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个继女都在读大学和研究生,大半辈子背对黄土的农民李香志,莫名其妙地成为了网友们讨论的焦点。
很多人说他傻,辛辛苦苦养了3个继女,还没给别人做婚纱; 他自己的3个孩子刚读完初中,就在外面打工。
有人认为他别有用心,只是看起来很傻,但实际上,他不仅赢得了好名声,继女也会欣赏他的辛勤付出,成为他未来的希望和依靠。
但真相是什么? 李湘志真的有那么复杂吗? 让我们回到 1999 年。
1999年清明节前后的一天,住在湖南省郴州市嘉河县广发乡的李向志像往常一样从田里干完农活后,又累又喜地走回家。
他本以为迎接他的是妻子李水英温暖的笑脸和一桌热气腾腾的食物,可是还没走到门口,就看到妻子擦着眼泪,远远地朝他走来。
李向之心中疑惑,再看一眼,妻子身后跟着三个人,一个老头,两个小姑娘。 忽然,李香之明白了,来的人应该是妻子和前夫所生的两个女儿李小玲和李小玉,还有他们的爷爷。
双方见面打招呼后,气氛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李香志见对面的老爷子满脸尴尬,妻子想说话就停了下来,只好主动问道:“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
老者这才迟疑道:“唉,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我不想厚着脸皮麻烦你.......”这都怪我儿子不生气,他从来没做过本职工作,他懒懒大闹,谁知道他还沉迷于赌博,家里没钱给他赌,他根本就不让孩子读书,也拿不到吃饭的钱, 而且两个孩子天天吃不饱,吓得不得了,真看他们可怜,别无他法......”
老人一边说,一边撸起袖子擦干眼泪。 而一旁的妻子更是心疼纠结,她明明很心疼这两个孩子,却无法自己决定要留着他们,只能默默无闻,一遍又一遍地擦眼泪。
李香之又把目光转向了那两个瘦小的丫头,那两张手掌大小的脸,都一样蜡黄,两人紧紧地并排站着,瘦弱得仿佛被任何一阵风吹倒了。
谁能忍心拒绝这么可怜的两个孩子? 李湘之反正也做不到。 但家里的困难也清晰地摆在他面前,让他无法整齐地说出“好”字。
李祥志生活不便,早年妻子病逝,留下他一个人拉着三个孩子,还要照顾又聋又哑的大哥,日子也只能勉强过得去。 1993年,经介绍后,他认识了离异、与小女儿李冬冬独居的李水英。
这样的半途而废的家庭,恰恰让两个无助的辛苦的人成为彼此的伴侣,至于生活的压力,还是大得惊人,怎么可能有多余的精力再抚养两个孩子呢?
正当他担心的时候,小女儿李东东放学回家,看到两个妹妹站在那里,李东东想都没想就站了过来。
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后,李东东和两个妹妹可怜兮兮地看着李向志。 或许是看出了李向之眼中掩饰不住的怜悯和犹豫,李东东忍不住低声道:“爸爸.......””
这个“爸爸”差点伤了李香之的心,心中瞬间涌起一股冲动——咱们先把这两个女儿养大吧!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他都要肩负起这个任务。 既然当初他选择娶李水英,他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他就不能不理会!
李向之抛开心中的烦恼,走上前去,抱住了三个可怜的孩子。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这个家庭正式从七口之家扩大到九口之家。
而他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大继女李小玲的心也难以平静了很久。 她简直不敢相信,她和姐姐的生命已经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救赎。
在此之前,因为父母离异和母亲离家,李小玲和李小雨突然失去了父母的管教,被村里的孩子称为“野孩子”,被他们欺负。
但最让姐妹俩心寒的,却是亲生父亲的冷漠和残忍。 虽然他们已经很听话懂事了,从来不让人为学习发愁,但亲生父亲还是会因为打牌赔钱而肆意打骂他们,扇他们耳光,惩罚他们下跪,用竹扫帚画出沾满血迹的......在他们的身上而比这些更痛苦的是灵魂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伤痕。
李小玲一度觉得自己会成长为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但李香之的出现,以及后来对三姐妹的奉献和爱,让她们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至于多年后,李晓玲在一篇赞美父爱的文章中深情地感叹:“我们只是觉得自己得救了! 没有父亲,我和姐姐就不可能正常长大,也不可能上大学、读研究生、出国留学。 ”
再养育两个孩子,就连同意的过程都那么艰难,更何况落在李祥志肩上的真正压力。
他的妻子一直身体不好,还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膝盖肿得和大腿一样粗,几乎干不了什么农活,只能在家做家务,负责养猪养鸡。
一家9口的生存压力全都压在李祥志的肩上,但还不够饱,6个孩子读书的问题还得解决。
李湘志粗略计算了一下,六个孩子一年的学费杂费加起来将近6000元,已经是家里一整年的收入了。 但书必读,李祥志只能拼命压缩家里的开支,拼尽全力工作,挣扎着养活这个家庭的生活。
