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作者名单
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韩青
制作人丨奥投财经(thesankei)。
今年1月,位于北京长鹰华联购物中心的博迈尔斯健身更新了灯箱广告,与以往不同,屏幕上的模特已经换成了AI生成的数字人。
早在一年前,ChatGPT掀起了AI大模型的热潮,人们对通用大模型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充满想象,同时也对自己面临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充满担忧。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一家小健身房在宣传灯箱上就使用了AI,当我们惊叹于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的快速渗透时,我们应该回头看看今年发生了什么。
1月:ChatGPT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
推出仅两个月后,OpenAI 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 已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根据瑞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ChatGPT 在 2023 年 1 月的月活跃用户估计为 1 亿。 报告称,2023 年 1 月,全球每天约有 1300 万独立访问者使用 ChatGPT,并援引分析公司 Similar Web 的数据。 “在互联网领域20年的发展中,我们想不出有哪个消费互联网应用能够比它增长得更快,”瑞银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 ”
根据《工程世界》汇编的数据,iTunes 花了六年半的时间才达到 1 亿用户,Twitter 花了五年时间,Meta (Facebook) 花了四年半时间,WhatsApp 花了三年半时间。
ChatGPT的爆火也让市场看到了AI大模型的机遇,这股风也吹到了中国市场,各种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纷纷推动自己的AI大模型的建设和发布。
2月:复旦大学发布MOSS作为百模大战的前奏
在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热潮席卷而来后,国内的大学率先发布了产品。
2023年2月,复旦大学发布了类似chatgpt的对话式大模型MOSS,两个月后正式开源,成为国内首个插件增强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
国内对MOSS充满期待,开通还不到24小时,由于瞬时接入压力过大,MOSS服务器已经人满为患。
MOSS主要在科研领域发挥作用,奥投金融了解到,科研人员计划将复旦在人工智能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赋予MOSS绘画、语音、作曲等多模态能力,加强其协助科学家进行高效科学研究的能力。
尽管如此,MOSS也为国内对话模式的发展开了个好头,然后是大厂商之间“你唱我现”的模式。
3月:文心的话发布有点仓促
2023年3月16日,在众多各大互联网公司中,率先发布了一款大模特——文心一言。
在外界看来,率先放出来也情理。 “经过这么多年的搜索,信息检索和大数据处理密切相关,在AI大模型的投入和应用研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业内观察人士表示,“另一方面,它是较早确立AI发展方向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在这一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技术储备方面更加扎实。 ”
文心一言的首次发射有点仓促,发布会上并没有大众期待的实机实际演示,只有预先录制的演示。 尽管如此,它仍然在 100 个模型的战争中名列前茅。
4月:阿里巴巴发布通益千问,率先进行内部产品转型
自2019年以来,阿里巴巴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2023年4月,阿里巴巴推出通通益千问模型,这是阿里巴巴大规模模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益千问主要用于赋能阿里巴巴内部产品,如钉钉、天猫精灵等。 奥投财经了解到,钉钉接入通益千问测试后,可以自动生成工作计划、会议纪要后的总结和待办事项清单、功能草图,并自动生成小程序。
通益千问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为AI大模型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方向,而在AI时代,如果每个企业都拥有具有行业能力的专属大模型,将为AI大模型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
5月: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强势应用时代即将到来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通益千问只是阿里云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提供更多技术赋能的“弱应用”,那么科大讯飞发布的星火认知模型,标志着AI大模型强应用时代的到来。
2023年5月6日,科大讯飞发布“星火认知模型”,发布大模型在教育、办公、汽车、数字员工等行业的应用成果,包括科大讯飞AI学习机T20系列、科大讯飞听写、数字员工、智能座舱等人工智能应用产品。
奥头财经了解到,基于“星火模式+教育”场景,科大讯飞推出了包括助教、教育数字基地、星火语言配套APP在内的产品,覆盖了“教”和“学”两端。 其中,星火助教可以智能生成科学的系统教学设计、灵活实用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通过对话式和生成式互动,满足教师教学需求的课件,聚焦备课场景。
这意味着AI模型已经应用到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C端,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
6月:百模大战白热化,美团个人倒下
