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令人深感担忧,这种上升趋势表明,我们必须对癌症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癌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但大多数人仍然认为癌症离他们很遥远,这种心态可能会让我们忽视癌症可能潜伏在我们身边的事实。
其实,癌症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进化,根据权威数据研究,5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患癌症,而60至64岁是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年龄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加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 3 种癌症可以预防,1 3 种癌症可以延长寿命,1 3 种癌症可以早发现**。
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预防癌症的重要思路:首先,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二是加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预防和**癌症。 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及早发现癌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
癌细胞在人体内确实存在,癌细胞在各种内外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逐渐从人体内的正常细胞转化而来,这是医学上的基本事实。
虽然癌细胞存在于体内,但大多数时候,这些癌细胞不会发展成癌症,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并清除这些异常细胞。
然而,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减弱,或者癌细胞数量增加,基因突变严重时,它们有可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继续繁殖,最终形成可见的肿瘤,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人体内有癌细胞,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患上癌症,其实只有少数人会患上癌症,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清除这些异常细胞,因此,提高免疫力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环境因素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坏习惯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脂肪、高糖、高盐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医疗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的诊断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够被诊断出来,从而增加了癌症患者的数量。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患癌症的风险增加,因为随着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消除癌细胞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遗传因素
有些癌症是家族遗传的,遗传因素在癌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患癌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在中国医学界,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孙彦院士,虽然已经步入老年,但身体依然健康,精力充沛。 自1959年以来,孙燕院士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从事抗癌工作60多年。
60年来,孙妍院士不仅在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且通过积极向公众推广癌症预防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树立了榜样。
从50岁开始,他就致力于开展防癌科学讲座,分享自己的“防癌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提醒人们要注意健康,预防癌症。
孙彦院士曾经说过:“战胜肿瘤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让它上门。 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他最不希望的就是让患者因为疏忽而错过早期阶段,等到病情恶化到晚期才考虑寻求医生的帮助。
因此,他一直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检查和**。
吸烟
孙彦院士曾指出,他从未听说过有人因为戒烟而死亡的案例,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其中最著名的是尼古丁,它会对肺部造成长期损害,导致肺纤维化,进而患上肺癌。
此外,吸烟过程中会释放出40多种致癌物,其中苯、多环芳烃、砷、丙烯等是常见的致癌物,会对人体的DNA造成损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约85%的肺癌死亡与吸烟有关。 此外,吸烟者患肾癌、膀胱癌等其他癌症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3倍,吸烟者的总体癌症死亡率也比不吸烟者高2倍。
心情不好
孙彦院士指出,癌症患者的病因大多与情绪有关,很多患者在生活中经常因压力、焦虑、抑郁等原因而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的人,会对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严重影响,身体将无法有效抵抗癌细胞的入侵,而这种负面情绪与癌症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
情绪虽然是无形的,但它们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看不见、不可触碰的杀手,已成为致癌的重要因素,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一系列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一份报告,首次明确将空气污染确定为人类致癌的原因,并将其归类为主要和常见的环境致癌物。 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促使各国采取行动积极应对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不仅导致肺癌的发生,还会增加膀胱癌的风险,这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大气中的PM25、PM10等颗粒物会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附着在肺泡和支气管表面,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可刺激细胞增殖,进一步发展成癌症。
不良的饮食习惯
孙彦院士指出,很多癌症其实都是“财富病”,以结肠癌为例,过去在我国极为罕见,但现在却呈现出增长趋势,而这种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现代饮食中的脂肪含量过高。
不仅成年人面临这样的健康风险,儿童肥胖现象也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令人欣慰的是,国家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为公众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环境。
饮食与癌症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胃癌、食道癌、肠癌等癌症类型尤其受饮食习惯的影响,这也提醒我们,为了降低患癌症的风险,我们应该更加注意日常饮食,保持均衡健康的饮食。
在“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控专项行动推进会上,钟南山、孙英浩、胡生寿、何杰、王洪阳五位院士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验,总结了大家都能做到的五件事。
1.进食和运动平衡
“闭嘴张开双腿”是钟南山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他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小做起,从家庭做起。
他给家长们建了个建议:一是家长要带头吃健康食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二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不要怕孩子“乱玩”。
2.注意体检
孙英浩说,以大肠癌为例,一些常见的症状比如便血,很多人会把它当成痔疮来对待,等到大肠癌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
早期筛查是提高癌症发病率的关键。 他建议健康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重点筛选对象将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3.接种疫苗
宫颈癌疫苗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手段,和洁表示,我国部分地区9至14岁女童HPV接种率不到1%,提高接种率可以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他呼吁广大女性同胞关注并参与宫颈癌的防控工作, 远离宫颈癌的威胁。
4. 安心
胡生寿认为,压力和紧张会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负担,影响免疫系统甚至扰乱心率,他建议人们应该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平和乐观的态度。
5.有规律的作息
王红阳说,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失调和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她建议人们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身体上出现肿块或结节
这可能是肿瘤的直接表现,特别是如果它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或硬化的肿块。
持续发热
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可能是身体对抗癌细胞的反应,也可能是由癌症本身引起的。
不明原因的消瘦和疲劳
如果你没有刻意减肥或锻炼,但你继续减肥,或者如果你经常感到极度疲倦,这可能是癌症的征兆。
非创伤性出血
例如,便血、咳血、尿血等,这些都可能是癌症引起的异常出血。
持续性消化系统异常
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酸倒流、胃灼热、上腹痛等,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警惕胃癌或食道癌。
大便习惯和质地的变化
例如,大便频率增加、大便形状改变(如稀释)、大便中的血液或粘液等,都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征兆。
对于晚期癌症,**仍然是必要的。 虽然晚期癌症可能难以完成,但它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晚期癌症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等手段,手术可以切除肿瘤或减轻症状,放疗和化疗可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靶向**靶向特定的癌细胞进行精确打击。
除了传统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方法,如免疫、基因等,也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当然,晚期癌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类型、分期、效果等因素制定方案,并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