因为本来是乡里的农技师,手艺高超,能吃苦,所以李祥志干脆自己承包了12亩地,种水稻、花生、红薯、玉米等农作物。
每天天还没亮,李湘志就天黑出门,只给自己留下短暂的空闲时间回家吃早饭和午饭。 遇到“双劫”,我经常忙到晚上9点多才来得及吃晚饭。
因为家里节制严格,家里往往只吃简单的红薯拌饭生存,一个月只敢开一次肉,但说开肉,也只是捡市面上最便宜的猪头肉拿一两个。
见李祥志日子过得这么辛苦,同村人再也受不了了,纷纷劝道:“你经济这么困难,收几个孩子就够了,义正气也够了,至于能不能识字,我想也没关系。 您还可以减少一些费用并减轻一些负担。 ”
起初,李向之一直对这种花言巧语并不在意。 但听了多了之后,他的心理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家里的压力确实需要分担,但他不愿意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回家打工。
想了想,李向之只能把这些念头化作一声叹息,在心里下定决心:“要么我就不收留他们,既然决定留下来,我就做牛马,也给他们提供好书。 ”
本来这些孩子也很懂事,放学放假后都会主动帮忙做家务和干农活,但李香志告诉他们,没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的了。 他还定下了一条特殊的“家规”,只要每个孩子都在初中二年级,就不准再打工,只允许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
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李祥志从来不让孩子在学习上吃苦,只要买学习用品,李相志总是一言不发地掏钱,好几年都不肯给自己买新衣服。 有一次,他的妻子偷偷买了布料给他做一件新衣服,但他坚持要把布料退回去,这样钱就可以省下来给孩子们的学费了。
三个继女没有说什么,但她们都默默地看到了李香之的辛苦和奉献。 他们像父亲一样,从不花家里的每一分钱,不要求新衣服,总是穿亲友送来的旧衣服。
上高中的时候,李香芝每个月给女儿100块钱吃饭,但李小玲和李小雨还是坚持存钱,两姐妹经常在食堂吃一盘蔬菜,每个月底都能攒下三分之一的钱。
或许正是童年的风风雨雨造就了三个继女不服输的性格,她们争先恐后地努力学习,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上大学后,三个孩子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业和生活,没有给父母增加一点麻烦和压力。
李香之除了保证三个继女的学习,还给了她们最渴望的父爱,以及一个完整而温馨的家。
与亲生父亲的冷酷无情不同,李祥志从不打骂孩子,对六个孩子一视同仁,很少对他们说什么正经话。 即使有孩子犯了错误,他也总是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给他们讲故事来启发他们。
对其他孩子来说,这似乎不算什么,但在三姐妹的心中,这种待遇无疑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治愈,让她们明白了被爱和深深的感激是什么滋味。
有一次,妻子李水英脚痛发作,正好是给大继女李小玲寄生活费的日子,李香芝只好停了半天的农活,赶到学校给她寄钱。 他把李小玲叫到教室门口,从破烂的裤兜里掏出仅有的100块钱递给她,简单解释了几句,就匆匆回家上班了。
回到教室后,李小玲迎上了周围同学的目光,只好红着脸解释道:爸爸太着急了,又没换衣服,就穿着农服出门了。
但她心里清楚的知道,其实李向之身上穿的那些粉刷打补丁的衣服,已经是他最体面的衣服了。
这种触动李小玲的时刻,在她的学生时代,发生得远不止一次。
她还记得,三姐妹在嘉河县广发乡中学上初中时,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谁也没带伞。
回到家后,三姐妹只把裤腿弄湿了,李香之全身都湿透了,当晚还发烧了。 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不肯去医院打针,也放不下田里的农活,半个月都没有好转。
2008年初,郴州遭遇冰灾时,小女儿李冬东正在郴州的一所学校复读。 李香芝很担心,给她打了几次电话,都联系不上她。
辗转反侧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6点,李向志出门坐车,想赶紧去学校看女儿。 不过,由于冰灾,广发乡开往嘉河的公交车停运,李祥志不得不步行20多里到嘉河县,花了300块钱才拦下一辆车,于是当天下午2点就到了李东东的学校。
此时,李冬东独自一人被困在学校里。 这两天,她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被家人接走,却连家人都联系不上,只好吃了两天凉食才能活下来。
在最绝望的时候,父亲如神一般来了,李东东甚至都来不及惊讶,心中的委屈和恐惧首先爆发出来,抱着李向志就哭了起来。
回去的路比来时更艰难,李香之用稻草把两人的鞋子绑好,牵着女儿的手,一步步往家走。 李东东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当时虽然脸疼,但心里却空前温暖。
那一年,因为车费300元,家里买不起五斤肉过年。 但李祥志告诉孩子们,今年是一家人和平相处的最好年头。
如果说是李香之的坚持和责任,三姐妹树立了读书的信念,最终实现了梦想,改变了人生; 李湘志的乐观精神就是最好的言行,他从不多言,而是用行动引领孩子的成长,引导他们走上更好的人生道路,成长为更好的人。
