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何成基 胡恒辉) 龙须草细长中空,可加工成草席和草席供人使用,也可做成包包、太阳帽,成为时尚舞台。 在龙年到来之际,龙须草席编织技艺的无形传承人胡小琴,将纤细纤细的山草化作“云雾翱翔”的吉祥龙。
龙胡草席编织技艺的无形传承人胡小琴,正试图打造龙的骨架。 胡小琴的想法来源于网上的一张龙图,没有图纸,也没有实物可以参考。 胡小琴开始创作时脑子里只有一幅画,“龙渊林武,你看我们又有龙宫了,这些龙都是很多龙,再加上最主要的是我们的龙须草,很有特色,所以我想成为龙。 ”
最传统的方法是制作草席、手袋等针织面料,而龙是3D立体的,S形的体型很多,而且形状复杂,如何让龙站稳就变得困难了。 经过三天的反复试验,胡小琴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案,“用我们当地的一根竹子搭架子,用我们的龙须草作为外观的包装。 ”
胡小琴选择了最外层的竹子,也叫头青,做龙骨,用竹条编织的手法,编织出空心的形状。 “因为这个骨架,形状不应该是歪斜的,所以我会做一会儿,看看整个它。 胡小琴说。
10天后,龙骨建好了,然后胡小琴就想用龙须草席做龙鳞。 龙须草诞生于陡峭的山崖上,经过“三煮三干”、“两浸两露”等工序,纯手工编织成垫子,龙须草垫柔软光滑,色泽金黄,是制作龙体的好材料。 “你必须看到它的前后,左边和右边。 这些地方必须修复,就像这样。 胡小琴说,只有让龙须草席紧贴骨架,才能完美展现龙形。 麻绳是胡小琴亲手揉捏的,颜色和龙鳞一样,外面没有线条的痕迹。
经过15天的制作,终于完成了3米长的卧龙,目之所及,蜿蜒盘旋,姿态韶铿锵,在云端向我们走来,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过去和未来。
中国人是龙的后裔,龙具有吃苦耐劳、勇敢、坚韧不拔、大胆创新的品质,作为非基因遗传的传承者,我们将继续发扬龙的进取精神,发扬这一技艺,并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家龙凤吉祥,龙马人生精神, 事业龙虎一跃!龙须草席编织技艺的无形传承人胡小琴说。
早在明清时期,勤劳的林武家庭主妇们就靠山草编织着每个家庭的未来,龙须草席被当作向最高统治者进贡,承载着众多工匠的荣耀。 时光荏苒,时光荏苒。 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长胡子草开始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进程。
1954年,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世界手工艺品博览会上,龙须草席被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 1988年,胡小琴被国家派往非洲传授龙须草编技艺,2014年,龙须草编入郴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8年,在第四届湖南(郴州)特种农产品博览会上,龙须草席荣获“金奖”,被认定为“湖南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