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作者名单
2023年,恢复医疗秩序,提高供应效率,供应内容更加丰富。 与此同时,医疗服务也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管和投资放缓。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对于行业创新来说,克服障碍、持之以恒是永恒的主题,以融合、延续、可及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创新步伐仍在加快。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行业变革的逻辑,本次结合2023年以来行业典型的创新措施和成果,从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支付创新四个维度进行解读,评选出十大创新案例,并详细讲解部分案例的创新路径和价值, 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浅谈2023年医疗服务
与2022年同期和2019年及之前相比,2023年该国医疗服务的整体增长均大幅增加。
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数达到51家亿,同比增长6%,同比增长124%。在住院服务方面,1-9月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到2人2亿,同比增长189%,同比增长16%。 与2019年同期相比7%。
近年来医疗服务量的变化 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蛋壳研究所编制和制图。
一方面,非急诊和危重症护理需求得到释放,择期手术需求增加,使得整体医疗服务量呈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医疗保健组织能够通过供应创新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在线医疗方面,以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在线医疗资源持续增加,目前全国有3000多家互联网医院提供一流的诊疗服务。
从医疗机构类型来看,2023年民营医院将大幅复苏,与医院整体增长的频率相同。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23年1-5月,全国医院就诊人数为16人次7亿人次,同比增长35%,其中私立医院2例8亿人次,同比增长70%。
政策数据:医院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2023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先后发布医疗服务相关政策文件200余份,在提升服务质量、医疗反腐、集中采购、DRG DIP支付改革等方面,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一些三年计划设定了阶段性目标。 例如,《提升医疗体验和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将“以患者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个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性、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由蛋壳研究所编制绘制。
在医疗反腐方面,2023年以来,一场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席卷全国,医生、医院、药企之间的沟通机制正在发生变革。 除集中整改外,三年检查将进一步推动医院规范化管理。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大医院检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提出,新建一流医院的检查涉及行业风范建设和医院经营管理。
高特佳副总经理于建林认为,医疗反腐已经影响了整个医疗生态圈,短期内影响很大; 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会带来好处,而那些具有创新性,可以带来临床益处,并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药物和设备,可以真正被患者使用。 这是一个在经历阵痛后重回正轨的过程。
国家组织的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持续常态化,从2023年开始,以种植牙和OK镜为代表的集中采购政策将覆盖消费医疗领域。 这意味着集中采购逻辑呈现出新的特点:它不仅涵盖了疾病诊疗所需的药品耗材,还涵盖了改善健康状况所需的耗材,特别是“一老一少”两大重点群体急需紧、负担重的产品; 它不仅涉及实物产品,还涉及服务的“集中采购”。
部分地区种植牙医疗服务的监管**数据**:当地医保局官网,由蛋壳研究所编制绘制。
此外,截至2023年9月,全国已有282个协调区域实现实际支付,占协调区域总数的71%; 北京、河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辖下的所有协调区域均已启动DRG DIP支付。 全国总体进度快于阶段性任务目标,部分地区提前完成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的全覆盖。
根据政策规划,DRG DIP支付方式改革将于2024年全面完成。 明年将是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时期。
资本数据:整体投资步伐放缓,医疗赛道表现突出
2023年,医疗服务板块整体投融资活动有所下滑,但仍会有较为突出的细分市场,不同赛道的8家公司将成功上市,增加行业信心。
截至2023年底,医疗服务板块一级市场共融资59笔,融资总额约34笔42亿元,与2022年的65起相比,73融资金额49亿元,有所减少。
在长岭资本管理合伙人江晓东看来,存在时间长、之前有过多轮融资的公司,目前更容易顺利募集,无论这些公司是否盈利,只要其收益能够达到一定规模,在适当估值的前提下, 投资者可以投资以盘活现有资产;此外,拥有新商业模式和快速增长的公司也更有可能获得融资。
细分中医疗服务一级市场的融资事件分布 数据**:动脉橙数据库,由蛋壳研究所编制和绘制。
从细分来看,医疗成为最抢眼的赛道,共有11笔交易,占比最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我国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结构有一个关键节点。 医疗与养老服务的结合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优质企业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
