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数量 基数多倍体和非整倍体
1. 数字 16775126210 dy
1.Haplopappns gracilis2n=4,2Ophioklossum reticulatum 2n = 1260
3.大多数作物在2n=10-40,少数如猕猴桃和甘蔗高达100左右。
4.对于染色体数数高的作物,只建议分析数变异,而不是核型分析。
原因:a染色体很小。 b.它可能包含多个更复杂的基因组,并且很少得出准确和有价值的结论。 c.很难稳定这些数字。
1)、猕猴桃小叶2n=58;2)、大籽猕猴桃2n=116;3)、猕猴桃2n=116;4)狗枣猕猴桃2n=116
染色体上的细胞数量越多,越准确,越容易检测变异,此外,它还具有代表性。
在首届全国植物染色体研讨会上,一致认为染色体数应计入30个以上的细胞,其中85%以上的细胞具有恒定一致的染色体数,可视为植物的染色体数。
2. 基数和倍性
1.染色体组: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体核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多倍体生物中,指染色体的成分。 例如,小麦的单倍体染色体成分由三个染色体组(ABD)组成。 每条染色体都是染色体组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2.染色体基本数:指二倍体物种单个基因组中的染色体数,一系列多倍体中最小的单倍体中的染色体数称为基数。 它通常用“x”表示。 (X>13通常被认为是古多倍体起源)。
植物配子体中的染色体数常用“n”表示,二倍体植物的孢子体有两组染色体,用“2n”表示。
示例:一粒小麦 (AA):2n = 2x = 14
阿比:2n=4x=28x=7
普通小麦 (AABBDD):2n = 6x = 42
金冠苹果:2n = 2x = 34
湖北海棠:2n=3x=51x=17
秋海棠:2n=4x=68
从上面可以看出,n用于个体发育的类别,x用于系统发育的类别,在作物个体发育的世代交替中,配子体的世代称为“n”,表示单倍体,孢子体的产生称为“2n”,即二倍体,这与它的真实倍性无关。
3.多倍体。
多倍体包括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
多倍体的核型分析通常涉及其起源和进化的问题。 也就是说,对同源和异源起源做出判断。
但是,重要的是不要轻易判断同源和异源起源。 因为形态相似,所以不一定是同源的。
4.非整倍体。
一个人在同源染色体对中多或少一个成员,分别称为三体和单体,两个多于或少于两个是四体或不存在。 三体性或四体性可以在 2x 和 4x 中出现并存活,而单体或缺陷体仅在多倍体中存活。
这种类型的非整倍体在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定位中具有价值,在普通小麦中已经建立了21个单体家族。
当一个物种种群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体与其他个体相比,始终存在一对或 n 对非重复同源染色体的差异时,这可能表明该物种中存在具有染色体基数非整倍体变异(称为异倍体)的个体。
这是物种分化或新物种创造的标志。 这也是同一属植物中出现多个基数的原因。
5.混合倍性。
不同个体和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差异很大,整倍体和非整倍体之间存在不规则的变化,称为整倍体。
6.B染色体。
B染色体,又称多编染色体,是指某种作物中一些超过正常染色体数的特殊染色体,如玉米、黑麦、高粱、百合、崇楼、蚕豆等。
差异:1B染色体比正常染色体(又称A染色体)小,较大的仅相当于小A染色体的1 2,较小的相当于点状小随虫的大小(可与上述三体和四体区分开来)。
2.在同一个体内,通常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无论大小,其数量几乎是恒定的,并且所有着丝粒点(中间或末端着丝粒)都可以在体细胞中正常传递(很容易与染色体断裂产生的片段区分开来)。
3.80%发生在2x植物中,数量大多为1-2,自然界中可多达20。 在人工诱导或栽培下,它可以积累多达 34 个(在玉米中发现)。
注意:它们中的少数存在,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并且大多数存在,导致生存能力下降和生殖不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