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著名人物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采访了俄罗斯**普京,这段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在西方**圈子里引起了轩然,推特点击量超过1亿次,所有欧美**都跳出来指责塔克·卡尔森,甚至一些欧洲国家威胁要制裁塔克·卡尔森,白宫发言人出来批评他, 甚至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也站出来批评卡尔森是普京的麦克风,至于参与100%群率的马斯克,一直在煽风点火。
采访本身也很有意思,关于这次采访的中文**领域也相当值得观察。
普京说了什么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塔克·卡尔森,他是美国的保守派新闻主持人,在整个欧美保守派社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曾经是福克斯新闻的王牌主持人,却因为政治压力被福克斯解雇,后来又出来单打独斗,他采访了不少保守派舆论领袖,还采访过特朗普、米利等政治人物。
卡尔森有着非常密切的政治和信息网络,此前国会山事件的视频就是共和党人麦卡锡通过他发布的。 长期以来,卡尔森的立场一直相对亲俄——但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他指责他“勾结俄罗斯”的大部分言论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美国将俄罗斯视为美国的敌人是不好的。”。当然,他对中国的态度很不好,可以说他把中国看作是美国最大的敌人。
采访一开始,普京就用了半个小时的篇幅讲述了东欧平原一千多年的历史,包括俄罗斯民族的形成、俄乌和波兰的关系、苏联时代的一些事情等等。 在这场讨论中,基本上是普京说的,卡尔森一脸迷茫地听着。 考虑到卡尔森的历史知识并不博大,而且这些内容超出了大多数欧美观众的视野,这产生了相当戏剧性的效果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欧美的评论区,你可以看到很多拜登的精神状态和普京半小时历史之间的对比。
关于普京讲述的俄罗斯历史,肯定有不准确之处和春秋书法,欧美也有很多批评。 但问题不在于普京的历史陈述是否准确,也不在于这段话是否是一种在采访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技巧。 普京所表达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理解为政治姿态和军事目标(就像欧美学术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也为了政治需要,强行论证了一堆乌克兰历史)。
比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裂被部分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战争目标,而乌克兰的分裂很可能不像一些军事**假设只涉及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地区,而是会涉及更大的范围,未来甚至可能涉及波罗的海三国, 所以这三个国家的外交官也对此发表了激烈的言论,当然,这些能不能实现,取决于各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欧美主流**圈子对这种战争目标的声明并没有那么重视。
在国内互联网讨论中,重点提到了苏联问题。 自中国互联网社区成立以来,俄罗斯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苏联解体后废墟和建筑物倒塌的回声一直在东欧平原回荡普京的回答只能是务实的,评论一些对他有利的事情,而不是意识形态本身,这次采访也是如此。
这对于中国**领域来说是很微妙的,毕竟中国现在的**领域,很多人对俄罗斯的好感其实来自于苏联时代的残余,而俄罗斯现实的半截态度让一些国内**参与者非常矛盾。 欧美之所以不讨论这个话题,大概是因为在当前背景下,俄罗斯选择共产主义还是自由主义有什么区别?
这种背景也反映在普京后来的谈话中,也就是关于乌克兰目前的局势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其主要内容大概可以说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希望与西方建立良好关系,并真诚地相信西方的所有承诺,但结果失败了而来自西方的压力一步步导致了今天的局面,俄罗斯选择对乌克兰进行军事行动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大多是真的,普京在他执政初期的形象并不是现在的样子他的政治老师索布恰克是俄罗斯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当时,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都在吹捧俄罗斯是一种榜样,正是西方一次又一次的压力导致了现在的局面,毕竟现在每周攻击西方一波的梅德韦杰夫,是十几年前俄罗斯最有名的亲西方派系。
这个事实更是让欧美的自由主义者感到欣慰,他们一直认为俄罗斯不应该是欧美的主要敌人,而在卡尔森的采访之后,这样的态度无疑会被解读为一种政治信号,在欧美对乌克兰的援助面临压力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是否有可能联合俄罗斯对抗中国?
中国互联网上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的解读,有**认为这次采访代表了未来美俄和解甚至美国与俄罗斯结盟和反华的信号。 在这种**里,有人是来闹事的,但有些担心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呢?
让我们回到普京言论的开头,为什么苏联解体后美国不让俄罗斯进入他们的体系? 毕竟,早在90年代,美国的现实主义战略家就意识到了俄罗斯联合体系的可能性,而当时的俄罗斯意识形态是极其亲西方的,西方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呢? 简单地说,就是傲慢。 这种傲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冷战胜利后美国历史上自以为是的终结,以及欧洲对俄罗斯民族的数百年歧视这是建立敌人的需要,是某种宗教超然感的结果。
那么现在,这些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想想这些年来欧美对俄罗斯的**,其实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像特朗普这样的保守派上台后,他将能够与俄罗斯和解,因为俄罗斯对欧美保守派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说法是对事实的过度简化,诚然,在欧美保守派眼中,俄罗斯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国家但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俄罗斯的宣传机器很强大吗?
