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
作者:黄温、徐国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春节档一直被视为全年影视市场的风向标。 今年的春节档也不例外,短短几天时间,名帅新人齐聚一堂,社交网络活跃,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作品满足了观众多层次的观影需求。 在激烈的竞争中,体育题材脱颖而出:以拳击为背景的电影《火辣辣辣》因为主演减掉100斤的话题而登上热搜,领跑票房; 展现赛车运动魅力的电影《飞翔人生2》,用驾校教练和菜鸟车手组成散装车队参加拉力赛的喜剧故事,引来观众的笑声; 以台球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暴风雪中》,讲述了两位台球运动员双向奔赴的爱情故事,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三部作品的良好表现,不仅帮助影视市场迎来了“良好开局”,也为体育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赢得了不少胜利。 当体育主题成为创作热点话题时,如何打破职业壁垒,走出小众圈,释放出与中国体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能量,这个问题需要从业者去思考。
信息**。
信息**。
电影《夺冠》剧照信息**。
信息**。 不同时期的社会潮流和几代中国人的努力,浓缩在体育故事中。
体育和影视都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不同时代的体育题材影视作品,凸显了其所处的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体育题材最早的创作可以追溯到1934年孙瑜执导的电影《体育皇后》。 当时,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机之中,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救赎意识。 孙宇导演在《体育女王》中致力于身体健康与救赎的紧密联系,倡导革命工作不仅要启迪群众的思想,更要强身健体。 这部作品为体育题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使得该题材的创作大多强调集体主义,主要承载着家国情怀和民族感情深厚。 比如1957年上映的电影《女篮5号》,通过揭示新中国成立前后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发展体育,为国争光”的时代情怀。 1981年上映的电影《沙鸥》讲述了女排运动员在遭受伤病和失败后重振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排球事业中的故事,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发展所需要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显著提升,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良好体能,以及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已成为新时代体育题材创作的应有内涵。 虽然电影《登山者》《夺冠》和电视剧《超越》依然是家庭和国家的叙事,但主创们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观察运动员的成长,展现了他们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起伏和情感波澜, 使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为国家荣誉牺牲奉献的行为,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还有很多作品深入普通人的生活,展现了体育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体育精神对他们心灵的引导。 在电影《温暖》中,一个生活艰难的少年,在努力养家糊口的同时,追求自己的嘻哈梦想; 在电影《拳,妈妈》中,一位单身母亲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重返拳击场打败对手,赢回尊严; 在电视剧《只爱》中,一位习惯了坐在冰冷板凳上的羽毛球运动员决定转战网球,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爱情。 历时近百年的体育题材创作,将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和几代中国人的辛勤耕耘凝聚成光影,勾勒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图景。
他的一些作品落入了单一而扁平的思维的狭窄小巷。
经过多年的努力,体育主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我国体育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创作体育题材的难度有关。 由于体育专业性强,竞技比赛瞬息万变,需要将运动员的心理历程和技术特点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对剧本创作和现场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以马拉松运动为主题的电影《了不起的爸爸》就邀请了医疗顾问、跑步教练等十余位专业人士参与拍摄。 冰上运动电视剧《冰糖炖梨》和电影《我的心在飞》的拍摄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冰上摄影师,只好把冰上运动员培养成摄影师。 出演体育题材的作品,对演员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演绎角色,还要呈现出从事这项运动的最低体能和技术水平。 为了展现女主角从颓废啃咬老头到健壮拳击手的巨大蜕变,男主角先长胖后瘦,拍摄周期长达一年。 这些因素实际上增加了体育题材的难度和投资成本,让一些创作者望而生畏。
优质体育题材作品的匮乏,也是由于一些创作者的创作理念陈旧、创作视野狭隘。 自诞生以来,以体育为主题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燃烧”和“胜利”的主题上。 虽然主创们已经融入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刻画,以及亲情和友情,但有些故事还是模式化的,要么讲述普通人从颓废到面对挫折振作起来的过程,要么展现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扬眉吐气的故事。 在一些作品中,主题是第一位的,而前期的剧情没有铺垫到足够的,所以被强行耸人听闻,使剧情陷入尴尬的境地。 还有一些以青春、甜蜜宠物、校园为主题的作品,让主角披着运动员的外套坠入爱河,让体育成为故事背景。 这些都使创作进入了简单化、扁平化思维的窄巷。
除了对抗,体育还包含成长、追求、情感等主题。
随着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市场对体育题材的呼声越来越高,一批优质作品脱颖而出。 与以往大多聚焦于篮球、排球等热门运动,或中国传统优势运动不同,现在的创作视野开阔,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运动。 例如,以霹雳舞为主题创作的《温暖》在杭州亚运会上首次亮相并成为正式比赛,表现登山的《攀登者》和表演跳水的《老师来了! 花样游泳的《五个少年在水中嬉戏》、拔河的《是不是拔河》、电竞的《你是我的荣耀》、台球的《暴风雪中》等,这些作品将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青春热情、亲情与国情怀联系起来,不仅普及和推广了不同的运动,更展现了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坚持梦想,珍惜生命。
当然,体育题材要想让观众耳目一新,仅仅在题材上有所突破是不够的,还要在表现力、叙事模式等诸多方面大惊小怪,通过艺术创新营造出全新的观感。 电影《夺冠》从中国女排的几个里程碑式的历史节点展开,梳理出女排生涯的发展历程,令人印象深刻。 创作者还可以利用全知视角与局限视角的切换,铺平人物和剧情的反转,利用倒叙与插曲、快进或慢走,设置悬念与卖点,解惑揭秘,使作品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线性逻辑的艺术魅力。
体育题材的创作也要改变创作思路,积极关注社会热点,主动设置社会议题,通过体育故事或运动员的命运,与社会和观众产生共鸣。 在看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八角笼》后,不少观众讨论了诸如“山中留守儿童的理想人生道路是什么”、“拳击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等问题。 电影《似乎没那么热情》呈现了中国智障群体的生活状况,让观众加深了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和关怀。 《火辣辣》中的女主努力学习拳击,不是为了奖金,不是为了新工作,也不是为了交男朋友,只是为了走出人生的低谷,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个故事重新定义了“赢”的概念,让无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挣扎的观众产生了共鸣。
除了对抗,体育还包含成长、追求、情感的故事。 提炼和延伸这些主题,聚焦现实问题,产生冲突与和解、寻找与收获、平凡与超越等。 因此,“励志”不应该是体育题材的唯一主题,除了克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之外,体育题材的主角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面对失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探索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因此,中国体育题材的创作者要勇于打破创作的刻板印象,跳出创作的舒适区,不断创新升级,让更多的人领略运动的魅力,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体育精神的真谛。
Bright**,2024-02-21,第 15 版)。
*:光明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