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财政部:加大调整社保投入范围
12月6日,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修订了《全国社会保障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起草了《全国社会保障内资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投资范围上,《管理办法》将整合以往的专项审批,并结合安全保值增值的需要,适当优化调整投资范围。 《管理办法》共有11类产品和工具,主要调整内容包括:
一是纳入历年专项审批内容具体包括银行间存单、政策性与开发性银行债券、地方债券、公司债券、债券回购、直接股权投资、产业、市场化股权投资、优先股、资产型产品、公开募集的基础设施投资等。
二是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参照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投资增加和调整全国社会保障投资范围,包括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养老金产品等。
三是立足金融市场发展适当增加套期保值工具,包括股指**、国债**、股指期权等。
部分专项再融资债券募集资金已用于偿还拖欠款项
据统计,截至12月5日,专项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已达137万亿,其中一部分将用于偿还欠款。 一些地方的预算调整报告现在披露了为偿还欠款而发放的特别再融资债券的金额,涉及贵州、云南、重庆、甘肃和内蒙古三省。
实践中,省财政部门发行专项再融资债券后,资金划转到市县财政部门,由市县财政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向项目部门发放再融资债券资金,但这并不是资金的实际分配。 项目部报送相关资料,经市县财政部门批准后财务部门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债权人。换言之,专项再融资债券的资金不通过债务人随后,随着债券资金配置的加快它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情况。
国有四大银行:
支持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偿还风险
近日,新华社发布对四大国有银行高管的专访,重点围绕如何贯彻落实首届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展开。
工商银行董事长陈思卿表示,工商银行坚持精准发力、综合政策,统筹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和源头风险管控。 针对地方债务风险,我们将继续抓紧防范,落实国家一揽子减债计划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支持地方政府降低债务成本,缓解债务偿还风险,形成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顾澍表示,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在重点领域做好了风险管控工作,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9月底不良贷款率为135%,拨备覆盖率超过300%。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优化数字化风控体系,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实现潜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坚决坚守无系统性风险底线。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娇表示,要充分发挥中国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完善多元化债券工具箱,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存量,严格控制增量。 在应对风险的同时,帮助提高局部**自我造血能力主动服务最优境外投资、项目对接、重大展会等活动,加大对地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国表示,在地方债务方面建设银行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接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支持地方债风险化解。 加强新业务合规管理合理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建设银行将继续履行主体银行职责,积极参与地方**债券的承销和投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财政部官网、财联社、澎湃新闻、新华社)。
本文内容来自公众渠道,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卓远的观点
10月底在京召开的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的长效机制,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一级地债结构。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地方**债务余额为3780万亿元,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其中,14项是一般债务86万亿元,专项债务2294亿元。 考虑到仍有隐性债务未统计,部分地区债务已超过地方负债率60%的“红线”,需要高度重视。
以前的减债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政策要求综合,南京卓源认为,以往的地方债务处置细则可以归纳为“加强债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遏制隐性债务增加”、“处置隐性债务存量”四个方面。
总体来看,各类减债方式具有指导意义和可行性,在实践中能够有效缓解部分省市的债务压力,但过度依赖某一措施也有其局限性,不利于区域长期协调发展。 地方**和城市投资公司需要在各种债务转换方式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之间取得平衡。
一是财政资金回旋余地有限,土地出让需要长期规划。 目前,各地预算比较严谨,财政资金转移空间有限。 此外,如果**债务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出让资金,则存在以下问题:(1)土地出让是一次性收入,一方面要进行长期规划,另一方面要兼顾国债的时限,与存量债务期限相匹配;(2)房地产政策趋严,不利于土地出让安排;(3)对于负债较高的三四线城市,土地流转存在不确定性;(4)容易导致债务问题严重,房地产市场风险高。
其次,资产转让和债务重组是权宜之计,破产清算影响区域再融资。 可供转让的国有资产和股权资源有限,优质资产不能无限期流失债务重组没有解决存量债务,银行参与债务重组对企业资质和质押资产质量要求较高,资质较弱的平台仍有审批债务重组的压力,都是缓解债务压力的权宜之计。 虽然破产清算是其中一种方式,但申请程序繁琐,诉讼和重整时间长,城投公司破产清算可能对当地再融资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项目收益无法满足债权资金需求,经营业务扩大增加不稳定性。 地方机构收入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到期债务资金需求。 当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逐年减少,经营业务尚未走上正轨,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经营项目或公益项目占比不高,城投公司市场化业务面临竞争压力,经营业务的快速上线将增强现金流的不稳定性。
第四,保护**和再融资债券或替代债券对隐性债务的覆盖不足,适合化解尾部风险。 **LED担保** 公债优先,隐性债务覆盖不足,债务负担无法解除。 再融资债券使隐性债务显性,但其发行规模和置换债券受地方债务限额限制,仅适用于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区化解尾部风险。
减债工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最后才能实施区域产业的发展
南京卓源认为,地方债务问题不断变化,动态监测跟踪债务状况,及时调整债务计划,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一等债务问题。 减债思路首先要全面梳理最优的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然后逐步降低债务规模,使杠杆水平在符合经济发展增长率的合理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在健康金融体系中的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梳理债务,确定存债规模和到期还款安排。 首先,要确定地方**债务规模和偿债压力,不仅要识别区域隐性债务,明确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明确相应的债务项目情况,还要梳理**债务,特别是区县级的**债务, 建立债务处理风险应急预案。此外,要确认各期资金需求,做到“一企一策”精准画像,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二是先企稳后降,关注现金流问题,平抑短期债务压力。 地方平台公司或国有企业与债权人充分沟通,缓解短期集中支付压力,合理安排债务到期日。 在调整债务期限的同时注重控制融资成本,只考虑票面利率而忽视实际综合成本,不利于调整债务结构,应提高标准化融资产品比重,稳步缩小非标融资产品规模。
三是产业发展,以区域发展目标为核心,辐射相关产业。 结合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延伸,以城市发展为核心,实施同心多元化战略。 高债务不是带动高增长的必要条件,借款与项目周期、运营需求、偿债能力相匹配,从而减少对“债还债”的依赖。