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下旬,天气晴朗,报道组参观了江苏省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天,被保护区工作人员称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辐射砂脊群和潮间带湿地,是世界九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
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世界上丹顶鹤最南端的越冬栖息地。 零下10摄氏度阳光普照,成群的白鹭和丹顶鹤在冰冻的湖面上歌唱,时而低着头,用锋利的喙在水下觅食。
由《潇湘晨报》发起,中国互联网发展协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成立“一条河水清澈,片片伴你——生态文明融合记录工程”项目,组建由记者、专家组成的报道团队,跟随候鸟南迁路线,记录候鸟穿越半个地球的故事, 飞千里,从极寒地区归来,冬天回到温暖的南方。
寒风使人难以站立,但鹤鸟仍在歌唱
当您进入保护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保护区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千纸鹤形状的博物馆。
盐城以丹顶鹤闻名,保护区鸟类研究中心成员李红雷迎接报案组,他带领车队穿过海堤路,两边不时有成群的鸟儿飞过,一会儿形成“人”形,一会儿形成“一”形。
他告诉记者,2024年,徐秀娟将三枚鹤蛋从黑龙江运到盐城,正式启动了盐城丹顶鹤人工孵化的进程。 37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驯鹤者在湿地和滩涂中伴随着鹤类,丹顶鹤的繁殖成功率逐年提高。 同时,不断改善的湿地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丹顶鹤来到盐城栖息。
据统计,现在每年有600多只丹顶鹤在这里过冬,高峰期记录到丹顶鹤1128只。 李红雷继续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鹤基本上都是冬天从北方迁徙过来的,通常一队都会有一只领头的鹤带队带队飞行。 ”
来到丹顶鹤驯养现场时,气温低于零度,水面结冰,人们在外面的寒风中很难站五分钟。 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两只成年丹顶鹤在水坑里觅食,奇怪的是,它们一点也不怕人,只有当人靠近只有3米左右的距离时才会反应。
这两只只是我们保护区人工饲养的丹顶鹤,它们更多的是亲戚。 “当丹顶鹤成年后,我们会训练它们放生到野外,让它们不再依赖人类喂养,同时为它们建立一些足够的警惕能力。” ”
下午3点,工作人员用哨子、拟音等信号,指挥驯服场旁约20只丹顶鹤起飞,这群精灵一一起飞,在蓝丝缎般的天空中翩翩起舞,鹤鸣声不绝于耳,在田野上空徘徊,几只丹顶鹤盘旋数次才勉强落地。
通过野外放生,增加人工繁殖个体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对丹顶鹤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也为濒危物种丹顶鹤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效应。 据了解,驯服丹顶鹤的时间是上午10点30分,下午3点30分,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希望通过对丹顶鹤的野化,向公众传达关爱珍鸟、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理念。
近年来,丹顶鹤被重新野化并重新引入保护区。 野生丹顶鹤的放生将进一步增加丹顶鹤的野生种群数量,以逐步恢复和扩大野生丹顶鹤种群。 这些丹顶鹤已经安装完毕,后续储备将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工作,加大保护力度。
在麂枝田地,有麋鹿在探查它们的大脑
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是以丹顶鹤为代表的湿地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离开驯养现场后,李红雷带领报道组来到保护区内一处观鸟高地——“生态之眼”。
在这个名为“生态之眼”的观鸟平台上,可以看到远处的丹顶鹤、灰鹤等鸟类在觅食。 记者拿起望远镜向远处望去,远处的末枝田地里,隐约看到三只麋鹿坐在地上休息。
今天太冷了,但如果天气暖和一点,运气好的话,你可以看到大量的麋鹿成群结队地嬉戏奔跑。 李红雷解释道,“如果夏天我们来到盐城,在我们眼前的黄色滩涂上,须枝是火红色和红粉色的,特别漂亮。 ”
据了解,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现有动植物2567种,其中鸟类421种,保护区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鸟类28种)有38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秋沙鸭、 麋鹿等9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鸟类80种),支撑了17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生存。2000多万只候鸟飞过这里,近100万只水鸟在保护区越冬,该保护区一直被誉为东海岸的“国家重要湿地基因库”。
因此,湿地恢复和鸟类保护一直是保护区的重中之重。 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区某片区域互花米草被移除后,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和数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将有助于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为珍稀濒危鸟类提供适宜的觅食繁殖场所。
潇湘晨报记者 张楷欣 摄影记者 孔栋梁
突发新闻及维权渠道:应用市场**“辰**”客户端,搜索“求助”,一键直接进入“辰易求助”平台;或致电**0731-85571188。 政企内容服务专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