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上午,杭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后,“导演频道”正式开通。 现场有哪些亮点? 让我们来看看。
杭州市科技局局长娄秀华:打造一流的战略力量平台、科技创新主力军、成果转化全链条。
去年以来,杭州大力推进深化创新和“315”(科技创新体系)项目建设,创新实力持续提升,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第14位。
下一步,我们将把教育科技人才整合作为长期战略支点,依托“226”工作体系,着力打造“三个一流”。
打造一流的战略力量平台。 我们将全力加快新实验室体系建设,争取更多国家重要设备落户杭州,进一步夯实奋斗成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基础。 努力运行一个,启动一个,并计划一个大型科学设备。
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主力军。 我们将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培育一批新赛道企业。 今年,我们将力争将研发投入力度提高3%以上9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
打造一流的成果转化全链条。 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通过建设“两个中心”(市级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两个载体”(创新生态圈和成果转化基地)、“两个通道”(杭港科技平台、长三角科技中心)进一步推广首选品牌。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数字经济局)局长王跃建: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
*正如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杭州经济总产值实现了从“万亿平方”到“两万亿平方”的飞跃,非常令人振奋。 这两万亿元的背后,体现了杭州为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而不懈努力。 2024年,我们将继续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建设,从产业、企业、项目、平台四个维度继续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做好产业布局中的“深化”文章。 要深化产业研究,聚焦工业视觉、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突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 要深化产业地标建设,不断提升“中国视野谷”、“中国医疗港”、“国际软件城”等产业地标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做好企业培育的“赋能”文章。 要赋能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力争全年新增10家50亿元以上企业和2家100亿元以上企业。 要赋能企业“智能转型、数字化转型为网络化”,让更多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做好项目建设中的“系统”文章。 紧跟“全年产业投资增长20%,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5%”的目标,依托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系统推进100个重大制造项目早开工、早完工、早生产、早生产。
做好平台支持的“更新”文章。 启动产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对现有300-3000亩的产业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产业更新、空间容量提升、环境改造、亩产翻番等目标。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董岳:“四个一”营造了“天下人才都归杭州”的良好生态。
赢得年轻人的人赢得世界,赢得年轻人的人获得未来”。 2024年,杭州将重点落实以下“几个一”工作。
树立目标——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城市建设。 做好青年职业能力提升、创业要素保障、就业公共服务、特殊群体扶手、优秀人才选拔等工作,把杭州打造成青年向往、人生辉煌、情感归属的“理想城市”。
打造品牌——全力打造“人间天堂,幸福杭州”城市品牌。 要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特别是杭州五大产业紧缺的青年才俊,进行精准沟通,全面宣传; 要开展国际交流,用国际语言认真精彩地讲解杭州的就业创业政策,用心用情讲述杭州青年创业创新的故事。
构建体系——全力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就业创业政策生态圈。 要为青年人构建全面、全天候的就业创业政策生态圈,让杭州的政策生态像热带雨林一样,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欣欣向荣的生态环境。
启动计划——全程推广“春雨计划”。 一个年轻人来杭州就业实习,杭州有个“青年站”; 找工作,有一张“就业地图”; 租房,有“租房网”; 到达杭州时,我们送了一份见面礼物——“入杭卡一张”; 为了解决租房和住房问题,我们还提供补贴——“杭州一笔钱”; 有了孩子,我们解决了托儿所教育的问题; 家长来杭州看你,照顾孩子,帮忙解决养老问题。
要在杭州营造“天下人才归杭州”的良好生态。
杭州市民政局局长李一清:要做好《家门口的幸福养老》一文,要采取两大行动。
快乐养老是每一位老人的期盼,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养老服务,做好“家门口的快乐养老”一文,聚焦两大行动。
做好“快乐餐”行动。 一方面,计划加快老者食堂配送,今年计划新增227个食堂,全市养老食堂将超过2000个。 同时,针对山区老年人分散的生活特点,通过第一厨、集中配送、邻里互助等形式,为农村老年人打通了快乐餐的“最后一公里”。
