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22日,18岁的***从长沙小武门出城,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新军第25混协的营房和训练场谢昌平走去。
只花了几天时间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革命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长沙,长沙的局势变得非常紧张,随后戒严,但革命的火焰已经点燃。
革命者热情地谴责清朝的平庸无能,详细介绍了武昌起义的情况,分析了武汉三镇的军政形势,鼓励大家为了国家和人民,采取行动支持湖北起义军, 并响应孙中山“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第一个和平等土地权利”的政治纲领。
这次演讲对同学们影响很大,有的同学忍不住站出来发表意见,称赞湖北革命者,说湖南应该对湖北的起义军作出回应,**也感叹了,他想得很长远,他认为革命不应该只靠言辞,而应该靠实际行动。
那么什么样的实际行动能够帮助湖北叛军呢?
**想:要想掀起一场革命,就要上战场,拿着真刀真枪,去做。
由此,18岁的***做出了决定:去湖北,成为革命军。 是的,他想把笔写在纸上,这个决定并非微不足道。
要知道,在长沙读书曾经是一件非常热心的事情,为此,1910年冬天,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的一位老师把他介绍到湘乡县省立中学,老师答应了***的要求。
于是他步行到长沙,1911年春顺利考入湘乡县立中学,真正在长沙学习,也接触到了更先进的思想和革命事迹。
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才在湘乡县立中学读了半年多,但还是毅然决然地把笔写在纸上,到湖北去参加革命军。
他听说汉口天天下雨,需要穿雨靴,于是四处借钱,最后只借了六块钱,买了船票后,所剩无几,只能去长沙新军找乡友借一双雨靴。
准备好后,10月22日,**出发,从小五门出城,向着谢草平走去,快要落地时,他加快了脚步,向门口跑去,但让他觉得奇怪的是,门口竟然有“不准通行”的牌子, 而军营里也充满了紧张,这让他无缘无故的紧张起来。
有哨兵要告诉***“你不能进去,赶紧回去,我们马上就要出事了。” 你看,子弹已经重新发行了。 ”
**没想到会这么巧,我刚要参军,湖南新军就要造反了,他一无所有,自然上不去,只能原路返回。
结果,他转身走了几步,就听到军营里的哨声,然后士兵们全副武装,聚集在操场上,战争似乎快要爆发了,**赶紧跑开了,可是当他跑回去的时候,却发现城门到处都紧闭着, 城墙上剑林立,战争即将打响。
**眼看回城不了,只好跑到城外较高的流芳岭,准备看战。 很快枪声响起,士兵们大喊大叫地冲上前去。
只不过这场战争最后并没有真正开始,因为城门直接打开了,城外的新军轻而易举的入城,湖南新军的起义实现得非常顺利,然后开始招募新兵,扩军,准备救援武汉。
**知道后,他放弃了直接去湖北的想法,转而加入湖南新军参战,援湖北。
新军第25混协在合作演习场上有两大标准,分别是第49标准和第50标准,被分配到第50标准第1营,分为前后、左、右四队,第一队在左队中为二等兵, 工资七元/月。
入伍后,他训练刻苦,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军事知识和基础训练,参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协助湖北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没有等到部队出发前往武汉的通知,其实他们一直都在西草坪竞技场参加训练,至于战争,一直没有动静,这让***非常着急,他只能通过报纸了解情况。
通过报纸获悉,武汉战局有所缓和,湖南新军不去湖北,新成立的中国**临时**和清**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不久,末代皇帝溥仪被赶下台,清朝统治结束。
**以为革命暂时结束了,他又开始思考未来,他曾经对一位战友说“现在革命已经过去了,未来革命将如何改革?” 这里面还有很深的道理,我还没有想通,我想学习和探索。 ”
于是,在新军待了不到半年,***退伍,决定继续学业“我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了,所以我离开了军队,决定回到学校。 我当了半年的兵。 ”
不过,对于继续深造后的专业选择,**经过一番考量和选择,他申请了不少学校,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湖南省高等中学。
但他只学习了几个月,因为觉得学校的课程有限,所以在1912年秋天,他辍学住在湘乡堂自学,每天到湖南省图书馆学习。
第二年,他决定当老师,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又一年,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学校,他被分配到第一师范预科三班,复读预科半年,然后被分配到本科, 1918年6月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毕业后,他迅速投身于革命活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前途而奔走,最终创立了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