2023年5月底,《中国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报告发布,目前国内已发布79个参数规模在10亿参数以上的大模型。
当百模大战进入白热化时,光年外突然发生了变化,带队的王慧文病退了,美团负责打理团队。
2023年6月29日,美团向约20人发布公告65亿元**,完成收购超光年股权。 公告显示,此次收购的总对价包括约233亿美元,债务承担约3人民币67亿元,现金1元。
美团表示,收购完成后,将继续支持光年团队在大模型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然而,到目前为止,来自美团或光年之外的研究成果很少。
光年之外发生的事情也提醒从业者,AI模型是一条“坡长雪厚的赛道”,只要满怀热情地进入,就可能“血流成河”。
7月:Wonderful Duck Camera爆炸,AIGC引发数据安全问题
2023年7月,一款AICG产品将上线,这是阿里大娱乐推出的精彩鸭子相机,是一款AI换脸软件,用户上传后即可获得AI生成的不同风格和背景的图片**。
微信数据显示,苗雅相机的关注度在7月25日和7月27日达到顶峰; 奇迈数据显示,7月28日妙雅相机APP上线后,排名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12日就拿下了榜单第一名。
在苗雅相机爆火的同时,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等问题也备受关注,不少用户质疑,通过苗雅相机产生的数码克隆,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高精度、高质量的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争议,但技术发展不应受到争议或风险的制约,而应由制度规避,给予技术发展广阔的空间。
8月:《暂行办法》生效,将人工智能纳入监管范围
2023年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施行。 《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同时,有11家企事业单位对第一批《暂行办法》进行备案的大模型产品,分别是文鑫益言、字节跳动研发的云雀模型、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推出的百川模型、北京智浦华章科技推出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 北京商汤科技研发的SenseChat、MiniMAX推出的ABAB大模型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通用大模型学者。以及华为、腾讯和科大讯飞推出的大型模型产品。
9月:腾讯混元模式完成
在获得《暂行办法》首批备案后,腾讯于2023年9月7日发布了混合模式。 据了解,该混合模型拥有超过1000亿个参数的规模,一个超过2万亿个代币的预训练语料库,并已接入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腾讯金融科技、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50余家腾讯业务。
在发布大模型的同时,腾讯还宣布,混合模型通过腾讯云正式向公众开放,上千个行业可以通过API调用混合元素,或者以混合元素为基础模型,针对不同的行业场景构建大模型应用。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中,腾讯自身的大模型发布相对落后,但在混合元模型发布后,各互联网厂商在这一领域率先,国内通用大语言模型赛道慢慢“封闭”。
10月:同义千问性能突破GPT-35 百款之争进入下半场
2023年10月31日,2023飞天大会在杭州开幕。 大会期间,阿里云发布了千亿级参数模型通义千问二号0、10位权威评价中,通益千文20、综合性能超过GPT-35. 追赶 GPT-4 正在加速。
奥头财经获悉,通义钱文20参数在复杂教学理解能力、文学创作能力、普通数学能力、知识记忆能力、幻觉抗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暂行办法》发布以来,百款大战进入下半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各大厂商不断提升大车型的版本和能力,后续备案更加聚焦行业大车型和垂直大车型。
下半场比赛,肯定会有人脱颖而出,最终也会有人掉进沙子里,但谁也不想成为后者。
11月:OpenAI突如其来的“宫战” 大模型商业化前景亟待探索
2023年11月,刚刚发布ChatGPT-4 Turbo的Open AI上演了一场“宫斗戏”。
Open 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收到董事会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要求将他开除,随后 Openal 发表声明称“Altman 将辞去 CEO 职务并离开董事会”。
阿尔特曼和董事会就重返CEO一职和董事会重组进行了谈判,但双方并未达成协议。
然后事情变得更糟了。 此后,Microsoft宣布已经接受了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并让他担任一个新的高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团队的负责人,700多名Open AI员工签署了一封联名信,要求董事会辞职并让阿尔特曼回来。 在所有者和员工的支持下,奥特曼重新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
在外界看来,OpenAI内部变动有两个原因,一是高管之间的技术路线之争,二是数据恶化和产品持续流失。
数据显示,2023年1-5月,ChatGPT全球访问量环比增速如下:8%,呈逐月下降趋势; 2023年6月至8月,情况进一步恶化,增速分别降至-9%7%、-11.2%、-3.2%,连续三个月下降。
事实上,商业化的问题仍然困扰着AI大模型行业的先行者,这说明大模型的商业化前景仍需不断探索。
12 月:《纽约时报》起诉 Microsoft OpenAI 的大规模发展之路漫长
AI大模型学习需要大量数据,很可能构成侵权。
2023 年 12 月 27 日,《纽约时报》对 Microsoft 和 Open AI 提起诉讼,成为美国第一家起诉 AI 技术公司侵权的大型公司。
《纽约时报》认为,该作品包含大量的智力和财力投入,AI技术公司擅自使用该作品给他人造成了巨大损失。
新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去一年发展迅速的AI模型也是如此,这些成就可能还包括未来的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