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中和是一个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过程。 碳中和治理路径应从低碳企业、低碳园区、低碳城镇、低碳村等局部区域入手,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
在2月28日举行的第36届雄安创新报告厅,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江清哲以“从技术创新到制度治理——双碳目标实施路径选择”为题,与雄安新区党员干部工商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第36届雄安创新报告厅。 摄影:牛思佳。
江庆哲从双碳目标的提出、碳中和治理的逻辑和路径选择、实施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他表示,该地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载体。 要实现我国的碳中和目标,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实现路径; 不同地区也应根据自身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江清哲在雄安新区向干部企业代表作了讲课。 摄影:牛思佳。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第一驱动力是技术创新。 江庆哲强调,要聚焦碳减排、碳置换、碳封存、碳埋等单一减排技术的突破和快速迭代。
具体而言,减碳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技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碳替代技术是以清洁替代技术为基础的新能源,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 碳封存技术侧重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宝贵资源,实现碳循环利用。 碳埋技术通过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将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捕获和储存,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量。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江青哲进一步提出了制度治理理念。 “系统治理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零碳园区的建设,其实现需要节能减排、碳汇、碳汇等手段的支撑,从而实现园区内碳排放与碳吸收的自我平衡,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深度融合。 江庆哲表示,零碳园区建设要注重产业低碳发展、能源绿色转型、设施集聚共享、碳元素智能化管理。 未来零碳园区的重点包括拓展零碳园区发展方向,完善零碳园区顶层设计,统一零碳园区评价标准,加强清洁能源利用。
讲座最后,江青哲建议,要设立碳中和专项班,制定碳中和碳中和专项规划,坚持政、产、学、研结合。 “实现双碳目标,要高效整合区域内外资源,尤其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优势,开展人才培养、干部培训、智力支撑、成果转化、规划制定、政策咨询、示范区建设等工作。 此外,还要建立碳中和,坚持引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产资本融合发展,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江清哲说。
原标题:江青哲:碳中和治理之路要从地方做起。
每个人都在看。
未来的城市是有希望的。
雄安会展经济活力迸发,详情
京津冀:这么近,这么美!
制片人:冯雅涛。
主编:刘世豪。
编辑:何美轩。
*:人民雄安网。
记者: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