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百姓高贵,君轻”的思想,认为老百姓比君贵,君主只能为老百姓服务。 看似理想化,令人兴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一种诡辩的逻辑,一种借口,或者只是为了安抚人们。
正是孟子提出了“民尊君轻人”的思想,他有一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它很珍贵,但并不现实。 现实是君主高贵,百姓轻,是君主统治万民,是人民服从君主。 那么,谁贵谁便宜呢?其实君主是高贵的,百姓是卑微的。 看看实际情况,君主享受着荣耀和财富,享受着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金钱和资源,过着衣食美食的生活,而老百姓手里没钱,穿着粗布衣服,整天干活,却吃不饱饭, 而且过年想吃就吃不吃肉,更别说任何贵族身份了。但为什么还说“百姓高贵,君王光明”呢?
因为“百姓高贵,君轻”这句话可以安抚人心,让百姓觉得自己受到了优待,觉得自己的地位高贵。 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君主和所有的**都会挨饿,甚至国家也会死去。 那么,谁才是真正重要的呢?看似老百姓重要,其实君主也很重要。 只要国家立国,就会长期发展下去,即使王朝更朝、君主更替,封建统治秩序依然维持,所谓民主制度不会建立,也不会打破小农经济模式,建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君主不想改变,文武官员也不想改变,所以这种政治制度会继续发展和传承。 无论是权贵当了国王,还是农民起义者当了国王,他们都要维持封建统治秩序,还要按规章制度纳税,还要服兵役。 这样一来,君主改变了很多人,改变了王朝,却改变不了老百姓被压迫和剥削的事实。
君主和亲戚都成了权贵,大臣和亲戚也成了权贵,但是他们从来不参与田间工作,也不直接创造任何价值,却能享受到最好的利益,甚至可以私下里举税、行贿、出卖官职这样一来,到底是君主还是平民百姓?当然,君主是光荣的。 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分仇,可以取生取死,可以带领人们从事迷信活动,宣扬封建道德,但不强调法律精神和民粹主义思想。 也就是说,在儒家思想传播的过程中,“民尊君轻”的思想被统治者改变,隐藏起来,不提,毫无意义。 甚至有大臣提出,说君主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也能倾覆舟”。 它没有起很大的作用,因为“人”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一个人。
个人组成一个群体,而“人”恰恰是一个群体概念,没有领导,盲目、自私,却容易上当。 “百姓高贵,君轻”的思路是愚弄“百姓”,“百姓”应该安心耕耘,不思造反。 “人民”群体没有意识形态,没有代言人,盲目性很大,所以君主为“人民”,即各级官僚任命代言人。 官僚成了“人民”的代言人,常说“当官就要当民主”,“爱民如孩”。 这完全是关于“人”的群体概念,而不是关于个人。 如果指个人,那确实是老百姓的好事。 当“人民”的群体概念被权力系统使用时,即当“人民高贵,君主轻”思想的诡辩逻辑被广泛实施时———它被称为普遍实践,但实际上它只是说说而已,而不是实践。
“人民”群体不能说话,没有发言权,需要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说话,**不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人,他们会努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会站在人民一边说话, 他们也不会真正为人民做事。他们要做的就是维持现存的统治秩序,让老百姓辛苦苦怨怨,不断为统治阶级提供他们需要的食物和金钱,否则统治阶级就无法维持秩序和生存。 也就是说,“人民”只是一个虚幻的群体概念,被统治阶级利用,却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只能满足和快乐,只能跟着统治阶级的皇帝或**从事迷信活动, 并且还会认为他们的统治具有神学合法性。
“百姓高贵,君轻”看似只是一句话,却从未实现过。 皇帝通过统治天下,让老百姓得到福利,通过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皇帝和**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也就是说,他们实施某项政策的前提是让统治阶级成员受益,他们不考虑任何民粹主义思想,更不认为“人民高贵,君轻”。除了“百姓高贵,君主轻”的观念已经被统治阶级消灭了,也就是说,实际上没有“百姓高贵,君主轻”的观念,有的只是代表“人民”的**或皇帝,不愿意为人民工作或真正为人民做事。 他们要做的,是维持现存的统治秩序,确保千百年来不变的秩序得以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国家永远的稳定”。 越是这样,“百姓高贵,百姓轻”的理念就越不能实现,君主和人民却是光明的。
可惜的是,“人民高贵,君轻”的思想具有历史的先进性,却不强调个人的生活条件和思想的自由解放,以致被统治阶级肆意改写,变成了愚昧的人民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