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元(右)传授他的技能。
陶元是民族传承的苗族服饰(习俗)。
陶美远,1965年出生于长宁县彝苗乡大坪村大龙潭村民群。 从四五岁开始,陶渊就跟着奶奶母亲选麻种、翻麻池、种麻、收麻切麻、数麻、纺线、缠绕、煮、洗漂、碾磨、装线、织布、刺绣等,并随亲戚到楚雄大理、 文山、红河、贵州、湖南与亲戚。在苗族服装制作中,他掌握了采花、平绣、锁丝绣、平带绣、茎边绣、种子绣、补贴绣、绒绣、断线绣、锡绣、辫子绣等技艺。 掌握苗族服饰配色的统一法、陪衬法、对比法、回声法、点缀法等。 掌握苗族服饰中的几何图案(包括网纹图案、三角图案、八角形图案、菱形图案、锯齿形图案、雷纹、背纹、弧形图案、窄条纹、漩涡图案、圆形图案、旋钩图案等)、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劳动生产工具图案等“母纹”。 掌握苗族服饰中的图案造型、图案配色、图案内涵。
从十二三岁开始,陶元就去邻里四乡追随老人的苗族民间口头文学,随亲戚到省内外苗族人那里学习,掌握了历史传说和服饰的内涵。 例如,服饰中与女娲、蚻友、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黄果树瀑布等神话传说有关的神话和历史传说; 传说中的苗族迁徙、田野、城市、牛羊在服装图案盒中。
被誉为“七彩霓虹裙”的长宁苗服饰由包头、上衣、领袍、披肩、飘带、三角小腰、腰带、大方腰、小方腰、百褶裙、紧身裤等十八套组成,被称为十八花。 一套漂亮的长宁苗族服装通常需要5到10年才能完成。
在陶媛家的院子里,随处可见制作苗族服饰最基本的原料——工业排毒**。 3月播种,7月收获。 大麻成熟时要开花,但要在结果期之前收获,大麻老了容易变脆,不能满足纺纱的要求。 这些看似“贫瘠”的原材料,是如何变成色彩斑斓的服装的? 陶媛介绍道:“切麻前,要把水均匀地倒在晒干的麻秸秆上,等待十分钟以上,把软化的麻秆拿在手里,就可以把麻皮撕下来,麻皮不能轻重,力度要均匀。 大麻是大麻切割后另一个耗时的环节。 在将麻片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太薄的部分应较厚,以防止麻线断裂; 剥离过粗的部分,避免形成小结,影响外观。 陶媛认为这是亚麻制作中最复杂的过程。 在将麻织成亚麻之前,陶元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麻线的颜色变白,而这个环节的主角其实就是黑炉灰。 将麻线在黑炉灰水中煮沸三次并漂移三次后,它从生线中变成煮熟的线,不仅变白,而且柔软不易折断。 这种麻线只有在纺纱后才能装上织机,并用梭子织成布。
2006年5月20日,长宁县苗族服饰(习俗)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
有了这样的机会,陶元将苗族服饰技艺的传承变成了一种责任。 她感慨地说:“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感到责任重大,在我们苗族文化传承中,我要向我学习,我认真教学,我要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 陶元在学习前辈的同时,不断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技艺。 如今,当地大部分苗族妇女都拜她为师,也有来自大理、楚雄、文山、红河等地的苗族妇女前来学师,徒弟有200余人。 如今,她是长宁苗族的文化名片,一个知名人士,特别想让外界记住,她是长宁苗族服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任何手工艺品的传承和推广都会遇到瓶颈期,长宁苗服饰也不例外。
陶元不仅能使苗族服饰“织绣”,还能“唱歌”。 她擅长演唱苗族服饰习俗和山歌,嗓音独特,小调独具韵味。 有很多小曲子只有她会唱,她也被称为“苗山云雀”。 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传承人; 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五名乡村地方优秀百强人才; 2013年,担任电影《苗玲妮裙》民俗顾问、苗族歌手; 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荣获长宁县首届“兴昌人才奖”; 2017年被云南省人民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0年被宝山市总工会授予“宝山工匠”称号。 她代表收藏演唱的民曲有《长宁苗服风俗60首歌》《长宁苗服62首小调》《陶元唱长宁苗服十八套小调》《陶元苗民俗故事》(40万字,罗金荣整理)等,是其代表, 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瑰宝,又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陶元的带动下,在彝族、苗族乡建立了6个苗族服饰传承点,每个点每年重点培养10至15名传承人,培养近百名学徒。 同时,每年都会举办苗族服饰民俗文化传播活动和传承人技能展示大赛,加强传承人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陶元将始终在这样的训练和比赛现场进行苗族传统刺绣的实践和教学,履行传承人的责任,让精湛的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