俄罗斯的宣传部门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欧美白人左翼的努力,首先是将性别问题等社会话题提升到最关键的国家政策层面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伟大,他将再次向与自己相反的方向入侵俄罗斯再加上“通俄门”的混乱行为。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美保守派自然而然地将俄罗斯视为人间天国。
至于俄罗斯,真的那么保守吗? 诚然,它比加利福尼亚这样的地方保守一点,但俄罗斯毕竟是一个没有死刑的国家,说它特别保守是不现实的。 当然,俄罗斯的宣传机构确实善于利用这一点,在欧美国家争取一些**支持。
但是,俄罗斯与欧美保守派之间的关系真的像白人左派所说的那样好吗? 恐怕不是这样特朗普在担任总统期间对俄罗斯的制裁并没有减少多少,对乌克兰的军事训练援助也没有停止,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开始后,很少有共和党议员反对对俄罗斯的制裁。 至于目前共和党人反对援乌,无非是军方在乌克兰没有取得成效后,共和党就美国和以色列的国内问题进行了讨价还价。
至于说因为宗教因素,俄罗斯和美国保守派自然是站在一边的,这更离谱,一是俄罗斯信奉东正教,而美国的主流宗教却不在同一边,二是看欧洲历史,就算信仰同一教派, 剑每天都在对峙。更重要的是,导致俄罗斯现状的美国一套指导性意识形态不正是由宗教逻辑驱动的“明显命运”吗? 这样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西方保守派对俄罗斯的好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距离产生美感就像中国很多人也欣赏红脖子一样,但如果你仔细沟通,你会发现双方根本就不是一路走来的。 在许多情况下,两国甚至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不取决于战略家的分析,也不取决于领导人的个人好恶,也不取决于某个群体的两极分化观点,而是取决于更现实的因素。
普京还谈到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普京对此表示肯定。 毕竟,俄罗斯能够在欧美的全面经济制裁下保持稳定的经济运行,再加上克里米亚事件后的准备工作,俄罗斯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没有中断,这一点更加关键,而且因为西方的制裁,也给了中国企业很多市场。
与此同时,自俄罗斯干预叙利亚战争以来,俄罗斯一直试图在第三世界营造“不公平的世界秩序”的形象,从非洲最近的局势来看,这种努力取得了部分成功。 从普京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很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放弃这样的战略这种形象对俄罗斯的海外利益利大于弊。
相信美国的人不会被美国深深伤害
当然,普京显然考虑到了卡尔森的听众构成,因此他在制定一些问题时“取悦”了保守派。 比如他谈到了美国的内部问题,谈到了马斯克和人工智能的问题,谈到了美国的内部政治问题,但都非常谨慎,没有深入讨论,也没有走到直接评论的地步相反,它给了保守的观众巨大的大脑空间。
至于卡尔森,他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提出任何棘手的问题,甚至当他最后谈到涉嫌美国记者从事间谍活动时,卡尔森也没有问太直接的问题,这算是给了普京足够的尊重。
卡尔森的采访显然在欧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考虑到卡尔森的政治背景,恐怕这不是“孤独”的行为,而是美国保守派政客的默许,目的显然是为了和**有密切的关系。 就目前欧美的讨论水平而言,这种效果是成功的,这次采访成功地给民主党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普京和卡尔森背后的人,算是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但这次采访的影响力也没必要夸大,正如我刚才所说,共和党在这个问题上有麻烦,欧美人民对援助乌克兰的意见存在的基础是乌克兰的夏天**已经彻底失败了,所以现在才有讨论。 马格努斯的角色是提供一个渠道,这很重要毕竟,近年来,普通西方人能看到的普京,与地狱中的魔鬼无异这样的面试很重要;
但这个渠道并不是那么无所不能,如果俄罗斯不能在战场和经济上稳定下来,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听普京的想法。 而无论欧美保守派对俄罗斯多么友好,如果俄罗斯将来来到波罗的海三国,他们还是会做出反应。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影响巨大的采访,但它对世界的影响并不大。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对普京采访的解读,中俄关系是相对没有必要的最值得思考的,恐怕是俄罗斯长期信守美国的处境,但最终却因为屡次受伤,破了滤网,转而反目成仇。
恐怕中国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心理历程,只是因为中国增长太快,美国对中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这些相信美国的人,反而受到的伤害还不够深,还没有到打破对美国滤网的地步。
这种情况将是我们长期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严格来说,俄罗斯现在还没有完全走出西方的过滤器,但它已经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价。 在未来的汹涌澎湃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在未来的汹涌汹涌的水域中,我们应该付出什么代价,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国际宣传,普京在采访中并非没有瑕疵,欧美主流作家的批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在塔克·卡尔森流量的加持下,这些疑问已经不重要了。 在国际宣传方面,渠道大于信息质量国内宣传要走出去,也要面临类似的问题,但考虑到中俄两国的情况不同,西方保守派或多或少与宗教有关,自然不会对中国抱有太好的态度。 因此,指望复制俄罗斯的这条道路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找到一条新的道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一次采访中很难改变任何事情,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里程碑式的事件在特定时间点发生时,总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思考,苏联和俄罗斯都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为我们树立了前进道路上的榜样我们必须尊重这一悲惨代价的教训。 在历史回声如此沉重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别人的故事中思考自己的未来,防止过去的教训,毕竟人类的智慧从根本上是建立在人类历史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