养老服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赚钱领域。 亿凯资本董事总经理王斌坦言,但受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影响,行业持强烈观望态度,养老成为比较确定的领域之一。 然而,未来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是否与需求的增加成正比? 如何应对先老后富的问题? 这些都是养老服务需要面对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导国有企业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的同时,也有一批“国家队”机构在医疗服务领域进行投资。
支付数据:数字化进程加速,医保与商业保险信息交换已启动
2023年,整体医疗保障水平将持续提升。
首先,医保门诊治疗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员工普科门诊医疗保险基本建立,覆盖40多万家医疗机构,全年25亿多人,报销金额超过2000亿元。 居民医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持续优化。
在医保目录方面,新版医保目录新增126种新药,使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协商药品将惠及大众购买2种以上1亿人次,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减轻患者负担2000多亿元。
在药品消费集中采购方面,年内开展全国集中采购两批80种药品,平均降价57%; 开展人工晶状体、运动医学耗材集中采购,平均降价70%; 对口腔种植体医疗服务费和耗材进行专项处理,单颗种植牙的总成本从平均15万元降到6000-7000元左右,共播种了150万粒种子。
近年来,医保收支**数据**:国家医保局官网,由蛋壳研究所编制绘制。
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23年1-11月,医保总收入**为2936215亿元,总支出2491094亿元。 结合收支常态化情况,医保支出增速高于整体收入增速,人口老龄化可能加剧这一现象,成本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在商业保险方面,健康保险的增速从最高67%下降到4%,亟待打破。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医保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人寿保险占比也稳步增长。
但另一方面,健康保险的增长也有所放缓,从增长高峰期的50%-60%下降到过去三年的不到5%。 结合当前医疗服务体系的需求和趋势,健康保险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来增加对非标群体的覆盖,并加强对非标群体的健康管理。
近十年来健康保险原保费增长情况 数据**:国家医保局官网,由蛋壳研究所编制绘制。
2023年7月,上海市医保局等7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多元化支付机制的若干措施》,提出28项重点任务,其中16项涉及推动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化发展。 例如,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医疗和医保大数据,在合规、安全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计算和计算,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科学准确的定价,有效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和产品**。
此前,国家医保局已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了医保个人信息查询使用授权试点。 在试点城市,投保人不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查询和获取个人医疗保险信息,还可以在个人授权后向商业保险公司开放相关个人信息,为商业保险保险和理赔带来便利。
过去,由于院内诊疗数据缺乏,商业保险在承保和理赔方面存在诸多痛点,数据不足是少数保险产品面向非标人群的因素之一。
当前,医保数字化进程加速,数据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这一趋势来看,医保数据在未来推动商业保险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业保险的创新发展将更好地与医疗保险相辅相成,有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服务创新解读
模式创新:扩大资源供给,促进优质资源的扩张和均衡分配
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大和均衡分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和加快国家级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截至目前,已建成全国医疗中心13个,分五批29个省份的125个建设项目。
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学中心的本质是促进原有的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疑难病危重病的诊开发能力,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转化高水平的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另一方面, 通过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的流动共建,促进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于社会医疗服务而言,仍可以通过优质资源的建设或流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拓展和均衡分配,与公共医疗体系相辅相成。
例如,邦格骨科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首批5G+骨科机器人联盟单位,借助骨科机器人5G技术,手术更智能、微创,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服务创新:强化融合性、连续性、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包括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规范、贯彻医疗服务行为准则、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规范化等各个方面。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包括国家质量控制中心、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市(地)级质量控制中心和县(区)级质量控制中心(组),质量控制中心将在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疗质量保障需要以制度建设为底线,以价值为本的医疗也可以作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医疗质量的目标。
