预期效果,总结了一套适合徐显秀壁画墓原址保护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并应用于后期保护过程。
环境控制保护阶段
环境控制和保护阶段主要在2024年至2024年。 现阶段的研究实践是总结以往保护经验,研究判断文物环境变化因素和壁画病害成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通过控制手段和技术手段稳定墓葬环境,减少环境震荡的不利影响, 遏制和减缓疾病的发生。探索了一种“环境控制+动态维护”的保护思路,适用于徐显秀墓原址在非密闭条件下。
徐显秀的壁画墓在发掘之初就与大气接触,对环境的有效控制一直是墓葬原址保护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其内部趋向于相对适宜的稳定状态,场地区域采用分层、多手段控制方式:
1.墓址周围直径50米以内,可有效恢复原有生态植被,有效维持周围土壤含水率,减少地表水入渗,抑制区域土壤盐渍化。
2.在墓葬周围10米区域建设了完整的直流排水系统,解决了地表水直接渗透和侧向渗透的问题。
3.在密封土墩周围铺设膨润土毯,在保持土地水分相互作用调节作用的同时,解决了直接渗水的问题。
4.在钢筋防护棚和考古棚的空间内增加了调控设备,通过对一般环境的温控,减少了由热压和湿度差驱动的墓葬内外热湿交换引起的温湿度波动, 减少因气候变化和温湿度引起的墓内土壤收缩和凝结。
5.在考古棚内文物空间控制上,利用抢洞增加通风排气设备,采用单向低容积排气措施,有效降低墓穴内部湿度,改善墓葬环境。
6.墓穴入口采用物理分区方式,有效控制爬行动物入侵造成的危害。
7.按照修复保护阶段总结的程序和技术方法,每年邀请技术专家对文物进行病害检查,在病害发生初期和隐患期进行干预最小的壁画维护,避免壁画受到实质性破坏。
在动态维护期间加固钉子区域。
通过实施环境治理措施,解决了区域邻苯二甲酸酯问题,解决了钉粉病和生物侵蚀危害的发生,有效控制了生物细菌的发生,基本解决了凝结现象,全面改善和稳定了文物生存环境。 结合长期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经验,最有效的长期原位保护方法是为其生存提供最稳定、干扰最小、最适宜的环境,从而达到根源治理的目的。
博物馆的建设和保护阶段
博物馆保护阶段始于2024年10月,当时山西省太原市王家丰徐显秀墓保护展示工程建设(和太原北岐壁画博物馆建设)启动。 第一部分(2024年10月-2024年8月)主要围绕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文物环境的巨大变化展开。 第二阶段(从2024年9月开始)是在封闭保护条件下进行预防性保护。 在此过程中,以文物本体安全为核心,加强现场防控,借助科技手段快速稳定文物,逐步调节适合文物的恒温恒湿环境。
太原北齐壁画馆效果图。
太原北旗壁画馆的建设方案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完成,为保护徐显秀墓文物原址进行了特别设计。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充分判断各种不确定因素后,编制人工开挖现浇桩工程、深水泥搅拌桩工程、钢结构拆除工程等专项施工方案,并邀请相关专业专家进行方案论证, 风险评估和现场指导。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对文物本体的科学监测,实现振动预警、位移变形、微环境、温湿度等在线实时传输的监测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后还开展长期安全监测,为古墓的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是2024年9月起在馆内实施墓葬封闭式防护后,主要针对壁画墓在全封闭环境中,通过独立的恒温恒湿系统对墓葬表面空间进行恒定控制,从而间接调节墓葬环境, 达到可预防、可控、最适宜的目标,形成完善的预防性防护体系,开展相应的展示和研究工作。
徐显秀的墓道为保护和展示而封闭。
太原北齐壁画馆肩负着保护徐显秀墓原址的重要任务,在后期开放展览的过程中,要充分评估徐显秀墓遗址封闭保护的复杂性,加强管理和监控,有效运用科技管控手段。
徐显秀壁画墓的保护与利用,是多学科、多领域、多方向、多系统的联合科研,为保护中国墓壁画原址奠定“防御战”,在此基础上,宏观策略既兼顾了“就地保护”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又整合了北齐和太原徐显秀墓的庞大文化共同体北岐壁画馆从空间角度看,成为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