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中提到的“道”,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并不是指成像形成之后的可见变化,而是指阴阳不成之前的无形变化,即宋代张载说“道在无形中运输,形而上学不足以说话”。 这样,就牵涉到了“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的问题。 《论言》云:“形而上学是道,形而上学是工具。 《易传》中的“形”是形、形、形,形而为的分界线是以天地的形成为界。
因此,清代戴震明确地将“形而上学”解释为“形式之前”,将“形而上学”解释为“形式之后”,即宇宙万物都处于气化之中,前形式和后形式只是物质运动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和一个环节。 我们之所以说“转化”,是因为气总是在运动和变化中,“阴阳五行气运无穷无尽,天地气化也是”。 万物都是从阴阳五行之气中衍生出来的,如果从气化过程中分离出来,就意味着存在的终结,“天地气化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宇宙中所有物质对象都是气的不同存在形式,未成形的本体气称为“道”。
物质是有形的,气是无形的,但有形与无形、有形与无形、形而上与下形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其实只是在形式之前和形式之后,所以《庄子》也说:“无形的形,无形的形。这种形而上学转化的思想从战国中期开始就很普遍,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气的“聚散”,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普遍思想。 然而,中国哲学中的“聚集与分散”概念并不像古希腊哲学中对不同密度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它是形而上学上下(即无形的气和有形的事物)相互转化的结合点。
“气”作为一个具有穿透力的审美范畴,渗透到书法本体论、书法创作、书法鉴赏、书法批评等各个方面。 在中国哲学美学的范畴中,很难找到像“气”这样的范畴,它既涉及自然生理层面,又涉及心理和精神层面; 它不仅指人格和道德的气,更指宇宙根的气; 它既有形而上的意义,又有形而上学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天地与自然生命都在一口气中,所以生命是完整的; 众生之间有气,所以生命之间有联系。 用气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个存在于内在联系中的活生生的世界。 这个概念渗透到书法中,就是对气的强调。 中国书法因为气的浓缩,有气脉的流动,无穷无尽,笔与笔相连,书法的点画自然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生命。
书法的品质不在于单幅画,而在于通过形式之间的不断联系,创造生活和谐的能力。 西方艺术倾向于表现坚实、稳定和静态的事物,而中国艺术倾向于表现流动、起伏和空灵的事物。 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书写,除了文字的实用性之外,还表达了宇宙的现实。 重视气脉,就是重视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重视形式前后的关系,就是用书法来表达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联系性和秩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