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获得更大的殖民利益。
它始于 1856 年占领广州,结束于 1860 年圆明园被烧毁。
此时,温天祥所描述的清朝,已经处于“断山破河、风浪”的状态,不得不被迫与英法侵略者签订《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18日至20日,3500名英法大军冲进圆明园放火烧毁,三天不熄灭,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化为废墟,数百名宫女、太监、工匠被烧死,一万多本善本被烧毁,数百万件文物被掠夺一空!
焚烧圆明园,是西方殖民侵略者对我们中华文明犯下的最无耻、最恶毒的野蛮行径!
此事发生后,引起了全国清朝有识之士的极大愤慨,但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的两位,曾国藩和左宗棠对此事各有看法。
据《清史手稿》记载,左宗棠听说此事后,“伤心愤慨,睡不着觉”;
不过,曾国藩在1862年的日记中提到这件事,认为英法联军虽然烧毁了圆明园,但无意推翻清朝的统治,还帮助朝廷灭了太平天国,所以不该太小心, 不仅如此,还要记住它们的好处。
为什么他们的反应如此不同?
下面,我们将从他们一生中学到的东西、他们进入办公室的经历、他们的终身成就、他们的外在态度和对后人的评价中学习。
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省双丰县,从小学习儒家经典,通过了子考、县考、乡考、会考、宫考。
中年后,他开始投身于成祝立学,与陆望心学结合,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者。
他先是担任直隶都督、两江都督,毕生致力于湘军的组建、太平天国运动的剿灭和麻花军的征服,从未与任何外国**队作战。
所以军衔不得不问,作为中兴的名臣,曾国藩对西方侵略者有什么看法?
他真的怕外国人吗?
综合曾国藩生平的各种文献,这里总结他对西方侵略者的看法和想法如下:
首先,他深恶痛绝洋人的侵略,坚决拒绝以镇压太平天国的名义蹂躏中国领土。
其次,他承认清廷与外国的军事实力差距,并提出向外国人学习军事、科学和技术。
为此,他大力推动西化运动,提出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他还提出可以购买外国船只,但坚决拒绝外国海军上将的指挥和控制;
最后,他强调,在敌强弱的前提下,要对外国人采取暂时宽容遏制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开战,集中精力整顿内政,消除内乱,等到国力强大后再反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曾国藩的观点和思想表面上看似稳定,但实际上却很消极;
这与他剿灭太平天国的强硬态度大相径庭!
难怪曾国藩对焚烧圆明园一事有这样的态度虽然他强烈反对外国人的帮助,但当外国人的帮助成为客观事实时,他只能无奈地劝说自己去想好;
这也导致了他在处理天津教案时,在维护底线原则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地妥协和纵容了法国公使,最终引起了朝廷和人民的强烈不满,臭名昭著。
慢行不自由“,这首诗出自曾国藩的《送凌十一到长沙》,写作时代已不复存在,寓意:生或去或留,做事迟早,不是由你来决定的。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曾国藩坚强的外表下,有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左宗堂,1812年生于湖南省湘阴县。
他从小就学孔子、孟子之道,通过了政府考试和乡考,但三次普考都没能名次,对他打击很大,于是他回到家乡当农民。
除了学习传统儒家思想外,他还抓住各种学习机会,阅读了广泛的书籍,涵盖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对左宗堂来说真的很合适。
历经多年务农和乡村教师生活,历经挫折、风风雨雨的左宗堂,进入了无迷之年,在朋友胡临沂的推荐下成为湖南省长参谋,开启了他辉煌驰骋的人生新篇章。
他曾两次协助湖南巡抚击退太平军的进攻,并随曾国藩的襄赞军事晋升为司平**,在征服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因军事功绩突出不断晋升,成为闽浙都督。
太平天国战败后,被调任陕甘都督,镇压了陕甘两地的扭军叛乱和回族的更迭。
他在陕西、甘肃期间,严禁百姓种植罂粟,可见他对鸦片的深恶痛绝!
左宗棠只比曾国藩小一岁,属于同时代人,在西方殖民者侵华问题上,与曾国藩的被动宽容和克制态度相比,左宗棠显得相当坚定和进取。
“当时建国重边”,出自左宗堂1833年的《桂丝烟台杂歌》组诗,这首诗是针对当时外国侵略军支持的西北边疆叛乱频发,感慨其中的,此时左宗棠年仅21岁, 他已经若隐若现了!