做好“温关怀”行动。 今年,杭州将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计划新增1000张老年认知障碍专用床位。 同时,加大专业护理人员培训力度,持续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善社区试点工作,持续满足痴呆及残疾长者的需求。
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局)主任、主任娄建忠:让“政策”更有力、更温暖、更友好。
没有最好的商业环境,只有更好的商业环境。 2024年,全面落实“一号改革”工程的决策部署,优化改善省、市委营商环境,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继续深化全国营商环境试点。 杭州营商环境改革已经做了六年,今年将启动7版本 0. 7.与往年的措施相比,0版更多的是从运营商的角度来制定政策。 比如在信用修复方面,杭州是一个非常重视信用建设的地方,我们奖励信用好的企业,但同时惩罚信用差的企业。 在今年的改革中,我们拟引入“一套规则,一端申请,一次不运行”,以提升企业信用修复的便利性。
深化政府服务增值改革。 浙江是“最多一趟”的源头,要在“最多一趟”的便利性基础上,推进最优服务的增值服务。 例如,建立强大的城市二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企业在开业过程中往往难以分辨哪类困难由哪个部门解决,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后备部门,可以大大提升企业满意度,提供最好的服务。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32条。 去年10月,杭州出台了民营经济“杭州政策清单”,共计185项,今年的重点放在185项措施上。 同时,希望利用杭州的大数据优势,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将原来的“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
我们需要使我们的政策更有力、更温暖、更亲密。
杭州市商务局局长王永芳:激发潜在消费,打造国际化消费新中心城市。
2024年,按照《工作报告》提出的“激发潜在消费”要求,着力挖掘直播消费、展览消费、首店消费、跨境消费潜力。
挖掘直播消费的潜力。 充分发挥我市直播电商优势,开展“好东西在杭州”千家企业、千品百场直播电商活动,扩大本土品牌消费。
挖掘展会消费潜力。 做好华西博览会、数字交易会等知名品牌展会的办好工作,让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升级国家博览中心,吸引数百个展览项目,使展会吸引消费,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挖掘第一家门店消费的潜力。 在全国第二大“中国首店”的基础上,将吸引全球首店100多家。
挖掘跨境消费潜力。 我们布局了100多家离境退税店,并推出了“口袋退税”服务,打造外国人在中国消费的首选城市。 充分发挥杭州跨境电商优势,进口更多优质外资商品,打造全球买卖的新电商之都。
2024年力争实现8000亿元社会零突破和网络零13万亿元,打造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国际化消费新中心城市。
杭州市文化广电观光局局长娄一杰:抓住重大机遇,做好四条。
2024年,文化广电局将重点抢抓“后亚运会”国际竞赛城市建设、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在杭州设立、“三江”两岸一体化旅游发展等重大机遇。
要推进重大项目。 依托良渚文化走廊、三江两岸等重要平台,加快规划和引进更多地标性文旅项目。 同时,加快建设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园区、泗州造纸遗址博物馆等一批大型工程,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人文体验之城。
要抓好重要活动。 我们将继续举办WTA湘湖对话赛、宋福年、杭州精彩之夜等重大活动,加快文体旅游融合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推出关键产品。 聚焦“文旅西游”“三江两岸”大文章,让更多人了解“三江两岸”,投资“三江两岸”,让沿岸“三江两岸”兼有轻奢度假和健康运动, 把“三江两岸”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旅游胜地。同时,加快亚运场馆升级改造,加快亚运场馆和旅游推广,以亚运文化为核心发展科研和旅游。
讲述重要的故事。 要着力展示良渚文明、宋越文化、宋云文化、钱塘江文化,讲好丝绸、龙井茶、瓷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
杭州市体育局局长杨莹莹:让身边的体育场馆多一点,让人动起来,让“家门口”看比赛温暖。
自亚运会举办以来的八年里,该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已跃升至46人01%,体育元素已经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中。 在后亚运会时代,我们将带领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
我们需要在我们周围建造更多的体育场馆。 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场馆建设,今年将建成35万平方米。 建立和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和运营进行综合评估,以人民满意为重要指标,实现公益和市场化经营的两轮驱动。
有必要使人们能够移动。 我们将与体育组织合作,举办更多受人民欢迎的“草根”活动,如乡村BA、企业挑战赛、人民运动会等。 我们还将推出10000个低成本免费开放场馆,10000个健身指导进入社区,10000个专业体育课进入学校,使科学指导和有效指导更深入、更实用。
要让“家门口”的观赏热度。 今年,2024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国际赛艇联合会皮划艇“杭州超级杯”将举行,部分国际国内顶级赛事积极竞标对接,让杭州市民在“家门口”近距离观看精彩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