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已到,大量新规开始为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其中,外卖新规获得一致好评。
根据3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浙江省内所有外卖必须封存,检查时发现送餐未封存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封的, 将依法查处。
同日,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首批4份责令整改通知,原因是外卖商户未使用封条,未安装阳光厨房监控。 通知明确指出,如果一周内未进行整改,将处以罚款。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一边倒的掌声,足以证明外卖印章是被百姓叫来的。 当外卖成为食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其卫生和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超越了便利性,成为五星表扬体系中的关键标准。
外卖的食品安全涉及多个环节和流程,从食材源头,到商家生产,再到“最后一公里”配送,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以往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针对源头和生产加工的监管,这确实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风险区域”。
相较于包装前,分销环节在监管过程中往往更容易成为“漏网之鱼”,需要依靠平台的投诉机制进行约束。 但无论是报纸上看到的案例,还是外卖评论区的投诉,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由于配送过程中引发的食品问题,消费者往往不得不吃亏。 在权利责任分配不明确的情况下,各方相互指责,拒绝承担责任,使维权更加困难。
给外卖贴上封条,是全程最后的“锁”,保证了“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作为预防措施,骑手有权拒绝送货,消费者有权拒绝接收没有封条的外卖。 同时,也方便在事故发生后追究责任,商家落入“锁”,骑手护送,各司其职,问题一目了然。
一个外卖,金额不大,却连接了商家、外卖骑手和消费者三方,是看得见的交易,也是看得见的道德。 小小的印章看似不起眼,却体现了商家的良知,能让骑手安心,让消费者安心。 舌尖上的风险,经过这种密封检查后,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足以大大降低它。
浙江从别山造石,一键复制到全国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是,在完全采用之前,仍有一些细节不容忽视。
对于商家来说,既要考虑封印自身投资的成本,还要考虑提高服务人员意识的成本; 其次,密封件的生产标准也是关键,如果一碰就容易损坏和破损,对送货人员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如果拆卸太难,消费者将不得不付出额外的努力。 尺寸、粘性、标语、投入,统一生产还是单独生产,外卖封条的“锁”也需要更全面的“质检”。
外卖不是洪水野兽,但不安全的外卖是。 小小的印章,不仅守护着一粥一餐的安全,更守护着整个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商报》评论员唐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