因此,他对圆明园被烧毁的悲痛和愤慨是有道理的。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军舰入侵浙江,攻占定海。
1841年,英国单方面宣布《穿鼻草盟约》,左宗棠创作了四首《感动世界》诗句,以表达愤慨;
1854年,采取严厉措施,减少、防止和限制帮助镇压太平天国的中法混战军“长街军”和中英混战军“长安军”。
不仅如此,左宗堂还在64岁时率军进疆,历时5年,消灭了**支持的阿古拜叛军,先后收复了北疆、南疆、伊犁九市,为新疆改省,实现了新疆长治久安。
72岁时,他前往福建与法军作战,并积极支持刘永福的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赢得了镇南关的胜利,并最终为在台湾建立了一个省做出了贡献。
镇南关胜利后,清廷再次失权,屈国受辱,与法国签订了《越南条款中法会议》,已经年事已高的左宗堂得知消息后非常伤心愤慨,从此病倒,不久就去世了。
临终时,他留下了一句震撼人心的遗言:越南边境的战安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强弱,我率军南下,却没能大规模讨伐法军,提升我国威望。
根据曾国藩和左宗堂的生平事迹,后人给予他们不同的评价,评价曾国藩是政治家、战略家、物理学家、作家和书法家;
评价左宗棠为政治家、军事战略家、民族英雄; 不得不说,群众眼珠子亮了,对两者的评价也是客观公正的。
两人都是晚清的名臣,曾国藩和左宗堂都名副其实,但曾国藩只注重儒家和科学,擅长战略,在军事上少有战术。
他以王阳明为偶像,以德理为本,选将兼备,称德兼备,称战略家不言而喻。
他虽然有治军的绝妙思路,但在军事行动上却固执、愚蠢、不灵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几次被太平军打败,差点自杀,从而投下了深沟高垒、防御性反击、被动的军事思维。
这延伸到他对列强侵略的态度上,这也使他形成了“先在国内定居,再与外界定居”的固定观念。
相比之下,左宗棠博览群书,不仅擅长军事上的战略,而且善于战术,所以一生中很少在四面八方的战斗中失败。
他把自己比作诸葛亮,他真是名副其实,不自吹自擂,他不像追求科学的曾国藩,他不屑于做一个“笔下千言万语,却无事可做”的白脸儒家。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嘲笑曾国藩反应迟钝,战术运用不灵活,无法把握转瞬即逝的战士。
在外来势力的入侵中,皇帝和太后如虎如惧; 在官员腐败和普通百姓生活贫困的背景下,从东南到西北,左宗棠一直坚持一种“虽有千万人来找我”。
就连明知无能为力的无畏勇气,以及拼尽全力、不惜牺牲的奉献精神,数次打败敌人,不仅显示了他作为军事战略家的风范,也表明了他不怕实力、敢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湖南人但是,由于知识和经验不同,两人有着不同的思想和成就。
这就是他们对焚烧圆明园截然不同的反应的来龙去脉。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主张可以称得上守守笨拙的吐蕃战线,陶光,默默无闻,“掌握了师傅的本事,然后控制了敌人”;
而左宗堂的行为可以叫针锋相对,不给一步,“寇可以去找我”!
我们不能由此简单地断定曾国藩不爱国,但左宗堂是爱国的,毕竟曾国藩不是家族主权利益的叛徒。
然而,在曾国藩和左宗堂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思想命题中,谁对谁错呢?
这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背景来判断。
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如果没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那么即使是最正确的思想和行动也会失去实用性和有效性。
曾国藩的战略适用于发展中时代,国家已经处于良性发展过程中,但尚未达到相应的高度,国力强大,因此需要暂时耐心等待,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时间,从而卷土重来,赶走敌人。
显然,曾国藩所生活的晚清并不具备良性发展的特征此时,晚清朝廷动荡不安,风雨飘飘,社会一片漆黑,百姓心散,原本富饶的国家,因为外国列强的掠夺、皇权的铺张、官员的腐败,变得一贫如洗,脆弱不堪,一无所有。
在这种情况下,耐心有什么用?
所以不用说,左宗堂的对外策略,还真适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已经漏洞百出,还有什么打不开的呢? 确切地说:没有办法撤退,为什么要撤退? 如果你忍受不了,为什么还要忍受呢?
同样,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肆无忌惮地入侵朝鲜时,就是否出兵支持朝鲜的问题征求了政治局委员的意见。
而彭帅认为,此时国贫白,各式各样的废品都在等着复活,只有民意才有,军队兴旺,晚打总比早打好,赢了再建!
于是,***终于下定决心:一拳打,免得百拳不来!
历史往往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左宗堂的伟大成就,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都表明,当国家处于生存和危机的秋天时,任何克制、忍耐和犹豫都是消极的和多余的。
毕竟赤脚不怕穿鞋,毕竟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勇敢的人就赢了!
顺便说一句,曾国藩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国家的篱笆,这是国家的屏障,而左宗堂的名字的意思是遵循祖先的规律,做一个有情有节制的人,从两人的生平来看,他们的名字应该互相交换。
圆明园的焚烧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落后,就会挨打!
无论是曾国藩还是左宗堂,都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所以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古国,只有彻底推翻封建帝制,实行耕种者自有土地的做法,才能唤醒亿万人民,真正凝聚人心;
枪械再厉害,也抵挡不住所有人的团结。
正如***在诗中所写:唤起千百万工农共同努力,不要在红旗下乱七八糟!
曾国藩年鉴
《左宗堂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