李湘志虽然大半辈子都是农民,但他并非没有学历,他拥有很高的汉语证书。 1975年高中毕业后,历任办事员、村长、副村长、乡人大代表。
他始终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不仅这样教育孩子,还保留了勤耕耘之余看书看报纸的习惯,还为三个继女的未来做了详细的规划和想象。
在他看来,大继女单纯踏实,适合学医,母亲身体也不好,以后会好好照顾; 二女儿一丝不苟,身材高大,身体健康,思想政治觉悟较高,最适合上军校; 最小的女儿活泼开朗,可以从事教育工作。
基于自己的考虑和父亲的建议,虽然三个继女的最终方向并不完全符合父亲的设想,但她们都成功了。
2004年,大继女李小玲以优异成绩首次考入湘潭大学,2010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2005年,二女儿李晓宇考入武汉大学外国语系,2010年考入林肯大学学前教育硕士学位。
2008年,小女儿李冬冬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后在母校攻读在职研究生。
看到女儿们一个个都这么好,李香志很是欣喜,同时也不甘落后。 2011年,52岁的李祥志参加招聘考试,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考上了乡镇农业技术站站长一职。
他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告诉孩子们,“我这个年纪还能这样,年轻人不要怕经历。 ”
而三个继女的后续发展,也再次向父亲证明了自己的努力。
李晓玲考入事业单位,当上了公务员。
李晓宇留在美国做开发,现在是硅谷的一名软件工程师。
研究生毕业后,李东东进入岳阳市第一中学,当了一名教师。
但也正是因为三个继女的出色表现,李香志在被记者写成新闻后,也被推到了**的最前沿。 人们质问他:“你为什么把继女教得这么好,而你自己的孩子却只读完初中? ”
殊不知,这个问题也是李向之的心脏病,困扰了他很多年。 当时,他确实为六个孩子提供教育,但自己的女儿和两个儿子没有读书材料,所以他们初中才读完就全部辍学了。
眼看着继女和三个亲生子女之间的文化鸿沟越来越大,李祥志心中难免有遗憾,他也一遍又一遍地想:如果不是这么多孩子读书,那么他的三个亲生孩子就算学习不好,也能供养上一等。
尤其是看到三个亲生子女早早出门打工做生意的艰辛,李祥志心里很煎熬。 他总是忍不住说:要是我让你多学几年就好了,就不会那么难了。
可是他生的三个孩子,都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李祥志,他们没有怪他。 大女儿李海英说,小时候确实恨过父亲,嫁给了那么多孩子的继母。
全家人都吃不饱饭,但后来这种心情被父亲的善良和爱融化了。 她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要抚养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父亲告诉她,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每个会读书的孩子都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
得知李香之隐瞒了这么多年的心脏病后,李海英忍不住哭了起来,告诉父亲:她一直都知道,他不偏袒一个,他没有平等对待学校里的所有孩子,但她和弟弟真的不识字,不是那块材料, 而且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点。
而当李向志被一大批网友骂得太傻的时候,李海英第一个站出来发声:“我们6个兄弟姐妹相爱,和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我一点也不觉得爸爸傻。 ”
至于两个亲生儿子,虽然都在广州做生意,平时没时间回来,但也关心李祥志在家乡的生活,他们共同出资给李向志盖了一栋两层楼的房子。
于是渐渐地,李祥之的心结也一点一点的打开了,哪怕是被网友质疑,他也能冷静地回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作,如果我的三个孩子当年愿意读书,坚持读书,反正我都会供养的。 ”
现在李祥志有了自己的六个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背景,都结婚了,过着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一直很亲密,一直保持着不断的联系。
去年年中,继女三人也约好了一起回老家,与李香志团聚,回忆起他们在一起的童年,感叹李香志的三个亲生孩子像父亲一样心疼他们三个,还背着大人,用零花钱买包子给她们吃。
而李香之的大儿子生完孩子后,继女李小雨就算不能亲自到场,心情也暖暖洋洋地从美国寄回了奶粉。
归根结底,亲情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定义的关系。 它可能很复杂,但也可以是纯粹的。 绝不应该只以血缘来评判,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爱,懂得在亲情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