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冬奥会场馆“冰丝带”和“冰立方”总设计师郑芳。 新京报记者郭彦兵摄。
简介:郑芳。
Ice Ribbon》和《Ice Cube》设计总监。
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郑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冰壶场馆的总设计师。 他主持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国家网球中心等五个比赛场馆的设计。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奥运场馆众多,曾经是奥运运动员挥洒汗水、奋斗的舞台,如今却成为市民和游客锻炼放松的打卡点。 十年来,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日新月异,奥运场馆的持续运营和综合利用成为“双奥运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2月26日重要讲话十周年。 自成功申办冬奥以来,总书记先后五次视察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备工作,对场馆的设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强调场馆建设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特色。
冰丝带和冰立方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地标性建筑,由建筑师郑芳及其科研设计团队设计。 从2003年至今,郑芳主持了北京两届奥运会七个比赛场馆的建筑设计。 在他看来,为奥运会设计场馆就是设计“最先进的超级建筑”,而最具预见性的选择是创造一个开放的框架,为未来留出空间。
在求学的路上,我慢慢明白了,建筑应该回答“时代的问题”。
1988年,郑芳考入建筑界知名的同济大学。 和许多中学生一样,郑芳在进入大学后才真正明白自己未来的专业是什么。
要成为一名建筑师,您需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从几何学、美术和工程技术到建筑物理学和建筑史。 “建筑师是'万事通'。 郑芳认为,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空旷的场地到建筑物,有许多学科可以协调和安排结构和设备进入建筑空间。 建筑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科的知识体系。 ”
在求学的路上,郑芳慢慢领悟了设计与创作的核心——建筑师除了具备建筑的必要功能外,还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即建筑必须回答“时代问题”。
1996年,郑芳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来到清华设计院工作。 在这里,他跟随庄伟民先生参与了清华大学体育中心的设计。 “每个体育馆创造的空间都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都是超级工程。 从书院到建筑工地,他开始学习和研究设计中技术复杂的大跨度空间,为奥运场馆等超级建筑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后来,郑芳师从庄为民攻读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大跨度空间建筑领域深造。 2014年毕业时,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在他共同设计的清华大学体育中心举行。
2003年,郑芳开始主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设计工作。 他主持设计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国家网球中心等五个比赛场馆,并在赛后顺利完成了场馆的改造。
2024年2月2日,郑芳坐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观众席上,看着自己曾经主持设计的奥运场馆。 新京报记者郭彦兵摄。
奥运场馆是我设计过的最复杂的项目。
奥运场馆是我职业生涯中设计过的最复杂的项目之一。 郑芳表示,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建筑效果、结构、幕墙、机电、声学、温度、光环境等都是必须考虑的,这蕴含着诸多创新技术挑战。
郑芳说,如果说体育场馆的建设是一个“超级工程”,那么为奥运会设计体育场馆就是设计“最先进的超级建筑”。
要“从零开始”设计和建造奥运场馆,建筑师应将场馆的体育功能、比赛期间的运营和赛后利用融为一体。 “我花了很多时间与同事一起研究计算机模型,以找到最合适的设计状态。 为了找到他眼中的“合适的数字模型”,所有工程学科的深化和修改往往需要建筑师的反复协调和论证。
参加奥运会的人员的多样性决定了奥运会期间奥运场馆运营的复杂性——为观众、运动员和用户创造最佳体验。 “在举办奥运会时,每个主办城市都在不断调整其场地需求。 郑芳说。
2016年7月22日,国家速滑馆建筑构思国际竞赛拉开帷幕。 经过角逐,“冰丝带”设计方案胜出。 专家认为,“冰丝带”的建筑立面线条流畅,造型动感十足,体现了冰上运动的速度和激情。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夜景线条流畅,造型动感十足。 图IC照片
节能降耗,打造“冰丝带”动感屋面。
“冰丝带”的设计充满了绿色低碳的综合考虑。 “冬奥会场馆的设计反映了我们在新时代对环境问题的态度。 在郑芳看来,这不仅是当下时代的要求,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设计方法。
冰丝带的比赛大厅就像一个冰箱,里面有一大块冰。 将装有这种冰块的冰箱的尺寸缩小一点,这样就可以节省电力。 因此,建筑师希望将“冰箱”做得尽可能小。
“冰丝带”的溜冰场面积约为1它占地20,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溜冰场之一。 为了减小比赛馆的体积,减少空调除湿的负荷,“冰丝带”的屋顶被设计成向下弯曲的双曲抛物面形状,这样冰面上的空间就会更小。 屋顶两侧高高,中间向下弯曲,像一个巨大的薯片。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景,溜冰场面积约120,000平方米。 图IC照片
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向下弯曲的屋面是钢索受力最有效的形状。 “原理很简单,钢缆会因自身重力而自然下垂和弯曲,形成弯曲张紧的屋顶是最有效的。 郑芳解释道。
这种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屋面设计每平方米索网屋面使用约27公斤钢材,仅为传统钢桁架结构屋面用钢量的四分之一,大大节省了材料,从而减少了体育场馆建设的碳排放。
钢缆自由悬挂的原理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需要找到既动态又美观,机械效率高的表面方程。 “冰丝带”屋顶的形状是经过复杂的建模、数值模拟、实验和计算确定的,不仅要美观,满足溜冰场内部使用空间的要求,还要使用最少的钢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性能。
“冰带”采用紧凑的空间、轻质的索网结构、二氧化碳自然工作液制冰工艺、自然采光、节能运行的机电系统设计,形成了完整的“可持续”技术体系。
为场馆的未来留出空间,实现重复、全面、持久的使用。
“携手共进”是冬奥会的口号。 可持续性是我们奥运场馆的核心。 郑芳认为,可持续性第一意味着场馆在比赛结束后的持续运营,这是对建筑设计的根本考验。
城市生活瞬息万变,在设计之初就无法预见到场地的未来全面使用。 “此时,采用'通用空间'的概念进行设计,创造一个开放的框架,为未来留出空间,恰恰是最具预见性的选择。 郑芳说。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就是这样。 它的溜冰场面积约为 1它占地20,000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内最大的单一室内通用空间。 “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它可以容纳各种富有想象力的使用场景。 郑芳告诉记者,在比赛馆的屋顶上,每根钢缆的交叉节点处都预留了挂钩,可用于在表演和活动中悬挂设备。 场馆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留给赛后使用。
2022年7月,“冰丝带”正式对外开放,北京冬奥会“最快冰”与“大块冰”开始无缝切换。 如今,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已经两年多了,场馆全面向公众开放,国际滑联世界杯、跨年联欢晚会等重大赛事和活动陆续举办。
2024年2月12日,龙年春节期间,游客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中滑冰,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 图IC照片
“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低碳平整的冰面。 运动员们在这里创造了低海拔地区最多的奥运纪录,使其成为“最快的冰面”。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后,“冰丝带”开展多场景作业,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群众性冰上运动、竞赛和大型活动,实现了总书记提出的“重复使用、综合利用、持久使用”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冰丝带》的热度一直很高,而且越来越忙。 仅在今年的春节假期,就接待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和滑冰爱好者。
新京报记者 吴伟.
编辑:刘梦杰。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