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量生产率是以创新为主导,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率的质量。 摆脱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的发展道路,具有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创新配置生产要素配置、产业转型升级深度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中,金融的作用不容忽视。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财政科技支出由5600亿元增加到10567亿元,增速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我国综合运用税收优惠、采购、资产管理、财政等政策工具,形成了对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多维度、全方位支撑。 2023年,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持续“加大”力度,力度将更加精准,流程将更加简洁,企业全年累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金额将达到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制造企业享受1的加收扣除额1万亿元,占比近百分之六十。 可以说,金融在推动基础研究、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品质生产力涵盖了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发展“无人区”前沿技术。 这意味着,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可能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在某些领域面临失败的风险。 要调动全社会大力发展新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在对冲不确定性、提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积极作用。
新的定性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基础上的。 近年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不断深化金融科技资金配置和使用机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更好地支持新生产力发展,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支持提高原创创新能力。 重点关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龙头企业,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 大力支持和确保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也离不开各经营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特别是要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质态,不仅会带来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动力的深刻变化,而且会重塑企业的经营结构和竞争优势。 企业有内在动力积极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金融部门需要更好地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 近年来,财政部对经营主体创新行为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业务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 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充分发挥金融资金杠杆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科技创新投入更多,引导项目、资金、人才、基地等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 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大创新成果应用迭代力度,落实完善首批重大技术装备和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以市场化方式解决新质量生产力引进前期可能面临的规模经济瓶颈。
此外,针对产业链和第一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整合优化相关金融项目、实施“专业化”金融扶持政策、 精细化、专项创新“,加快科技成果权属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复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因素。 在此背景下,金融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多层次、多角度推动新型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本文来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