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科技和产业创新生机勃勃

小夏 财经 更新 2024-02-14

2023年11月8日,第六届进博会期间,2023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举行,近千名参会者见证了“中老班列-G60”国际货运班列启动仪式。

源自上海松江区的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不仅在地理空间上不断拓展,而且提升了创新生态圈和协作网络的质量和能力。 近五年来,G60科技创新走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 12家增加到1 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1家增加到11家5%上升到1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长三角汇聚了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如何疏通堵塞,打破卡点,将“大胆突破、大胆试验、自主改革”的改革创新转化为区域活力? **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发展共同体。 ”

近年来,江苏常州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了“发电、储能、传输、应用”的绿色新能源产业链。 图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与常州市溧阳市联合成立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致力于先进储能技术产业化。 新华社记者李波摄。

强强联手,打造创新源泉。

踏入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型显示光学薄膜的研发试验,这是“合肥光源”和“上海光源”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旨在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提供关键核心材料和技术支撑。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前沿科学研究之眼”,是为先进功能材料、能源和环境提供微观观测条件的大型科学装置。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中国建造的第二代光源,位于上海张江的“上海光源”是第三代光源。

今天,长三角的“两盏灯”倒映出新的光芒。 “上海光源”与“合肥光源”强强联手,打造合肥最先进的光源。

从先进光源到量子计算,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共同推动大型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开放共享,加强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建,加强合作......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国家级科研机构之间的差距“两心两心”打造长三角地区强大的创新源泉。

该联盟已经组成了一个小组来解决关键问题,创新不是“孤军奋战”。 在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记者了解到,在打造创新平台方面,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结大型科学仪器(套)4万余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交流平台已支持890家企业申请4张以上科技创新券6亿元。

加强跨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圈。

走进江苏南通如皋高新区湖苏科技创新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林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综合建筑及研发设计大楼正在翻新中。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与如皋市产学研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如皋市首个依托“上海飞地”成功实现如皋孵化改造的“双飞地”项目。

“双飞地”模式是指在高校周边设立“苗圃”,推动科技创新项目就地孵化,在“苗”出苗后将项目转移到飞地加速培育。

据南通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通、上海两地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2018年以来,两地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目前,南通市50%以上的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7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上海80%的高校和院所开展创新合作。

2023年11月底,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召开首次理事会,G60科技创新走廊9个城市的130余家成员单位共商协同创新。 根据规划,未来,该联盟将努力实现九市内部科技成果和全球场景的开放共享。

从国际到国内,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加快人才、技术、资本、场景等创新要素在更大区域的优化配置,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使创新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

2023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1%1%;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2 5和世界的1 4在建和在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国的1 3,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的26个4%……

根据《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长三角已汇聚11高新技术企业6万家,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科技创新板上市企业233家,占全国的46%5%。每10000人中有71名研发人员18人年,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我们将携手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全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推动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未来,三省一市将在更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深化协调合作,推动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地。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考新华社记者2024年第三期文章《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新景象》

*:Qiushi.com。

策展人:魏天书。

制片人:魏天书。

评论:闫雨晴。

制片人:李达。

相似文章

    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高校、企业三位一体

    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期数据显示,在硅谷地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最多的是印度人,其次是加州本地人,第三是华人 不含台湾 第四是加州以外的美国人,第五是台湾人,这五 约占 硅谷人 总人口的 。教育部战略基地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德斌认为,人才 高校 企业的集聚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

    如何看待长三角的创新几何? 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布

    众安新闻 客户新闻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 开放程度最高 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年月日,总书记在上海主持的长三角融合发展深度推进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推进长三角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长三角三省一市,一幅图,一起编织梦想,越来越打磨长三角...

    我国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发展,长三角呈现“大雁丛”效应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既是以科技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点,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着力点。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近日,由上海市科研协会主办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了 全球科技创新中...

    长三角加快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观测,“两心两心”造势强劲

    纵观中国的创新格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象征尤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些科技力量的布局,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有一半位于长三角地区。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实施以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携手实施 两心创新 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

    蓄势待发 共赢 长三角勾勒出科技创新“同心圆”

    长三角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五年来,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三省一市在科技自立自强 自力更生方面锻造长板 补短板,共同开展研究 共建创新平台 共同开拓创新 共享科技资源,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结果。总书记在主持深入推进长三角融合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