古联医疗以支付方式改革为突破口,探索价值型医疗; 并着力打造“优质”,实现医疗质量和效果最大化,全面落实价值型医疗。
提高药品保护和药房服务水平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部分。
上海医药云健康推出亿耀综合旗舰,整合创新药专科药店和互联网+云药店,提升新专药和普科慢药可及性,持续创新药学服务。
现在医疗服务体系正在推动由“以治疗为中心”向“健康中心”转变,要加快防治结合模式建设,建立健全防治体系包括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等,加强不同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提高防控效能。 特别是要加强重点人群和疾病的管理,如针对孕妇、婴幼儿、学生、职业群体和老年人的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癌症防控不容小觑。 当前,加强癌症防癌筛查、早期诊疗、科学研究,集中优势力量在发病机制、防治技术、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关键环节取得关键突破,已成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继2022年首次提出“生态癌症预防”后,2023年,盈康人寿将继续推动肿瘤医疗服务从疾病诊疗向“预诊治疗”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加快转变癌症防治模式。
参考全国参保员工人数,职业人群规模巨大,职场健康成为日益热门的社会话题。
平安健康升级了“易企业健康”产品体系,以更加灵活高效的定制产品,为企业提供系统化、全流程的员工健康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效率。
在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中,预防、诊疗、保健等不同类型服务存在分工,缺乏有效衔接。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时,存在服务不连贯、信息不畅等问题。 当患者到不同机构就诊时,医疗信息的传递不连续,难以形成对医疗服务的完整记录和评价,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
近年来,在数字化的帮助下,线上线下、院内外、服务环节各环节都出现了持续医疗服务特别是以专病或特病为维度对接各种资源的持续服务,在帮助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京东健康已经推出了27个专科中心,2023年将聚焦**、精神心理学、中医,精细化专科和疾病服务内容,构建服务闭环。
此外,在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方面,考虑到用户的不同需求,小成集团通过辅助器具租赁的形式,解决产品单价高与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全流程数字化赋能辅助器具租赁业态。
管理创新:从人力、标准化维度创新管理模式,打造永续动力
医疗机构的管理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运营体系、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等。 同时,不同专科、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同样是消费医疗机构,眼科对设备的依赖程度很高,口腔对医生的操作依赖程度很高,这就决定了牙科机构需要重点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2023年,美德维尔牙科全新升级的“明星计划”已在旗下机构全面实施,打造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优势; 未来,我们将继续迭代合作模式,帮助解决牙科人才问题。
医疗机构的连锁管理还涉及标准化的关键问题。 标准化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简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它还使公司更容易快速复制、占领更多市场并加快扩张步伐。 在一些资产密集、利润率低和人才稀缺的细分市场中,标准化尤为重要。
例如,金鑫复兴健康以医疗与养老相结合为核心,2023年建立护士等级和晋升制度,完善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为拓展连锁经营奠定基础。
支付创新:精准降低目标群体支付负担,促进健康保险产品多元化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病程长、成本高的慢性病发病率增加; 同时,随着老年人器官功能下降、部分或全部丧失自理能力,甚至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护理服务需求增加,护理负担较重。 此外,近年来,在生活压力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下,以乳腺畸形、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糖尿病前期为代表的人群有所增加。
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主流的健康保险产品只覆盖健康人群,但这些产品变得越来越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健康人群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一方面,大量非标病人群难以获得符合其需求的医保保障,另一方面,医保市场增速低迷。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癌症防控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此前,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丰富人寿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也提到,要进一步提高保险年龄上限,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保险保障需求。 适当放宽保险条件,为已有病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合理保障。
可以看出,针对非标病人群的医保产品有望成为解决矛盾的突破口。
2023年,元盟医疗将携手行业合作伙伴推出“关爱脑健康”阿尔茨海默病保险产品,重点探索慢病和老年人“健康保险+健康服务”的融合创新。
在以非标病态医保创新为目标的生态下,医疗、医药、保险及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在服务更多人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